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0日 · 自2023年10月起,這些地方的親伊朗民兵已經針對美國陣地發動了170多次襲擊,從加沙戰爭的視角來看,這些襲擊都算戰爭邊緣政策的一環,目的就是干擾以軍行動,迫使美國施壓以色列停火;但如果從伊朗經緯中東的視角來看,這些動作也能算是某種程度的

  2. 2024年5月20日 · 美國想通過制裁報復伊朗人民,因為伊朗人民過去四十四年讓美國嚐到了失敗的苦果。在被迫強加給伊朗的戰爭中,伊朗人民不怕犧牲保家衛國。面對美國的過分要求和霸權行徑,伊朗人民堅決抵抗了四十四年。

  3. 2023年10月17日 · 伊朗與哈馬斯的特殊互動. 從歷史視角來看,伊朗與哈馬斯的特殊關係,可以追溯至1991年,也就是1987年哈馬斯正式成立以來第四年,彼時伊朗召開「支持巴勒斯坦起義國際會議」,哈馬斯領導高層也赴伊朗參會。 這是哈馬斯幹部首度訪問伊朗,也是其首度與非阿拉伯國家建立聯繫。 期間,伊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簡稱巴解)的關係日趨冷淡,因為此時的巴解已不再堅持推翻以色列,而是轉為接受「兩國方案」,並與以色列展開了一系列談判,1993年的《奧斯陸協議》便是案例。 與此同時,以色列也祭出了「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對有意談判的巴解釋出善意,但對堅持推翻以色列的哈馬斯等組織不假辭色,並於1992年將415名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領導人驅逐至黎巴嫩南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4月6日 · 美國軍事分析人士評估稱,伊朗更有可能親自發起報復行動,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讓其支持的武裝組織發動襲擊。 一名以色列國防官員表示,以色列分析人士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即伊朗會親自下場,而不是通過真主黨採取行動。 《紐約時報》認為,打擊以色列的最終決定權掌握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手中,2020年也是由他下令對駐伊拉克美軍展開報復。 以軍暫停作戰部隊休假,美國處於「高度戒備」 當地時間4月1日,伊朗駐敘利亞大馬士革外交館舍遭到空襲,使館附屬的領事館大樓被「夷為平地」,造成包括七名伊朗軍事人員在內的十多人死亡。 敘伊指認以色列發動襲擊,以軍對此不予置評,但據《紐約時報》報道,有4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官員承認以方實施此次襲擊。 五角大樓2日也稱,美方初步評估顯示是以色列實施了空襲。

  6. 2024年5月20日 · 事故發生前,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就已經瀕臨衝突的邊緣。萊希等人遇難的消息以及飛機事故的原因,將會嚴重影響伊朗後續的國內政治局勢以及中東局勢發展,也可能會影響未來伊朗與美國是否能夠摸索出走出正在發生的多場危機。

  7. 2024年2月5日 · 伊朗稱其為戰略錯誤,助長區內緊張、不穩和不安全的升級;敘利亞批評美國殺傷軍民,削弱敘方打擊伊斯蘭國(ISIS)恐怖組織的能力;伊拉克則指責美國侵犯主權和殺傷平民,並否認美國有在襲擊之前預先知會伊拉克的說法。 2月2日美軍發動報復當天,三名喪命美軍遺體送回美國,拜登親身到場迎接。 (Reuters) 但從這些不出意料的回應來看,美國這一輪攻擊導致伊朗及區內親伊朗武裝激烈反擊的概率頗低。 事實上,被美國指責是約旦美軍基地死亡襲擊元凶的伊拉克「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在美國報復之前已聲明會停止對美軍進行攻擊(去年10月7日至今美軍在敘利亞、伊拉克及約旦遭受超過160次攻擊)。 路透社日前亦引述消息指此決定背後有伊朗的施壓,間接表明了伊朗也對不殺美軍這一道紅線表示尊重。

  8. 2019年7月4日 · 伊朗情報部長阿拉維(Mahmoud Alavi)周四(4日)列出兩個與美國對話的條件,包括美國必須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又指對話要先經過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准許。. 伊朗官方媒體當天引述阿拉維的說話,他指,美國之前叫停攻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