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市場供需方面因為 2008 年後的供需不平衡而導致了市場近幾年的低迷狀態在新船陸續交付之後無利可圖的航商也陸續淘汰老船因此供給側有逐步緊縮的趨勢但也有航商看到新船造價降低而大筆下訂的狀況發生),但總體而言歷經 2016 年的低潮過後(韓進海運就在此時宣布破產),在 2017 年部分航商的獲利狀況有所改善,雖然需求沒有顯著超過供給,但供給的減少使航運市場不至於進一步惡化。 影響需求面的因素包含經濟景氣是否熱絡、國際間貿易的狀況是否受到貿易戰影響?

  2. 2017年3月1日 · 最嚴重的案例是去年8月韓國最大的海運集團"韓進海運"因債務危機宣告破產震動全球航運市場。 Getty Images. 韓國最大的海運集團"韓進海運"去年宣告破產究其原因整個航運業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後有兩次重大誤判埋下了災難的種子。...

  3. 2021年9月13日 · 主因是2008年金融海嘯對海運市場造成嚴重衝擊運費過低加上需求不振導致全球航運業陷入多年低迷。 另外,大型航運公司還組成三大海運聯盟,共享船舶、航線及港口,使整體產業更加集中化。 彭博社報導,全球貿易貨物高達80%都是走海運,隨著2021年海運貿易量大幅成長,全球航運業的貨運收入攀升至2008年來新高。 目前每只40呎櫃從中國運到歐洲要價14,287美元,較一年狂增500%以上。 航運諮詢公司Drewry今年7月預計,受惠運費大幅上漲,2021年全球航運業獲利估計將超過800億美元,遠高於2020年的250億美元。 外媒先前報導,據貨櫃航運商表示,今年6月,美國零售商就開始為耶誕購物季訂艙,比往年提前3個月進入航運旺季。 本文授權轉載自: MoneyDJ理財網. 【延伸閱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規模本就不大的太平洋航運的業績也在 2008 年以後持續下滑股價更是之一落千丈直接跌破發行價 2.5 港元,並且低迷至今。 目前仍在 1.6 港元左右徘徊。 跟隨上一波行情入市的朋友,至今仍未解套。 更為糟糕的是危機到來時造船企業還在滿負荷運轉大量新造船訂單交付壓力讓市場顯得更加弱不禁風船價下跌產業虧損違約破產充斥市場。 整合:重新洗牌後產業集中度提升. 本以為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熬過冬天就是春天,沒想到在金融危機之後,元氣未復的航運又一次跌入谷底。 2015 年,世界經濟總體疲軟,反全球化浪潮洶湧澎湃,全球貿易呈現出萎縮的局面,而此前堆積的過剩運力依然沒有退出市場。 供過於求,航運業再次遭受衝擊。 航運價格持續低迷。

  6. 2023年11月13日 · 全球三大海運聯盟的市占率約八成這個結盟起因於過去全球海運市場太過低迷單一海運業者要自己經營全球航線必須要準備很多的船隊經營成本壓力太大因此透過聯盟間合作調度可提升服務效能降低營運成本。 不過,隨著全球市場好轉之後,2M合作關係於2025年結束。 對於CBER明年到期,國內的物流業者分析指出,並不會對現有的三大聯盟聯營影響相對有限。...

  7. 2020年11月26日 · 三立新聞網. 2020年11月26日 · 2 分鐘 (閱讀時間)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貨櫃航運的大浪來了! 」為題在臉書上發表看法表示貨櫃航運已經低迷近十年這次突然掀起大浪貨櫃航運三雄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紛紛交出好成績並提出6大翻身關鍵。...

  8. 2023年9月21日 · 國際海事組織(IMO)已經積極制定了一些永續經營的目標旨在到2030年將海運的碳排放量與2008年的水平相比減少40%並在2050年減少70%。 綠色航運、 替代燃料 和其他的環保倡議,在未來將會受到積極的推廣,以實踐永續經營和保護地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