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大學期間陳水扁在某次旅北同學會中和 曾文初中 小他一屆的學妹——就讀 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地政學系(今 國立臺北大學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的 吳淑珍 認識,其後相戀。 然而吳淑珍出身 醫師 家庭和陳水扁的出身有很大的差距1975年2月陳水扁和吳淑珍結婚。 1976年成立華夏海事商務法律事務所,業績蒸蒸日上,經濟情況大有改善,並曾為 長榮海運 擔任法律顧問。 1976年8月,女兒 陳幸妤 出生。 1979年1月,兒子 陳致中 誕生。 認養家扶中心義子 吳岳庭 [18] 。 2011年12月31日陳水扁的岳母 吳王霞 因心臟衰竭過世 [19] [20] ,當時扁奔喪過程中披孝服,爬行進入靈堂,後親自唸祭文,都引起媒體大肆報導 [21] 。 家系圖: 中小學時期.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經歷
    • 個人生活
    • 政治舉措
    • 人物評價

    陳水扁(1950年10月12日-),男,生於台灣省台南縣官田鄉(今台南市官田區西莊村),中國台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律師出身,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曾任海商法律師。2000年-2008任台灣地區第十至十一屆領導人。歷任民主進步黨第十任和第十一任黨主席、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台北市市長、台灣地區領導人等職。任內提出“一邊一國”論,積極推動“台獨”,導致兩岸關係惡化。卸任後因涉有貪污及洗錢,而被確定判刑20年,2010年11月入台北監獄服刑,2013年4月因病移送台中培德監獄病院。

    2015年1月5日,台“矯正署”開會審核陳水扁保外就醫案,批准陳水扁保外就醫。下午陳水扁返回高雄家宅。

    •中文名:陳水扁

    •別名:阿扁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台灣台南縣官田鄉

    •出生日期:1950年(庚寅年)10月12日

    早年經歷

    1950年,陳水扁出生於台灣省台南市官田區,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太平鎮白葉村。父親陳松根,母親李慎,陳水扁為長子,下有1弟2妹。陳水扁本來要取名為“陳水遍”,是陳父拜託麻豆區保濟寺的定妙師父取的,後來登記戶口時,戶政人員誤為“扁”字,於是便將錯就錯下來。陳父以當人家的佃農與長工為生,家境屬於三級貧戶,即貧戶中的最貧級。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陳水扁很早就知道要力爭上遊,因此格外努力讀書,加上天賦過人,所以自國小開始便經常是第一名。 1969年,台南一中畢業後,同年9月陳水扁考入台灣大學商學系工商管理組,不久休學。 1970年,重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大學時代的陳水扁依然成績優異,陸續得到水泥公司、農會、佛教、獅子會、國民黨等各種獎學金的資助, 1973年大學三年級時更以律師狀元的成績考取台灣律師資格,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律師。大學期間,陳水扁參加了一次旅北同學會,在會上遇到了曾文國中小他一屆的學妹吳淑珍認識並開始交往。吳淑珍當時就讀中興大學地政學系(現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然而吳淑珍出身醫師家庭,家境富有,與陳水扁的出身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吳家家長並不看好這段戀情。 1974年,陳水扁以台灣大學法律系第一名畢業,因天生右手肘外彎過大而免服兵役,遂得以直接投入職場,開始律師的工作。 1975年,陳水扁與吳淑珍結婚。 1976年,在岳父吳昆池的資助下成立華夏海事商務法律事務所,業績蒸蒸日上,經濟情況大有改善,並曾為長榮海運擔任法律顧問,並與曾擔任過“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的陳長文博士在法庭上交過手,長女陳幸妤出生。而“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張俊雄找上陳水扁,請求其擔任黃信介的辯護律師,直到此時,陳的人生才發生重大轉折,一頭撞進了政治圈。

    從政經歷

    •初入政壇 1979年,美麗島事件是陳水扁踏入台灣政壇的契機。為美麗島事件被告延攬律師的張德銘找上了陳水扁,希望陳水扁能挺身出面辯護。由於當時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政治氣氛十分緊張,所以陳水扁雖有意願但不敢冒然應允。陳水扁請教了大學恩師的意見,但未獲得支持。之後他詢問妻子吳淑珍的想法,吳淑珍支持陳水扁為人權發聲,於是陳水扁成為美麗島事件被告辯護律師團的一員,負責為主犯之一的黃信介辯護。美麗島事件被告的辯護律師團共有15位律師,因本案而聲名鵲起,其中多人後來都成為黨外運動的要角,例如張俊雄、江鵬堅、尤清、謝長廷、蘇貞昌等等,陳水扁也從此開始積極參與黨外運動。 1981年,陳水扁參選台北市市議員,並以最高票當選。 1984年,陳水扁擔任由黃信介等人創辦的蓬萊島雜誌社社長。 1985年,陳水扁辭去台北市市議員職務,回故鄉台南代表黨外人士競選台南縣縣長。激烈的競選期間吊著點滴躺在擔架上於政見發表會場做悲情訴求,最終以約1萬票的差距敗於國民黨籍參選人李雅樵。敗選翌日,妻子吳淑珍在陪同謝票的行程中遭工人張榮財所駕駛的拼裝車撞傷,導致下半身永久癱瘓,胸部以下喪失知覺。雖然事後調查認為此案純屬不幸的交通意外,陳水扁也自行撤回告訴,但此後陳水扁仍屢屢宣稱“吳淑珍遭來回輾壓3次”,是一起“國民黨策劃的政治車禍”,得到了許多人的相信、同情與支持。 1986年,因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馮滬祥論文抄襲他人著作,且有多位學者舉證歷歷,當時蓬萊島雜誌“以翻譯代替著作”等七字形容,陳水扁等三人被法院判刑一年,抗訴後改判8個月徒刑。同年,吳淑珍當選台灣“立法委員”,陳水扁次年出獄後繼續律師工作,並擔任吳淑珍的“國會”助理。 1987年,加入民進黨並當選為中常委。 1989年,陳水扁當選台灣“立法院”的“增額立法委員”,成為民進黨黨團幹事長。 1992年,陳水扁連任“立委”成功。 •立法委員 1990年7月,陳水扁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受民眾和各黨派的“國會”助理肯定,為“增額立委”問政績效最佳的一位。 1990年到1991年,在參加“立法院國防委員會”期間,主持編撰了《國防組織法》草案,並揭露多起“國防”軍購弊案,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拉法葉軍購案。 1991年,擔任“立委”期間並以“國防委員會”身份,有意與中國大陸軍方舉辦座談會。於1991年7月21日到1991年7月26日參訪北京,並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及天安門廣場留影。 1992年3月,成為第一位在野黨“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 1993年7月,獲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評選為台灣“國會”風雲人物。 •台北市長 1994年,升格為“直轄市”後的台北市長首次進行市民直選。陳水扁在民進黨內初選擊敗對手謝長廷,獲得民進黨提名為台北市長候選人。由於當時國民黨剛剛分裂,導致親國民黨系(即後所謂的“泛藍聯盟”)選民選票分散,使得陳水扁能夠當選市長。 1996年,榮獲韓國慶南大學榮譽法學博士、俄羅斯經濟學院經濟學榮譽博士。 1996年3月21日,陳水扁市長將“台灣領導人辦公室”前的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改名為凱達格蘭廣場。 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陳水扁尋求連任,國民黨為了重新贏回市長,推出馬英九參選,反對陳水扁的支持者為了選舉能夠勝利,將選票集中投給馬英九,儘管陳水扁台北市長任內滿意度達八成,仍以688,072票敗給馬英九的766,377票落選。陳水扁在選舉曾以台灣土狗和貴賓狗比喻自己和競選對手貴賤之分,一般認為藍營整合成功及棄保效應造成陳水扁的落敗,投票當晚當支持者確定陳水扁落選時,開始支持陳水扁參選領導人。 •“總統”時期

    卸任之後

    •貪污洗錢案 2008年8月14日,立法委員洪秀柱舉行記者會,揭露黃睿靚在瑞士帳戶因有洗錢嫌疑而遭瑞士聯邦檢察署凍結,並主動致函台灣請求司法協助。同日下午陳水扁召開記者會道歉並坦承其歷來的選舉剩餘款並未誠實申報,而且其妻吳淑珍暗中將他自1996年起共4次的選舉結餘款匯往海外帳戶,他於2008年年初才首次得知此事。在檢方的調查下,陸續追出有貪瀆嫌疑的數案,其資金來源與官商授受關係也曝光,但陳水扁一家堅稱所有資金皆是政治獻金,並非貪污。 •機密外交款案 陳水扁遭控從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間,先後11次利用“外交出訪”機會,將涉外部門每次提供給的10萬美元零用金扣留3萬美元,匯往海外供兒子陳致中留學使用。2010年6月8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陳水扁無罪。 •牽連案件 國務機要費案:從2003至2005年間,總數1.44億新台幣的國務機要費中近億去向不明; 台開案:陳水扁女婿趙建銘以每股2元低價購入兩萬多張台開股票,不到一年淨賺數億,明顯涉及內線交易; 高捷案:台灣高捷工程2005年8月底因高雄泰國勞工發生大暴亂而揭出大規模的官商勾結舞弊疑雲; SOGO案:陳水扁家“御醫”黃芳彥被指為SOGO百貨經營權之爭的關鍵角色,代表的是吳淑珍; ETC案:台灣高速公路收費站安裝ETC電子收費系統,招標、建置中存在諸多疑點; 炒股案:前陳水扁辦公室副秘書長陳哲男利用公權力買賣股票,中飽私囊,並與吳淑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弊案審判 2011年10月13日,台“高院”合議庭認定陳水扁利用其實質影響力介入金控併購,陳水扁、吳淑珍夫婦從無罪改判有罪。 2009年6月11日,陳水扁家族涉及的六大弊案,台灣高等法院二審宣判陳水扁從一審無期徒刑被改判為20年有期徒刑,罰金1.7億。陳水扁夫人吳淑珍也是被改判為20年有期徒刑,罰金2億。陳水扁兒子陳致中被判一年零二個月,黃睿靚緩刑4年繳一千萬。 2009年6月8日,陳水扁被控貪污“外交零用金”一案,台北地方法院宣判陳水扁無罪。 2009年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就扁家四大案,一審判決陳水扁和妻子吳淑珍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 2010年12月2日下午,已經在台北看守所羈押734天的陳水扁在台北看守所被囚車送往位於桃園龜山的台北監獄正式入獄服刑。 2010年12月7日,陳水扁被判服刑17年半,但由於其身上還有二次金改、“機密外交”、“國務機要費”、洗錢等多個官司纏身,任何案子確定之後;陳水扁的刑期都會再起變化,還是充滿變數。 台“最高法院”此前曾判決陳水扁在龍潭購地案的部分是11年徒刑,併科罰金新台幣1億5000萬元;陳敏熏給款案部分是8年徒刑,併科罰金500萬元;2010年7月判決陳水扁在龍潭案洗錢部分2年徒刑,併科罰金300萬元。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向台灣“高等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台“高院”下午裁定陳水扁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6月,併科罰金1億5600萬元,罰金得易服勞役。 •保外就醫案

    家庭成員 阿扁由來

    由於“阿”字後面加尾名是閩南語人名簡稱的習慣用法,多用於親友間對平輩和晚輩的叫法,故自稱“阿扁”以表現親民作風。而台灣媒體習慣稱陳水扁所領導的台灣當局為“扁政府”。

    外交政策

    在兩岸和外交政策方面,雖然陳水扁是一名台獨理念堅定的政治人物,但在中共和美國等各方壓力下他於2000年5月20日就職演說中提出了“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暫時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中共對他的疑慮,當時中國總理朱鎔基回應“四不一沒有”,中共將對陳水扁“聽其言、觀其行”。一年之後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由於中共政府並不承認由“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人民民主選舉所產生的政治實體為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中共政府對陳水扁提出的這些宣示強烈抗議,後來陳水扁依照台灣民眾的要求終止了“國統綱領”。 2007年3月4日,陳水扁在出席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晚宴時,發表“四要一沒有”,即“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台灣要新憲、台灣要發展;沒有所謂的左右路線問題、只有獨統問題”。不過,他自己也曾表明,民間部分人士對於在他任期內把“中華民國”的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表示,“要改國號,要把國號‘中華民國’改為‘台灣共和國’,必須經過四分之三國會議員同意,以當時來講,支持民進黨政府的席次不到國會半數,遑論要達到四分之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縱使有這些想法,但是客觀的環境是做不到的。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陳水扁在外交政策方面,還推出了“烽火外交”的政策,用大量金援友邦的方式,積極與中國大陸打邦交國爭奪戰,“中華民國”政府的邦交國的數量從陳水扁上台時的31個,減少為下台時的25個。陳水扁執政末期,爆發了有關金援友邦的“巴紐案”,導致了外交部長黃志芳下台,“烽火外交”的主要操控者邱義仁接受司法審查,並遭到檢方收押。 由於陳水扁的外交政策多變,經常違背承諾,並不斷挑動中共敏感神經,製造台海危機,也導致了與中共關係的緊張,中美政府同將陳水扁歸類為“麻煩製造者”(troublemaker)。據民進黨元老林濁水透露,布希非常討厭陳水扁,並在2008年3月,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討論亞太事務時,美國總統小布希還曾罵陳水扁是“狗娘養的”(SOB) 。

    經貿政策

    在經濟議題上,雖然一些台灣民間企業界提出希望台灣與中國大陸“三通”,促進兩岸經貿交流,但他也顧慮到由於台灣的國防安全,必須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度,因此認為政府不應該短期內積極推動。為取代西進政策,陳水扁亦提出“南向”政策,並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在2006年的元旦講話中,陳水扁提出用“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大陸經貿政策來取代以前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國親抨擊這是“鎖國政策”讓台灣的經濟快速衰退。 同年春節所發表之演講,表示要考慮廢除已經束之高閣六年的國統綱領和國統會,並在推動以“中華民國”名義加入聯合國多年仍然失敗後,改以台灣的名義加入。但在國際上,廢除國統綱領和國統會則違背了他的“四不一沒有”承諾中的“一沒有”條項,遭到泛藍人士的猛烈抨擊。而美國國務院則於1月30日在簡報中,主動針對陳水扁的新春談話發表聲明,重申了美國對台政策“一個中國,台灣關係和三項公報”,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舉動,並且表示“廢除國統綱領和國統會”如同北京的反分裂國家法也是單方面地改變現狀。 2006年2月27日,在對用語進行修訂後,陳水扁宣布國統會終止運作,國統綱領停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為此大力抨擊。

    申請入聯

    2007年7月19日,索羅門群島等三國常駐代表向聯合國秘書處轉交了陳水扁致聯合國秘書長函,提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之申請書,但遭聯合國立即退回,理由為聯合國只受理非聯合國會員國的新國家的申請加入案,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非國家,“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也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所以不予受理。

    台灣政論家南方朔的文章說,像陳水扁這樣的人,予人既可惡又可憐,可惡與可憐糾纏。可憐之人必有可惡可恨之處。自我扭曲,並曲解歷史,虛構出一個救命恩人。可憐的陳水扁不僅可惡可恨,甚至是可鄙了。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表示,社會對他這個人的評價都已確定,“談這個人一點意義都沒有,不值得台灣社會再談這件事情”。

  2. 其他人也問了

  3. 2024年5月17日 · 陈水扁出生于 台南县 官田乡 西庄村(今 台南市 官田区东西庄里)的贫困家庭,于 国立台湾大学 法律系毕业后成为律师。 1979年底 美丽岛事件 发生后陈水扁加入了辩护律师团成为其投身政坛的契机。 1981年,他首度参与 台北市议会 议员选举即当选。 1986年,他为共同成立 民主进步党 的初始党员,兼任中常委及中执委两项党职。 1990年,他在 增额立法委员选举 中当选为台北市立法委员,开启了两届的国会生涯。 1994年12月,陈水扁在 台北市长选举 中当选,因而辞任立委转任市长。 在任四年台北市长期间,陈水扁的政绩丰硕,包括促进社会政策革新、 [3] 推动交通建设、取缔交通违规、拆除违章建筑、扫荡 特种行业 等,并承接当时的 台北捷运 乱局,令首条路线在任内通车。

  4. 2020年3月24日 · 趙麟於高雄出生台灣大學法學士美國哈佛大學碩士。 一九七八年進入公職,曾擔任外交部北美司科長、總統府第一局局長、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駐非洲史濟蘭王國大使等,二 一二年轉入民間企業,現任華航集團華夏航科國際(股)公司董事長。 他最近出的《把一手壞牌打好:一個台灣外交官的奮鬥心影錄》紀錄下台灣「多難外交」歷史困境,猶能「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奮鬥回憶錄。 【精彩書摘】...

  5. English. 陳總統水扁先生1950-),臺南縣官田鄉人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 民國70年,當選臺北市議員,從此踏入政壇。 76年加入民主進步黨。 78年底當選第一屆增額立法委員,81年當選第二屆立法委員,任內參與推動廢除刑法第100條、軍政軍令一元化等立法工作。 83年,當選臺北市升格直轄市後首屆民選市長。 任內革新政府便民服務,加速捷運建設,推動城市外交。 民國89年3月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呂秀蓮為副總統。 93年與呂秀蓮連任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 於總統任內,在內政方面,陸續完成基隆河整治工程,貫通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興建臺中清泉崗國際機場,開發中部科學園區,改善大高雄地區飲用水,興建高雄捷運系統。 為強化金融服務業,於民國90年實施「一次金改」,93年實施「二次金改」。

  6. 2024年4月29日 · 陳水扁_百度百科. 陳水扁. 陳水扁1950年10月12日出生於台灣省 台南市 官田區西莊村, 民主進步黨 籍政治人物。. 2000年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 2004年成功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 2008年卸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卸任後因涉嫌 貪污 、 洗錢 ,判刑20年。. 陳水扁執政 ...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陳水扁陳水扁 - Wikiwand

    中華民國第10、11任總統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陳水扁 — 阿扁 阿扁仔 A-píⁿ-áA-pínn-á. Quick Facts 陳水扁, 行政院院長 ... Close. 陳水扁暱稱阿扁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海商法律師民主進步黨籍曾任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市長立法委員臺北市議會議員等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