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嗅覺或味覺異常、疲累、冷顫、肌肉酸痛及呼吸困難

      • 該病毒於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首次出現,原英文的疾病名COVID-19即代表「2019年冠狀病毒傳染病」。 感染新冠肺炎會有什麼症狀? 症狀通常在感染後4或5天開始,某些人可能2週後才出現症狀,有些人則根本沒有症狀。 一個有症狀的感染者,可以出現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嗅覺或味覺異常、疲累、冷顫、肌肉酸痛及呼吸困難等的症狀。 有些人會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例如噁心或腹瀉。 也可能出現皮膚症狀,例如,手指或腳趾上會出現紅紫色斑點。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1日 ·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發燒. 肌肉痠痛. 疲勞、全身無力. 咳嗽. 噁心. 腹痛、腹瀉. 鼻塞、流鼻水. 嗅味覺異常. 頭痛. 呼吸困難.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認為流感跟新冠肺炎的症狀的確很相似新冠肺炎比較不會肌肉痠痛」,可以用這個來判斷是不是感染者。 但仔細看這些「新確診個案」的症狀,也有許多人出現了肌肉痠痛、疲勞等症狀,甚至也有人只是流鼻水、鼻塞的「小 感冒 」症狀,還有人是「完全沒症狀」的狀態,表示新冠病毒已經開始變異,已經無法用單一症狀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感染。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 CDC )則表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出現的症狀範圍非常廣泛,從輕微症狀到嚴重疾病都有。

  3. 目前已知罹患COVID-19確診個案之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 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 依據目前流病資訊,患者多數能康復,少數患者嚴重時將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也會死亡。 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

  4. 2020年2月23日 · 該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 發燒 、 咳嗽 、 疲勞 、 呼吸急促 、 味嗅覺喪失 [2] [3] [25] [26] 、 肌肉酸痛 等。 自 感染到出現症狀的時間 通常為1至14天。 至少三分之一的感染者 無症狀 [27] 。 大多數出現明顯症狀患者(81%)出現輕度至中度症狀(最多為輕度 肺炎 ),而14%出現嚴重症狀( 呼吸困難 、 缺氧 或影像學上超過50%的肺部受累),5%出現危急症狀( 呼吸衰竭 、 休克 或 多重器官衰竭 ) [1] 。 老年人或存在相關基礎疾病的患者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更高。 有些人在康復後的幾個月內仍會經歷 一系列的影響 ,而且已經觀察到對器官的損害 [28] 。 已展開多年的研究,以進一步調查該疾病的長期影響 [28] 。

  5. 自 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 通常为1至14天。 至少三分之一的感染者 无症状 [27] 。 大多数出现明显症状患者(81%)出现轻度至中度症状(最多为轻度 肺炎 ),而14%出现严重症状( 呼吸困难 、 缺氧 或影像学上超过50%的肺部受累),5%出现危急症状( 呼吸衰竭 、 休克 或 多重器官衰竭 ) [1] 。 老年人或存在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严重症状的风险更高。 有些人在康复后的几个月内仍会经历 一系列的影响 ,而且已经观察到对器官的损害 [28] 。 已展开多年的研究,以进一步调查该疾病的长期影响 [28] 。 病毒主要通过口鼻分泌物传播,包括咳嗽 [註 3] 、打喷嚏和说话产生的 飞沫 [3] [30] [31] 。 这些飞沫通常不会在 空气中长距离传播 [3] [32] 。

  6. 2020年3月13日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11] [註 3] 是由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 (SARS-CoV-2)導致的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所引發的 全球大流行 疫情 [12] 。. 該疾病 在2019年末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湖北省 武漢市 首次爆發,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 ...

  7. 2023年8月15日 · 染上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症狀不易與其他感染分辨大部分患者有發燒乾咳倦怠等症狀 1/3 會有呼吸急促。 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異常。

  8. 2023年10月6日 · 常見症狀為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四肢無力疲倦咽喉疼痛流鼻水乾咳等也可能伴隨有嘔吐腹瀉味覺或嗅覺喪失等部分病人會轉為中重症如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但也有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卻仍具有傳染力。 部分 COVID-19 患者在急性期康復後,會有持續性或新出現的症狀,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