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8日 · TVBS 推 AI 明星虛擬人!. 跟藝人聊天,讓你養成 AI 版修杰楷、陳亞蘭.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Analytics". The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to record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Functional ...

  2. 2020年5月11日 · 近期網路上有則「女人生產真的是用命換」的文章,裡面寫到一位媽媽生產時,朋友一直在期待生產後的喜訊,結果居然是從自然產突然改成剖腹產然後突然的休克了! 也差點離開這個世界。 這貼文讓麻醉科醫師在社團裡寫下就算我不是第一次當爸爸了每一次在產房的時候我還是非常怕失去老婆怕孩子失去媽媽⋯⋯這名麻醉科醫師在爆怨公社表示:「 『生的過就雞酒香,生不過就四塊板』 我太太生了三個,每一次我都有跟進去產房。 減痛分娩是我親手打的。 就算我不是第一次當爸爸了,每一次在產房的時候,我還是非常怕失去老婆,怕孩子失去媽媽。 『 臍繞頸,新生兒呼吸窘迫,誤食胎便。 前置胎盤,植入胎盤,血崩,DIC。 』( 註:DIC是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隨便遇到一項,你都有可能分分秒秒失去寶寶或是太太。

    • 個性較鬱悶生成腫瘤機會較大
    • 患者不再愛發脾氣!肌瘤縮小3公分
    • 醫師提醒子宮肌瘤患者:永保一顆好心情
    • 延伸閱讀

    人的情緒不只影響人的表現,更和健康更是息息相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婦產科主治醫師 、海扶刀中心主任沈煌彬表示:「在中醫學說裡面,早已提到情緒對於婦科腫瘤的生成有關,個性比較鬱悶的人,生成腫瘤的機會也比較大。」

    沈煌彬醫師執業多年,在臨床上也看到不少案例,他舉例:「一名婦人肌瘤在我門診追蹤兩年了,從5公分,一直追蹤到10公分,一直沒有接受手術的原因,是因為家裡的兒子正值叛逆期,處於高中升學階段,兒子情緒更難控管。」 婦人跟醫師約好,今年七月要來開刀,因為要等兒子上大學才有空。但在前兩周回診,婦人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原來因為兒子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婦人也不常在家裡發脾氣。結果醫師用超音波一看,發現肌瘤縮成3公分!婦人開心暫時不用手術了。

    不只這名婦人的案例,沈煌彬醫師再分享:「另一名婦人肌瘤十幾公分,兩年前做過海扶刀了,肌瘤已經縮到5公分,但是偶爾還是會有月經量多的狀況。經過溝通,也是考慮今年七月用達文西手術,把那顆5公分肌瘤切除。」 但婦人的小孩專長很特殊,預計今年六月要到美國參加比賽,但因為疫情比賽取消。這半年來,月經量變得很少,肌瘤也縮小,手術也不用了。 肌瘤患者常問醫師生活中要注意什麼?沈煌彬醫師強調:「我想就是永保一顆好心情。」 【沈煌彬醫師小檔案】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海扶刀中心主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醫療醫療糾紛委員會委員 專長:海扶刀手術、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腫瘤手術

    【壓力、焦慮、恐懼⋯⋯】德國醫師指出:8 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 【總是在高標準中喘不過氣?】完美主義者的「無力盲點」:我們一直都在當自己的慣老闆 【工作一整天好疲憊】3 種放鬆身心的「夜間瑜珈」:穿針式化解肩頸僵硬、蝴蝶式矯正骨盆歪斜、鴿子式去除腳部疲勞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有子宮肌瘤!醫師:保持好心情可以減少肌瘤生成〉;精選圖片來源:Pexels)

  3. 2021年2月22日 · 台大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分享一位患者的案例六十二歲的趙先生在二十年前就診斷是青光眼卻未曾接受治療直到瀕臨失明危機才驚覺事態嚴重。 王清泓主任在文中點出關於眼壓高與青光眼常見的錯誤觀念,並且提醒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 (責任編輯:林蕙) 聽到青光眼,大家都會想到眼壓高,然而有些人量到的眼壓正常,但視野缺損卻持續惡化。 臺大醫院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分享,有位五十五歲家住南投山區的林太太 (化名),每次回診林太太測得兩眼眼壓都大約10毫米汞柱,遠低於一般所謂的正常眼壓,但是她的右眼視野卻持續惡化。 確定點藥的方法、頻率與時間都遵照醫囑之外,也排除腦部或其他視神經病變的可能和全身性疾病,諸如;血壓、血糖、血脂肪等因素。 於是醫師建議她購買可以在家中測量的眼壓計。

  4. 2020年8月13日 · 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余尚儒在親臨日本社區型醫療照護現場後帶台灣民眾剖析到底我們的居家醫療還缺了什麼核心元素? (選書編輯:盧亞蘭) 圖片來源: Pixabay 。 文/余尚儒. 「阿伯,醫師說你不能再吃東西了! 」C 又在偷吃了。 腸胃科醫師說沒有辦法繼續替 C 治療食道癌了, 要請「安寧」的醫師來看看。 C 想回家,因為他想奪回吃的自由,在僅剩的生命時間內。 C 決定帶著氣切管和肚子上的一條灌食管(也就是經皮穿刺胃造口)回家。 第一次跟 C 見面,C 問:「我可以從嘴巴吃嗎? 等不到醫師同意,回家後的 C 已經就餐桌定位。 水餃、餛飩、滷肉、鹹豬肉,還有零食、甜點,無肉不歡。 C 的太太手藝很好, 夫妻經營過一家小吃店, 生意不錯。

  5. 2020年4月8日 · 武肺疫情延燒全球,為了減少群聚與病毒傳染的可能性,許多公司都開始嘗試在家上班,但那些為了防疫而仍必須到醫院上班、每日接觸許多病患的醫療人員,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 曾著有《日本人真妙》、《東京 OL 不能不約會》等暢銷書的旅日作家 中古小姐,寫下這段期間在疫情嚴重的美國,她與醫生老公魔人的甘苦談和身為醫療人員的辛苦與使命感。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旅日作家 中古小姐. 多麼希望能失業。 從幾年前起我的交友圈就不斷在縮小,對於那些喜歡說「真好,妳嫁了個醫生」的朋友我開始刻意保持距離、開始感到不耐煩。 好幾次甚至想直接翻臉問對方,當醫療人員家屬好處究竟在哪裡? 甚至呢,現在只要在群組或臉書上看到哪位朋友失業、休無薪假,我心裡就會非常羨慕, 羨慕對方雖然失去工作但起碼能保住時間和生命。

  6. 2015年5月14日 · 醫師過勞五大皆空已是台灣醫療環境之窘境該怎麼解決現在醫聯會開始從推動住院醫師降低工時開始做起。 衛福部自今年起,要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不得超過88小時納入醫院評鑑的必要條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