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民意代表. 臺灣正體. 民意代表 ,又稱為 代議士 、 議員 、 政治代理人 ,由人民 選 出、於 議會 等各種 立法機關 代表人民行使 政治 權利 的 公職人員 。 按照字面意思解釋,指代表多數人的意思,也等同於群眾的意見 領袖 。 在現代的 代議制度 中,人民藉由 選舉 選出民意代表,來行使 間接民主 的權利。 稱呼 [ 編輯] 在 中央 民意機關中,隨著各地官制不一,稱作 國會 ( 參議院 / 上議院 、 眾議院 / 下議院 )議員、 國民議會 / 國民大會 代表、 立法院 立法委員、 立法會 議員、 人民代表大會 代表等。 在各 地方 民意機關,有 州 議會、 省 議會、 縣 議會、 市 議會、 區 議會議員,或稱省(縣、市、 鄉 鎮 )人大代表。 特權 [ 編輯]

  2. 2024年3月30日 · 一、立法院全面改選. 1947年行憲後選出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但因國共內戰遷台,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導致萬年國會產生,直到1990年代,要求國會全面改選的呼聲愈來愈高,1994年4月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通過《憲法》增修條文,年底時再任超過43年的第一屆國大、立委、監委全數退休,正式終結「萬年國會」。 1992年12月19日由台灣正式選出第二屆立委。 二、內規制度的建立. 1999年第三屆立委任期結束前,立法院通過《立法院組織法》及《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以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院議事規則》,正式賦予朝野協商的法律位階,並確立委員會席次依照政黨比例原則。

  3. 2013年10月18日 · 立法委員是目前中華民國的中央民意代表,從這些委員「代議」投票的比例來看,應該是有60%的人民反對這個議案。 然而,如果從民調來看,卻似乎不是如此。 Yahoo奇摩新聞的民調結果顯示,有55%的民眾認為目前提案倒閣是適當的時機,蘋果日報的民調也顯示,有54.31%的民眾支持倒閣。 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民可能贊成一個議案,但是代表我們在國會進行表決的立法委員卻投下反對票。 那麼這些立委到底是代表誰的立場,投下他手中的那一票呢? 還好,這次的不信任案是一次記名投票,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國民黨有65席立委全部投下反對票,其餘兩票反對票是無黨籍立委所投;投下贊成票的則是民進黨的40席立委,台聯3席立委以及親民黨2席立委。

  4. 2024年3月29日 · 一、立法院全面改選. 1947年行憲後選出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但因國共內戰遷台,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導致萬年國會產生,直到1990年代,要求國會全面改選的呼聲愈來愈高,1994年4月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通過《憲法》增修條文,年底時再任超過43年的第一屆國大、立委、監委全數退休,正式終結「萬年國會」。...

  5. 2016年9月30日 · 是我國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立委、國大代表及監察委員),先分別於 1947 及 1948 年(國民政府遷台前),自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各省選出。 (因當時戰亂局勢不定,國大代表應選 3045 人,僅選出 2961 人;立委應選 773 人,僅選出 760 人;監委應選 223 人,僅選出 180 人) 然而,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由大陸地區撤退到臺灣地區後,對岸已非我國實際所能統治的範圍;技術上,即無法從大陸地區選出代表參與國會,導致改選陷入困難,當局不得不提出對應。 詳言之,立委與監委之選舉問題,由行政院聲請大法官解釋,尋求解套。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4年8月7日 · 除了「黨意」,代表人民的代議士,究竟還會聽誰的聲音,並依照哪些準則行動呢?. 相對於由人民直接涉入政治事務的「直接民主」,代議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在於:「由代表來行使人民意志,將可簡化政治的運作」。. 它的運作方式,是由人民 ...

  8. “民意代表”選舉也可分為“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主要是“立法委員”選舉 ),地方“民意代表”選舉(主要為市、縣議員選舉和鄉、鎮、市民代表選舉)。 選舉辦法:用直接選舉的方法,進行最基層的村、 里長 ,鄉、鎮(區)民意代表選舉,而對省 參議員 和高層公職則用 間接選舉 的方式產生。 民意代表 是一個專有名詞,按照字面意思做解釋,民意是代表多數人的意思,也等同於一群人的意見領袖。 在現代的代議制度中,人民藉由選舉選出 民意代表 ,來行使間接民主... 民意代表委員長. “ 民意代表 委員長”對自己網名的解釋是,通過網路宣傳成為“民主推廣者”、“環保志願者者”、“呼籲世界和平統一者”,“ 民意代表 委員長”用代表人民的眼光去冷眼看... 高金素梅 (台灣地區少數民族民意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