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三峽長福巖 ,古稱 三角湧長福巖 ,人稱 三峽祖師廟 ,是位於 臺灣 新北市 三峽區 的一座寺廟,也是當地最為重要的信仰中心,該廟位於 三峽老街 旁, 三峽河 水岸邊。 主奉來自 福建省 泉州府 安溪縣 的高僧 清水祖師 ,為一座受 佛教 與 臺灣民間信仰 影響極多的 道教 祖師廟 ,本廟與 艋舺祖師廟 、 淡水祖師廟 、 瑞芳祖師廟 ,合稱為「 大臺北 四大祖師廟」 [1] ,現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之直轄市市定古蹟,亦屬於「 新北市文化資產 」,也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2] 。 沿革 [ 編輯] 正殿清水祖師.

  3. 三峽祖師廟為臺灣重要清水祖師信仰中心之一祖師廟與其他傳統廟宇建築藝術的最大不同在於重修主事者為臺灣知名西洋畫家李梅樹以其藝術的專業開啟祖師廟令人歎為觀止的裝飾藝術工程因此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美名。 廟內無論是石刻或木雕,多由李梅樹等畫家提供畫稿,再由國寶級名匠師完成,雕刻細膩而造型繁複,極具藝術與觀賞價值。 正殿前的3對透雕石柱,更被譽為鎮廟之寶。 歷史沿革. 三峽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是北宋時代 (公元960年-1279年)福建泉州安溪得道高僧,因在清水巖修道,遂被尊稱為清水祖師。 乾隆20年(公元1749年)安溪移民至三峽墾荒,乾隆34年(公元1769年)興建三峽祖師廟名為「長福巖」。 落成時根據姓氏信徒分七大股輪值廟務並負責師爺誕辰祭祀大典。

  4. 台灣宗教百景之一. 融合不同匠師與當代藝術家風格,具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必看重點:正殿透雕石柱、螺旋網目藻井、龍門廳飛鳳木雕. 提供免費導覽,能到櫃台報名. 可順遊三峽老街及周邊的文創聚落. 景點介紹. 位在三峽老街附近的清水祖師廟香火鼎盛主奉清水祖師草創於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民國三十六年祖師廟因年久而斑駁失修便推舉李梅樹教授為重建工程的美術設計及工程指導廟中眾多華美的石雕木雕等皆融合不同流派的匠師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可見當時精湛的工藝與美學因而贏得民間藝術殿堂」、「東方藝術殿堂的美譽。 參訪這座匯聚名師之手的藝術殿堂.

  5. 基本介紹. 中文名 :三峽祖師廟. 外文名 :sanxiazushimiao. 別稱 :東方藝術殿堂. 創始人 :麻章上人. 全名 :三峽長福岩祖師廟. 來源 :福建泉州安溪縣. 歷史. 三峽祖師廟的歷史悠久在清朝時期即已籌建最早可追溯到1767年由七股不同姓氏的當地居民興工。 分為劉、大雜姓、陳、林、中莊雜姓、李、王姓等;來自三峽、鶯歌、 土城 、大溪等地。 在1813年廟內更開設私塾,由陳川負責教育當地孩童。 1833年該廟因地震有部份毀損遂進行第一次重建、接著甲午戰爭爆發,在1895年遭日軍焚毀。 在1899年進行第二次重建。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日軍離台,三峽祖師廟重歸 三峽區 所有,由當時代理的三峽街長李梅樹接管。

  6. 以銅為材料表現在寺廟內實為祖師廟一大特色以銅作畫這個想法則來自當時在三峽派出所任職警官的盧寶麟。 早期寺廟的牆壁皆以彩繪來表現,但寺廟的煙火容易將彩繪薰黑。 有感於此當時盧寶麟先生恰巧至台北中山堂看到台灣早期留日雕刻家黃土水的銅塑作品,“水牛群圖”,回到三峽後向李梅樹提議何不以此類型表現。 李梅樹採納建議將傳統的彩繪改為浮雕,請到當時國立藝專(今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科的學生前來製作。

  7. 三峽長福巖 ,古稱 三角湧長福巖 ,人稱 三峽祖師廟 ,是位於 臺灣 新北市 三峽區 的一座寺廟,也是當地最為重要的信仰中心,該廟位於 三峽老街 旁, 三峽河 水岸邊。 主奉來自 福建省 泉州府 安溪縣 的高僧 清水祖師 ,為一座受 佛教 與 臺灣民間信仰 影響極多的 道教 祖師廟 ,本廟與 艋舺祖師廟 、 淡水祖師廟 、 瑞芳祖師廟 ,合稱為「 大臺北 四大祖師廟」 [1] ,現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之直轄市市定古蹟,亦屬於「 新北市文化資產 」,也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2] 。 沿革. 正殿清水祖師.

  8. 由於清水祖師顯赫靈驗多年來祖師廟一直是三峽信仰與社會活動的重心其在建築雕刻繪畫上的表現是臺灣廟宇中的經典之作整座祖師廟乃是以木為頂以石為基的建築採五門三殿式的格局廟頂層層疊疊每根脊上都有富麗堂皇的裝飾廟內則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