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碳排放總量高居全球第一,儘管積極宣導並推廣節能減排,但成效不彰。 中國的碳排放量高,主要原因在於煤炭一直是主要能源,中國國內煤炭的消耗量占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的氣候目標,並且為了達到碳峰值與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中國國內政策近來逐步強化核能發展。 中共兩會今年3月於北京召開期間,強調核能在提供零碳排 (zero-carbon)和可靠能源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預計每年至少允許建造10座新核能反應爐。 中國核學會 (Chinese Nuclear Society)揭示目標,預期到2035年,中國核電裝置容量將達到150GW (gigawatt,百萬瓩),佔國內能源需求的10%。

  2. 2024年1月19日 · 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仍未平息,但中國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研究團隊本月初發表論文指出,藉由疫情前在穿山甲體內首次發現的毒株,已研發實驗鼠致死率100%的新型冠狀病毒。. 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於本月4日刊登論文「與SARS-CoV-2相關穿山甲 ...

  3. 2024年1月11日 · 國際能源總署 (IEA)今天 (11日)公布報告,指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增加50%,並預測全球再生能源在未來5年將持續蓬勃發展。. 由聯合國主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 (COP28)去年12月在杜拜閉幕,將近200個國家首次達成 ...

  4. 2017年9月8日 · 臉部辨識判別同性戀 AI準確度達九成. 美國史丹佛大學新研究顯示,根據臉部照片,人工智慧 (AI)可以準確判斷出一個人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同志雷達」 (gaydar)準確度最高達九成,遠高於人眼目測。. (網路圖片). 美國史丹佛大學新研究顯示,根據 ...

  5. 2023年8月17日 · 交通部今天 (17日)在行政院會報告「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針對近期駕駛不停讓行人事故及回應社會大眾對於行人安全環境訴求,跨部會訂定短中長期「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宣示政府貫徹執行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決心,並清楚揭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2030年前降低30%的目標,長期朝「零死亡願景」邁進。 交通部指出,「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針對行人交通安全改善提出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建置完整公共運輸系統、落實行人交通安全改」三大精進作為,執行項目分短、中、長期逐一推動。

  6. 2021年5月12日 · 歐盟今天公布的應對污染計劃設定了2030年的目標,將逐步在2050年前把空氣、水和土壤污染降低到不再被認定為對健康和自然有害的程度。 歐盟環境專員辛克維丘斯 (Virginijus Sinkevicius)說,「我們從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COVID)疫情危機中學到的重要經驗之一是,人類健康與地球健康之間的緊密關係。 目前在這兩個方面都做得差強人意。 他補充說,包括低收入社區在內的弱勢群體首當其衝受到污染的負面影響。 骯髒的空氣是罪魁禍首之一,而降低汙染也和歐盟實現氣候變遷目標有關,因為排出污染物的工廠和汽車同時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歐盟表示,其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與空氣污染有關的過早死亡減少至少55%。

  7. 2023年10月11日 ·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2023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有1447名台灣學者進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其中以台大308人進榜最多。. 以綜合排名來看,中研院包含行政院長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陳建仁、前院長翁啟惠、中研院長廖俊智等人入列,共63人。.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