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18日 · 大家好 我目前就讀交通大學應數系 有鑑於大家幾乎每年都會問數學系要幹嘛 我決定來認真回一篇 大一: 微積分,線性代數,計算機概論,物理 大一的時候,必修就這些,幾乎和所有理工系都有的必修一樣。 這時最常遇到討厭物理被當的因為當時他們選數學系的理由是我只有數學強其他都不太行。 線性代數學的好,代表你適合唸這裡。 通常我們的線性代數都比較難。 有的系從向量開始教, 我們從矩陣開始, 最後一定是學特徵值,這個在解大量線性方程式的時候很有幫助! (如果有100個變數和100條方程式, 你不會用想加減消去法吧? ) 計算機概論則是學輔助我們算數學的工具(c++ 大二: 計算數學,數學軟體,向量微積分,分析導論 計算數學是用電腦去逼近函數值,還有算誤差。

  2. 2014年9月16日 · 數學系究竟在學什麼需要什麼樣的特質呢? 來看看他的經驗分享。 (一)請分享印象深刻的主修? 光微積分就跟很多理工學院學的有點差距了數學系的微積分更強調理論的證明尤其老師通常會補充到一些大二必修也就是高等微積分的東西對於銜接高中及大學數學的轉變是個很重要的橋樑。 大一的另一個必修「線性代數」也是為往後的數學在鋪路,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大二的高等微積分、代數導論則是開始進入到更抽象的數學,討論的可能是高微度的空間,又或者是一個集合裡面規定元素之間相互的運算法則。 這些東西往往在一開始學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是過了幾個月再回頭看時可能才發現他的奧妙,而且數學工具常常是自己真的在用的時候體認最深。 (二)你覺得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是什麼? 你覺得這樣的訓練在就業市場有什麼優勢和幫助?

    • 數學系是跨領域的跳板,訓練具有抽象思維的人才
    • 除了基本的數學能力,還要…...
    • 如何寫出一份好的學習歷程?
    • 學習歷程重在「探索」,了解興趣最重要

    數學給人的感覺很抽象,但也有很實際的一面。除了計算兩點距離、解工程問題的方程式,還可以在選舉開票後很快的預測出投票結果,背後都運用了很高深的統計理論。崔茂培教授說,學數學的人很像一個偵探、藝術家,發現大家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有些人對數學系有誤解,以為只是一群人在跟自己對話、很封閉,這也不對。也有人認為唸數學的人一定要很聰明,但其實大家的聰明才智都差不多,只是學數學的人比其它人對這個學科更有熱情。學數學的人很多,有一些人覺得數學特別好玩,可以從枯燥的公式裡看見有趣、很美的地方。 數學系是跨領域的跳板,同學們經過抽象思維的訓練,這個能力讓我們在面對跨領域知識時,很容易就能掌握精髓。教授提到,這幾年很熱門的資訊科學和大數據人工智慧,背後都是很深的數學概念。數學系畢業的學生路很廣,只要用到數學的學科...

    崔茂培教授遇過一些學生,修了兩個禮拜的課就不行了,他們的成績其實都很好。現在的高中偏重計算能力,對數學的理論架構了解不深,很會帶公式也不見得適合數學系。他強調,基本的數學能力當然是必要的,但是以下五個能力或許更重要: 1. 具備抽象的思考能力:很會解題不代表具有抽象思考的能力。很多問題不是套公式就有答案,數學系的學生要能思考背後的原因,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有沒有其它方法?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1. 喜歡解決困難問題:抽象的數學概念最終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學生有沒有興趣探索和解決?雖然不一定能想出辦法,卻願意投資時間思考和理解,很困難也不放棄。如果碰到困難的問題不想解決,可能比較不適合數學系。 1. 有能力面對挫折:教授提到自己在做研究時,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很挫折,因為都解不出來。數學...

    展現學習數學的深度:評審委員想看到學生有探索的能力,會思考自然科學背後的運作道理,並對未知的事情有興趣。如果你喜歡數學,一定要把這個部分更有深度的呈現。有沒有相關的修課紀錄和課外活動?與數學相關的自然科學領域是否也有涉略?這些都要放在學習歷程裡。

    「學習歷程檔案是一個探索自我的過程,我鼓勵同學們走出去,找到和你有一樣熱情的人。」崔茂培教授說,現在有很多官方的數學比賽,除了是一種豐富經歷的方式,藉由比賽認識別校的同學「比參加考試本身更有價值」。可能你身邊沒有喜歡數學的人,很容易被視為異類,有討論的對象就可以一起探索數學背後的世界。 如果數學的起步能力沒有很好,有興趣但能力不夠,經過訓練可以慢慢培養起來。教授分享自己遇過從外文系轉來的學生,重點是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探索的過程很重要,很多優秀的數學系同學不一定是典型的天才,卻投入很多努力,常常思考怎麼樣可以更好。能力和興趣結合在ㄧ起,這條路就可以走得遠。 本文章及影音內容著作權為 Yory 平台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3. 2017年1月26日 · 數學學系屬於數理化學群的數學學類國立中正大學數學學系系主任黃郁芬說數學系研究領域以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應用數學代數與數論機率統計分析等方面為主更搭配撰寫程式語言與電腦輔助計算之課程。 數學與我們現代社會息息相關,舉凡需要經過精密計算的太空航行高精密科技、高樓大廈的設施建設、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一般家用科技、Google搜尋引擎的生活應用產品等,數學常常扮演多領域跨界合作裡不可或缺的角色。

  4. 以數學為工具的分析方法具有邏輯上的正確性與嚴密性舉凡需要透過數量化作刻畫分析或預測的領域都與應用數學密切相關因此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工程資訊管理等領域的學系以及部分社會科學領域例如經濟學系都將微積分線性代數等基礎數學課程列為必修課而以上述為基礎的進階數學數相關課程例如工程數學管理數學等則是從數學系的幾門進階課程中精簡出所需的數學工具集結而成。 一般而言,學習數學的效率隨著年紀增加而遞減,年輕的心智學習數學的效率最高,所以大學階段以應用數學為基礎的跨域學習是最好的。 數學對產業影響---現況與趨勢.

  5. 其他人也問了

  6. Outline. 什麼是數學? 數學系學生學什麼?各個科目簡介. 學數學的好處? 什麼是數學? 中、小學的數學課程應該正名為「算術」。 數學是「在合理的假設下,以算術的方式依照邏輯去推論而得的學問」,在此依照邏輯去推論是重點。 物理是在數學的前提下,所推論而得的結果還必須符合現實世界的現象. 的一門學問。 在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是一個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我自己學了這麼多年,對數學的理解則是: 數學是「追本溯源」的學問,設法用算術的法則去了解自然或非自然的奧秘。 數學系學生學什麼? 高中學些什麼? 平面幾何:西元紀年前就有的數學.

  7. 本系自108學年度起大學部分為數學科學組和資料科學組招生數學科學組延續本系創系之精神提供學生嚴謹的數學訓練培養推理分析和思考能力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使學生深入並活用數學知識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科學組的課程以理論與應用兼顧為原則,為傳統的理論數學提供相當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分析、代數、幾何、微分方程、機率統計及離散數學,分別介紹如下: 分析: 「分析」在數學領域中,一直是研究人口最多的一支,在中央大學數學系亦不例外。 本系教師在分析方面的研究領域主要含蓋:泛函分析、算子理論、調和分析與古典分析。 課程方面,除了微積分與高等微積分外,本系尚提供:實變函數論、複變函數論、富氏分析、泛函分析、拓樸學及各種專題研習課程。 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