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西漢張蒼、耿壽昌(公元前一世紀)收集遺殘的舊文,刪補而編定。 它分成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包括近百條抽象性術文,246個例題,其主要部分採取術文統率例題的形式。 此外,作出世界上最早的開平方、開立方法則、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數加減法則、完整的勾股數組公式和解勾股形的方法。
      chiculture.org.hk/tc/china-five-thousand-years/2456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數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發達的基礎科學學科之一,通常稱為算術,即「算數之術」。 中國傳統數學可以分成遠古至春秋的萌芽,戰國秦漢框架的確立,三國至唐初理論的奠基,唐中葉至元中葉的高潮,元中葉至明代的衰落,明末至清末中西數學的會通幾個階段。

  3. 中國數學史是指中國的數學發展史。 中國傳統數學稱為 算學 ,起源於 仰韶文化 ,距今有五千餘年歷史,在周公時代,數乃是 六藝 之一。 在 春秋時代 十進位制 的 籌算 已經普及。

  4. 中國術數學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泉,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知己之學”。 歷史沿革 緣起

  5. 中國算學 古代中國 傳統 數學 體系 ,簡稱 中算 ,具有發展的 獨創性具備 完整 體系。 其基本 特徵 在於將 實用問題 (包括 幾何學 問題) 代數 化, 轉化 為 線性方程組 、 高次多項式方程式 、或 高次多項式方程組 ,主要利用 機械 化的 算具 和 算法 求解,或進行刻板的、有系統的逐次 消去 過程 ,為求將多元線性方程組、或多元高次方程組轉化為單 變數 式或單變數多項式。 由於中國傳統數學以算為主,故稱為 算學 。 算籌 、 算盤 就是中國古代的「 計算機 」,又稱為算具。 算經 中的術文和 珠算 口訣 就是計算程序,又稱為算法。

  6. 中國術數學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泉,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知己之學”。 術數學 歷史沿革 術數學 緣起

  7. 數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發達的基礎科學之一,通常稱為算術,即「算數之術」。 它包含今天數學教科書中算術、代數、幾何、三角等方面的內容。 勾股圖

  8. 三國時代數學家 劉徽的割圓術是中國古代數學中一個十分精彩的算法 [1] 」。 在此之前, 圓周率 採用「周三徑一」的實驗數據。 東漢 科學家 張衡 採用 π = 736 232 = 3.172 {\displaystyle \pi ={\frac {736}{232}}=3.172} 和 π = 1 0 = 3.16 {\displaystyle \pi ={\sqrt {1}}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