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undark.org

      圖片: undark.org

      • (中央社巴黎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新研究示警,馬遜(Amazon)雨林正面臨一系列壓力,最快可能在2050年陷入大規模生態系崩潰,對這個地區和全世界帶來嚴重後果。 法新社報導,亞馬遜的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地球上超過10%物種,能透過儲存相當於大約全球20年、造成全球暖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幫助穩定全球氣候。 但來自毀林、乾旱、森林大火和升溫的壓力,已逐漸削弱亞馬遜雨林抵禦衝擊的能力。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4月4日 · 自然上發布的這份研究強調亞馬遜雨林可能正在失去恢復力這是由伐木和焚燒的雙重壓力造成目前尚不清楚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影響有多大但未來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

  3. 2024年2月15日 · 2021年. 壓力. 發布時間: 2024-02-15 12:31 更新時間:2024-02-15 14:40. 黃韻玲 / 編譯. 亞馬遜雨林最快在2050年會到關鍵臨界點根據國際期刊的最新研究這座對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調節能力的雨林正走向大規模崩潰的未來亞馬遜雨林6500萬年來不斷獲得科學家證明在氣候的自然變化上具有強大適應調節功能如今卻在濫伐以及人類造成的氣候危機下承受新的壓力並可能在未來30年內致使整個雨林大規模崩壞卡塔里納大學研究員佛洛瑞斯表示,「也許到了2050年,該系統會達到一個臨界點,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也許我們就再也無能為力,屆時再停止濫伐也沒有用了。 這是國際期刊《自然》於14日的最新研究發表。

  4. 2021年11月22日 · Reuters. 亞馬遜雨林的破壞是巴西碳排放的罪魁禍首巴西承諾在2030年前終止對雨林的所有非法砍伐Credit: Reuters) 由於對亞馬遜雨林大面積的破壞以及氣候暖化現在亞馬遜流域有些地區排放的碳比捕獲的碳還要多。 亞馬遜雨林正接近存亡的臨界點,如果不幸越過此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將不復存在,會從此變成熱帶稀樹草原。...

    • 水循環減少 雨林過度開發恐造成危機
    • 火耕開墾種植 利與弊的權衡
    • 氣候協議簽署 國家利益與全球保育的衝突
    • 市場經濟與環境保育的兩難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陳昭安說,雨林可以覆蓋地表,而植物能將土壤當中的水分吸收,並透過蒸散散佈到大氣中,過程需散發能量,同時會產生降溫的作用。而後再以下雨的方式回到土地上,達成一個水循環的作用,當雨林減少後,這樣的循環就會減少,原本的降溫也將轉變為增溫。 雨林同時也能存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在被破壞的同時,能儲存二氧化碳的樹木也被大量砍伐,除此之外,因為不斷的開發以及自然災害,導致會釋放出更多二氧化碳,而成為「無法提供氧氣」的自然生態環境。亞馬遜雨林消失可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至於亞馬遜雨林若消失,人類將會無法生存這樣的觀點,陳昭安認為還有待查證。 由於森林擁有大量資源,在兼顧經濟的狀況下,政府必須有完善的制度照顧好林農,目前國際推展的方法之一為發展社區林業,由社區自主發展避免財團開發,環境一...

    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成員黃名媛說,由於亞馬遜流域流經秘魯、哥倫比亞和巴西三國,未來會如何發展,要視這三個國家的政策,以及執政者、民眾​的態度與觀念而定,然而這三個國家目前都為開發中國家,相比環境保護,經濟發展仍是較優先考量的議題。 黃名媛也表示,亞馬遜流域有許多原住民依賴雨林生存,巴西政府應尊重原住民之傳統,避免財團介入大規模開發土地,同時對於近期之農民火耕方式,應該用科學的方式輔導農民,透過科技監測其對環境的影響。 陳昭安也提到,雨林在受到開墾或是遇上火災後,復原的時間越來越長,這代表雨林復原的能力日漸減緩,雨林並不會一次就一大片一起退化,而是由小部分區塊開始慢慢擴大。 輔大聖心高級中學生物老師王世宗表示,大火肆虐是造成亞馬遜雨林銳減的主要原因。火災成因有二種,其一是放牧者會在盜伐雨林後放...

    其實各國早在2014年就曾經簽署過一項相關協議,那就是《紐約森林宣言》,該宣言預計於2020年時將森林砍伐數量減半,並於2030年完全停止砍伐,一共有40個國家加入。 但擁有廣大林木資源的重要國家幾乎都沒有簽署,其中包含俄羅斯與巴西。2019年一項對於森林宣言的成果調查報告顯示,這項環保宣言「幾乎完全失敗」,世界資源研究所副總裁Craig Hanson在報告中聲明:「平均而言,2014年至2018年間,每年都有接近英國大小的雨林消失。」 根據自然氣候研究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自西元2000年初以來,亞馬遜雨林的自然恢復力已明顯喪失,全球暖化的情況與森林砍伐互相結合,進一步加劇雨林自然回復力退化 。局部森林火災惡化成全面性森林火災的機會將大幅上升...

    減少雨林砍伐看似是一個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但其實在2009年巴西當局加大審查力度,與因為金融風暴引起的全球性金融衰退,所導致的市場需求相較減少下,雨林地區的砍伐曾降低了46%。此一現象表明,森林破壞與政治因素、商業利益具有密不可分的重要關係。 陳昭安也提到,在經濟與生態的權衡上,生態對於當地人來說並非如此重要。例如印尼,比起擔心雨林減少造成全球暖化,能否順利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商品更是他們所期待並渴望的。 圓山飯店澄清湖導覽員何秋芳提到,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自然生態有了可以喘息的空間,優質的地理環境對土地的恢復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澄清湖有人員負責管理,所以生態在整體上也維持的更為穩定。 而導遊葉慧敏也提及,很多地方其實都會明文規定,禁止破壞樹木或是請勿觸摸等警語,雖然有警惕效果,但依然有遊客居心...

  5. 環境學家所憂慮到的不單是森林遭破壞後對生物多樣性的損害更憂慮到森林遭破壞後植物所釋出的 碳 元素可能會加速 全球暖化 。 亞馬遜雨林的常綠森林佔全球陸地主要碳元素產量的10%及生態系統碳元素儲存量的10% [5] — 約為1.1 x 10 11 公噸碳元素 [6] 。 於1975年至1996年間亞馬遜雨林的每1公頃面積每1年估計積存達0.62 ± 0.37噸碳元素 [6] 。 因火災而對亞馬遜雨林造成的去森林化,使巴西成為其中一個 溫室氣體 排放量最高的地方之一。 巴西每年排放約3億公噸 二氧化碳 ,當中2億來自砍伐及焚燒亞馬遜雨林。 據英國 衛報 報導亞馬遜雨林釋放的二氧化碳比吸收的要多,據稱它已經成為了二氧化碳氣體的來源。 [7] 保育 [ 編輯]

  6. 2019年8月25日 · Reuters. 衛星今年以來捕捉到72000處起火案例圖為亞馬遜雨林伐木工和農民燒荒的濃煙. 亞馬遜熱帶雨林無數處烈火濃煙權益團體和國際社會指責巴西政府重發展輕環保的政策是導致雨林火災的根本原因國內外壓力之下博索納羅總統終於出動軍隊滅火亞馬遜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對減少碳排放減緩地球變暖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天然碳儲藏庫。...

  7. 亞馬遜雨林 (葡萄牙語: Amazônia 、西班牙語: Amazonia ),又稱 亞馬遜河雨林 ,位於 南美洲 亞馬遜盆地 的 熱帶雨林 ,佔地僅存約500萬平方公里,使這片雨林生機盎然的就是 亞馬遜河 。. 雨林橫越了8個 國家 : 巴西 (佔森林60%面積)、 哥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