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平均一名女性生育的孩子數量

      • 生育率,即平均一名女性生育的孩子數量,正在下降。 如果這個數字下降到2.1以下,人口的總規模就會開始下降。 1950年時,每個女性一生的平均生育率是4.7個小孩。 而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至2017年已經將近減半至2.4。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根據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的調查數據顯示,臺灣在2024年的生育率已經降至全球最低,每位女性平均僅生育0.9個孩子。. 這一驚人的數字反映了臺灣面臨的嚴峻人口挑戰。. 以下,儂編將深入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成因,以及人口高齡化對臺灣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 ...

    • 正確理解生育率指標與低生育率成因. 回顧台灣 時期總生育率(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的軌跡,可說是一路以飛速下降的方式滑落:PTFR在1951年曾高達7人,此後在1980年代中葉跌破人口替代水準之2.1人,在1990年代持平在1.6-1.7人之譜約十年。 隨後,進入廿一世紀後又開始急速下滑至2010年堪稱世界紀錄之0.9人。
    • 深入理解青年人口的生命處境與需求. 直到1990年,台灣男女年屆50歲的終身未婚比例一直都維持在2-3%左右,屬於全民皆婚的社會。 此後,終身未婚比例持續上升,在2019年時年屆50且未婚之男女已接近20%。 與此同時並存的是長達四五十年低於4%的非婚生育率,故在台灣社會結婚與生子是緊緊相扣的。 在已婚夫妻都平均育有兩名子女的狀況下,了解中年期依舊未婚人口的生命狀態,對相關的鼓勵婚育政策至關重要。
    • 完善人口政策需有多方配套. 至於合宜的人口政策該如何規劃,這牽涉層面甚廣,且須有多重部會的協力合作,讓青年人口的工作、休閒與家庭都能有彈性規劃空間,也才能讓他們願意組成家庭、迎接更多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首先,政府部門與一般社會大眾對晚婚晚育(或未婚未育)的理解過度扁平直線化,也成為無法有效落實可鼓勵婚育行為的不利政策(結構性)環境。
    • 長期人口萎縮勢不可免. 雖然持續推動支持青年成家育兒仍應是政府施政目標,但在出生數大幅下降逾40年,也就是從1979年的42萬多降至2020年的16.5萬新生兒,眼下即便所有育齡女性立刻投入生產報國行列,人人生育兩名子女,或許可以因此減緩人口老化速度,但很難扭轉長期人口萎縮的現實,主要乃因育齡女性人口的大幅減少,且自1986年起還有新生兒性別篩選機制讓女性人口更加短缺,而日益常見的未婚族群則是雪上加霜。
  3. 2022年6月13日 ·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 以2020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1971-2005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 ...

    • 已開發國家的少子化現象愈來愈嚴重
    • 香港與澳門(Hong Kong & Macao)──生育率1.22
    • 義大利(Italy)──生育率1.22
    • 新加坡(Singapore)──生育率1.16
    • 南韓(South Korea)──生育率1.10
    • 台灣──生育率1.08

    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生活環境的改變、經濟壓力的重擔,愈來愈多已開發國家面臨生育率極低、嚴重少子化的挑戰,長久下來,將徹底改變國家人口組成年齡,當青壯年人口愈少、中老年人口比例愈高,整個社會都會面臨高齡照護上的崩解危機。 以台灣為例,台灣目前正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在房價不斷飆漲、薪水永遠凍結、物價持續上升的年代,年輕人都對結婚、買房這件事避之唯恐不及,更何況生小孩的壓力,會讓多少人在生活上根本喘不過氣。 事實上是,在台灣想要達成結婚生子的夢想,對現代人來說卻是愈來愈不易,不僅房價和30年前相比簡直漲到天際,但人們的薪資所得卻沒有當年來得要優渥,加上工作壓力的重擔、經濟來源的桎梏,妄想結婚、生子、買房的藍圖,常常都在難以想像的惶恐背後,逼著人們不得不打退堂鼓。 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央情報...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2020年時,香港的出生和死亡人口出現了所謂的「死亡交叉」,這是香港歷史上首次出生人口少於死亡人口的狀況,最低的生育率甚至來到0.8。 公開數據顯示,香港和澳門近10年來的出生率都不斷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婦女不再願意生和年輕人口外移所導致。 由於養育一名小孩的成本不斷增加,加上各種教育費用的開支,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愈來愈難負擔;更遑論香港的超級高房價,想要在香港買房,一般上班族根本完全不敢奢望──因為香港的房價收入比值高達45.71,是全球第3難買房的地方。

    和香港、澳門出生率相同的義大利,是整個歐洲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也是倒數前5名出生率國家中,唯一的歐洲國家。義大利所碰到的問題,是人們的結婚意願低,在愈少人結婚、成家的狀況下,就不用妄想出生率會多高了。 根據歐盟統計,義大利的結婚率是歐盟的後段班,不僅結婚率低、總生育率低,就連非婚生育率的數字也遠遠被其它國家超越,特別是在每4位義大利人就有1位是銀髮高齡長者的人口結構下,義大利的老化狀況也令人堪憂。 和社會福利較好的北歐、西歐相比,南歐的經濟狀況確實在各種條件下都讓人安心的撫養孩子,像是西班牙(Spain)和葡萄牙(Portugal),出生率數字也很低落。

    身為亞洲經濟發展非常蓬勃的國家,新加坡卻也面臨了嚴峻的出生率低落問題,但他們普遍不是收入不高的原因所導致,而是在工作機會多、發展前途光明的條件下,許多女性將生活重心都留在事業上,在工作壓力大的情況裡,自然漸漸晚婚,而不是把目標留在養育孩子身上。 為了搶救低生育率的問題,新加坡政府也祭出了「凍卵」政策,決議2023年起允許21至35歲的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因為過去有關當局都持保守態度,導致相關技術窒礙不前,如今轉為開放,就是期待能讓更多結婚夫妻有育兒的可能。

    南韓當今社會發展的狀況,其實可以完全從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等大獎的《寄生上流》裡略知一二──在貧富差距極大、工作壓力爆表的環境裡,有些人可能無論一輩子多麼努力,都只能居住在半地下室的殘酷空間中,永遠沒有翻身機會。 韓國的出生率,已經是連續多年「生不如死」的狀況,而且現況看起來依然會更加嚴峻發展。像是2021年,全韓國只有約26萬人出生,是1971年有統計數字以來最低的紀錄,多年下來人口持續都是負成長,而且沒有趨緩的態勢。 韓國的問題也反映在結婚率上,由於物價極高和工作壓力甚鉅,愈來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2021年的結婚登記對數甚至首次低於20萬件,人口老化、結婚人數變少、育兒年齡提高、經濟壓力大等因素,都是出生率難以提高的主因。

    台灣的生育率狀況目前是全球最慘,寫下了全球生育率最低的紀錄。箇中原因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薪水凍漲、房價高漲、經濟壓力極大、育兒成本過高、生活負擔龐大等因素,這些影響更牽涉到成家的種種考驗。 根據2021年的數據,台灣的新生兒僅有15萬3820人,是史上首次低於16萬,而同年台灣的死亡人數為18萬3732人,人口持續負成長。 在整體生養環境都不佳的狀況下,許多已婚夫妻不是不願生小孩,就是最多也僅願意生一胎;而晚婚、高齡產婦等因素,都讓不孕症的比率逐年提高,特別是在台灣女性平均第一胎生育年齡已經達到31歲的狀況下,生育的條件確實愈來愈不友善。 雖然政府不斷提供各種生育、教育補助,包含「0-6歲,國家一起養」方案,但整體幫助確實顯得雞肋,且生兒育女是一輩子的事,在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狀況下,與其讓自己...

    •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 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拆解 PTFR、CTFR。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 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同時參照 PTFR 和 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 」
    •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1980 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當時,40 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 5%。
  4. 2020年7月16日 · 生育率,即平均一名女性生育的孩子數量正在下降。 如果這個數字下降到2.1以下,人口的總規模就會開始下降。 1950年時,每個女性一生的平均生育率是4.7個小孩。 而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至2017年已經將近減半至2.4。 研究人員 在學術期刊《柳葉刀》(Lancet)發表的報告 預測,這個數字至2100年會跌至低於1.7。...

  5. 生育規模為左右人口數量及結構的重要因素,我國婦女總生育率於1984年開始低於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人口替代水準2.1人,隨著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社會風氣盛行,2003年起落入超低生育率水準1.3人,近年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更是低於1.0人以下;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