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鹿港龍山寺 ( 臺灣話 : Lo̍k-káng Liông-san-sī ),為 臺灣 彰化縣 鹿港鎮 的廟宇,主祀 觀世音菩薩 ,本廟與 臺灣 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 淡水龍山寺 、 艋舺龍山寺 、 臺南龍山寺 、 鳳山龍山寺 等,都是 分靈 自 福建省 泉州府 晉江縣 的 泉安龍山寺 ,該廟也是臺灣所有 龍山寺 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目前為 國定古蹟 。 歷史 [ 編輯] 1647年( 南明 永曆 元年), 泉州三邑 移民來台,自 泉安龍山寺 分香 觀音大士 佛像,於鹿港暗街仔(大有街)初建奉祀。 1685年, 純真禪師 創建 [1] [2] 。 1786年,總理 林振嵩 、都司 陳邦光 遷建 [3] [4] 。

  2. 神祇介紹. 鹿港龍山寺正殿供奉主祀佛教觀音菩薩配祀韋馱伽藍尊者為二大護法佛教漢化後尊四大菩薩分別為觀音菩薩表大悲」,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大行」,地藏菩薩表大願」。 More. 建築藝術. 鹿港龍山寺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由前至後分別為山門五門殿含戲台)、正殿含拜殿)、後殿。 龍山寺建築仍保存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重修時的風格,期間雖歷經重修,但仍不失傳統格局。 More. 龍山寺官網.

  3. 鹿港龍山寺 ( 臺灣話 : Lo̍k-káng Liông-san-sī ),為 臺灣 彰化縣 鹿港鎮 的廟宇,主祀 觀世音菩薩 ,本廟與 臺灣 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 淡水龍山寺 、 艋舺龍山寺 、 臺南龍山寺 、 鳳山龍山寺 等,都是 分靈 自 福建省 泉州府 晉江縣 的 泉安龍山寺 ,該廟也是臺灣所有 龍山寺 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目前為 國定古蹟 。 歷史. 1647年( 南明 永曆 元年), 泉州三邑 移民來台,自 泉安龍山寺 分香 觀音大士 佛像,於鹿港暗街仔(大有街)初建奉祀。 1685年, 純真禪師 創建 [1] [2] 。 1786年,總理 林振嵩 、都司 陳邦光 遷建 [3] [4] 。 1829年,總理 林廷璋 、同知 王蘭佩 重修 [5] 。

  4. 彰化旅遊資訊網. > 遊憩景點 > 景點介紹. 老街巡禮. 廟宇古蹟. 鹿港龍山寺. 彰化縣鹿港鎮龍山街100號. 景點特色. 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址位於鹿港舊港溝邊今大有街)。 清乾隆51年(1786)武官陳邦光倡議,將龍山寺遷建於今日現址,期間分別歷經乾隆60年(1795)、清道光9年(1829)、清咸豐2年(1852)、昭和11年(1936)及民國75年(1986)5次整修民國72年(1983)龍山寺經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現為國定古蹟。 林銘尊/攝. 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地震,龍山寺嚴重受損,正殿屋脊斷落,山門與戲台木柱移位。

  5. 鹿港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原為街上小廟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遊擊陳光邦偕同鄉人遷建於現址。. 道光9年西元1829年日茂行後代舉人林廷璋及八郊人士率眾重修於道光11年西元1831年2月落成奠定了今日的規模。. 鹿港龍山寺為有山門的七門三殿 ...

  6. 鹿港龍山寺不惟歷史悠久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工藝精細別具匠心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具有藝術建築與工藝等完整歷史價值的作品之一鹿港龍山寺現獲頒定為台灣之國定古蹟」。 相傳鹿港龍山寺創建年代為明永曆年間鹿港龍山寺之肇始應係泉州先民移民來台時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佛像於鹿仔港舊河道邊結廬為寺。 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舊地名「暗街仔」,今大有街,目前巷內存有一塊「唵嘛呢叭彌吽」碑。 遷建前之舊寺文史止於耆老口傳,今已不存,相關史料記載付之闕如,尚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鹿港開為「正口」(清朝官方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江對渡,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

  7. 字體. 龍山寺龍柱. 五門殿龍柱. 拜殿龍柱. 後殿龍柱. 五門殿龍柱. 五門殿的龍柱為單龍蟠柱,圓形柱身,材質為花崗岩礱石,龍柱上除了雲紋、岩石雕刻外,每根龍柱各有五隻鶴飛翔其上,象徵「十全十美」。 龍邊的龍柱上有一隻鶴,口啣靈芝,鶴代表長壽,靈芝則為如意的造型,取其「長壽如意」的涵意。 依龍柱造型及龍山寺重修史料記錄,可判定為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重修時的作品。 龍柱柱身高二六十公分,直徑三十公分,柱身與柱珠接縫處置有墊片,為當年匠師調整柱身穩定平衡之用。 龍柱的柱珠採圓形青斗石雕刻,柱珠上雕有花鳥瑞獸等吉祥圖案,柱珠及磉石採獨立分開,有別於山門一體成型的柱珠柱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