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8日 ·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電腦演算法分辨出同男和異男的準確度可達81%,分辨出同女和異女的準確度則有7... [Rti央廣新聞]美國史丹佛大學新研究顯示,根據臉部照片,人工智慧(AI)可以準確判斷出一個人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同志 ...

  2. 2024年1月19日 · 中國研究團隊研發出致死率達100%的新冠狀病毒,引發國際關注並批評可怕又無意義。 (Pixabay) 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仍未平息,但中國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研究團隊本月初發表論文指出,藉由疫情前在穿山甲體內首次發現的毒株,已研發實驗鼠致死率100%的新型冠狀病毒。 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於本月4日刊登論文「與SARS-CoV-2相關穿山甲冠狀病毒GX_P2V(short_3UTR)造成轉殖人類ACE2基因小鼠致死感染」 (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 (short_3UTR))。

  3. 2023年12月1日 · 核電對中國目前電力燃料結構的貢獻仍然很小,僅佔國內總裝置容量的2.2%,是所有能源中最少的,落後於熱力 (thermal)、水力、風能和太陽能等其他綠色能源,並且就實際發電量而言,2022年化石燃料發電提供中國近70%的電力,而核電僅提供5%。 對此,香港城市大學實驗室經理兼香港核學會主席陸炳林認為,中國要到2035年實現核能佔其能源結構的10%,可能相當困難。 陸炳林透過視訊通話告訴美國之音 (VOA)說:「建造一座核電廠平均需要10年或是更長的時間,因此除非當局加快批准新核電廠的建造,否則要達到核能占比10%的目標可能會很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在沿海地區找到興建新核電廠的地點越來越困難。 儘管中國從未發生過嚴重的核事故,但是一些地區仍抵制在附近興建核電廠。

  4. 2023年11月2日 · 兒福聯盟今天 (2日)公布最新調查報告,國內超過3成的兒少曾因外貌、家庭狀況等因素被「微歧視」,三分之一被微歧視的兒少更曾遭到霸凌。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每個孩子「不一樣」的特質都應獲得尊重,呼籲校園營造尊重與友善的氛圍,杜絕校園霸凌。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包裝在「玩笑」或「善意」背後的言語,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是強加在他人身上的「微歧視」。 兒福聯盟2日公布今年最新調查報告,遭受校園霸凌的兒少從20%降到15%,但有超過3成的兒少曾有被「微歧視」的經歷,等於平均每3名兒少就有1人被微歧視;遭微歧視的兒少被霸凌的比例高達34%,與未遭微歧視的兒少相比,被霸凌的比例高出5倍,顯見微歧視與霸凌的關聯性。

  5. 2023年9月30日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29日表示,在發生致命衝突後,北約組織準備增加在科索沃的維和部隊。 一名科索沃員警在24日遭殺害,隨後在靠近塞爾維亞邊境一個村莊的一座修道院發生槍戰,這標誌著這個前分離省份多年來最嚴重的衝突升級。 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 (Jens Stoltenberg)在28日表示,他已「授權增加部隊,以解決當前局勢」。 史托騰柏格的聲明並沒有提供細節,但英國國防部表示,已經為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 (KFOR),提供由500至650名士兵組成的一個營。 英國國防部表示,該營最近已抵達該科索沃,將進行長期規劃的演習。 史托騰柏格說:「我們始終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為生活在科索沃的所有人,維護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和行動自由。

  6. 2024年1月11日 · 國際能源總署在聲明中表示:「全球能源系統在2023年的新增再生能源發電容量成長50%,達到將近510吉瓦 (gigawatt,百萬瓩),其中太陽能光電發電佔全球新增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的四分之三。 國際能源總署的報告指出,全球再生能源增幅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並且中國在2023年的太陽能光電發電容量相當於2022年的全球太陽能光電發電容量。 至於中國在2023年的風電新增發電容量與前一年相比增加66%。 報告接著指出:「歐洲、美國和巴西的再生能源產能增幅也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總署署長比羅爾 (Fatih Birol)表示,這份報告揭示「在當前的政策和市場條件下,全球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到2030年將成長2.5倍」。

  7. 2021年5月6日 · 全球許多科學家正致力於發明先進的碳捕捉技術,以減少大氣中的碳排放量,不過,鮮少人知的是,大自然中的海草是捕捉碳排神幫手,效率甚至是雨林的35倍。 然而,海草正在快速消失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調查發現,人類活動正使得全球海草床以每30分鐘一個足球場的速度消失。 英國科學家、環境人士和志工在4月底一同登船出海到普利茅斯灣 (Plymouth)的海域,希望在海面下成功復育出大片海草。 英國92%海草已消失 復育工作重大. 英國政府環境機構「英格蘭自然署」 (Natural England)提出了一項計劃來復育英國海洋中消失的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