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秘密屏蔽 (英語: shadow banning ) [1] ,或稱 影子禁令 [2] 、 流 (即 限制流量 ) [3] 、 幽靈封號 (Ghost ban),是一種對 網絡社區 上用戶的 審查 方法。. 比如發在 博客 或 社交媒體 的評論對發送者之外的其他用戶可見,但是用戶會看出自己已屏蔽 ...

    • 名稱
    • 歷史
    • 功能
    • 影響與獲獎
    • 批評及爭議
    • 在各地被審查與限制的情況
    • 流行文化
    • 參見
    • 外部連結

    Instagram最常見的簡稱為IG,早年沒有官方簡稱,英語國家一般簡稱為insta,中國大陸網友則多俗稱其ins[註 1],或者稱作「照片牆」。2018年Instagram官方推出IGTV後,「IG」作為Instagram之簡稱逐漸成為主流,香港、澳門及台灣年輕人和部分大陸網民則以簡稱「IG」,而台灣人亦暱稱其為哀居[註 2]。 Instagram目前尚無官方的中文譯名,在華語圈有即時電報的譯名,因為Instagram的名稱取自「即時」(instant)與「電報」(telegram)兩個單字的結合。創始人聲稱靈感來自於即時成像相機,且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照片分享「就像用電線傳遞電報消息」,因而將兩個單字結合成軟件名稱 。中國大陸官方新聞等則普遍翻譯為「照片牆」,是更普遍的稱呼,因是依其應用外觀...

    Instagram由凱文·斯特羅姆與邁克·克里格創建,並於2010年10月首次推出。該服務迅速得到普及,截止2014年12月已擁有超過3億註冊用戶(每月活躍用戶數約9,000萬)。 2020年因COVID-19疫情之故,人們使用社群網路需求增加,比市調公司預估早了四年的時間,Instagram在全世界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10億。 對應不同移動設備平台可以分別透過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下載。軟件一開始只可用於iPhone,iPad和iPod Touch等設備。2012年4月,軟件加入了對Android 2.2 Froyo系統手機的支援。2013年1月,Instagram表示沒有計劃將應用推廣至黑莓手機OS 7.0,但有可能推出適用於黑莓Z10和Q10的版本。Insta...

    使用者可以在Instagram上分享照片及視頻,亦可追蹤其他使用者的分享。使用者可將自身帳號與其他社群媒體帳號連結以同步分享內容至其他社群媒體。Instagram可同步分享的社群媒體包括Facebook、Twitter、Tumblr、Flickr、新浪微博(僅iOS中文使用者)。Instagram禁止照片露點,但女性自發性哺乳或是乳房切除術後傷疤的畫面除外。

    2011年1月,Instagram獲得2010年度「TechCrunch Cunchies獎」「最佳手機應用」亞軍。 2011年5月,Instagram執行長凱文·斯特羅姆獲得《Fast Company》雜誌評選的「2011年商界最具創新人物」第66名。 2011年6月,《Inc.》雜誌將兩位聯合創始人聯合創始人斯特羅姆與克里格評入「30位30歲以下的青年才俊」名單中。 2011年9月,Instagram獲得《舊金山周刊》評選的「最佳本地應用」。2011年9月,《7x7(英語:7x7 (magazine))》雜誌的「2011年最熱門20人」專題以斯特羅姆與克里格作為封面。 2011年12月,蘋果公司App Store將Instagram評選為「2011年度最具權威性的拍照應用程式」。 201...

    使用條款爭議

    2012年12月17日,Instagram更改其用戶使用條款,條款中的一條稱:「用戶須同意商家可以付費從Instagram獲取你的用戶名、個人喜好、照片(含相關數據)及/或你的活動而無需給付任何補償,這些內容與付費推廣內容相關。」而且並沒有選項供用戶在不刪除賬戶的情況下不同意更改後的使用條款。 此舉受到了包括私隱倡導者以及消費者的嚴厲批評。《國家地理》雜誌官方賬號聲明暫停更新以抵制該新條款。「匿名者」組織也在Twitter號召Instagram用戶刪除賬號。一天後,Instagram道歉,並刪除使用條款中有爭議的內容。Instagram的聯合創始人Kevin Systrom回應了爭議,稱:

    使用平台

    Instagram因以智慧型手機平台起家,對於桌上型電腦支援度較低,以致絕大部分作業都必須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客戶端處理。電腦網頁版僅能發帖、瀏覽相片或視訊、讚好(給予「心心」)和留言。

    自我審查

    Instagram曾多次被指審查用戶發表的內容。2013年10月,Instagram曾刪除加拿大攝影師佩特拉·柯林斯(Petra Collins)的賬戶,原因是她上傳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比基尼泳衣下露出的陰毛。2015年1月,Instagram以同樣的理由刪除一家澳大利亞攝影工作室的賬戶。Instagram在用戶協議中寫明禁止裸體和色情內容,但其標準難以判斷。此前,加拿大男歌手賈斯汀·比伯發表的類似露出陰毛的照片則未被刪除。引起爭議的照片主角指出,Instagram對男性露出陰毛照片的審查力度遠小於女性的露陰毛照。部分網民在Instagram上亦發起「#解放陰毛」(#FreeTheBush)的話題。Instagram發言人隨後坦承對於「裸露」的判定並不能確保準確,之後恢復該攝影室的賬戶。Instagram對男女裸露照片的審查力度不一也引發部分網民不滿。「解放乳頭」(#FreeTheNipple)運動就曾指責Instagram對女性露乳照的審查。該運動認為Instagram只刪除女性露出乳頭的照片,而保留男性的類似照片是雙重標準。對此Instagram解釋稱這一標準是因蘋果公司的審查標...

    美國的審查與限制

    2020年1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Instagram發言人表示,根據美國對伊制裁法律,Instagram刪除了大量悼念伊朗軍事領導人卡西姆·蘇萊曼尼的相關帖子,將「#soleimani」標籤封面由蘇萊曼尼肖像換成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國防部長埃斯珀,並審查任何反對美國針對蘇萊曼尼的刺殺行動的帖子。伊朗記者協會致信Instagram,指出大量伊朗國家媒體的賬戶被刪除,15名記者最近也遭審查,批評這些審查行為違反了言論自由的原則。

    中國大陸的審查與封鎖

    2013年5月10日起,許多中國大陸用戶在社交網站中抱怨,連接中國移動的網路通道後Instagram應用「無法刷新動態」,官方網站無法訪問,但用戶使用中國其它的運營商網絡(比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或通過翻牆則可以正常使用,疑似Instagram被中國移動單方面封鎖(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封鎖網站列表)。 2014年7月7日,有媒體報道稱Instagram從中國大陸絕大多數第三方Android應用程序商店中下架,下架原因尚不明確,但用戶仍然可以在論壇或其他軟件下載網站上較為容易地下載到Instagram;而iOS的App Store中仍可以正常下載。 2014年9月28日起,Instagram在中國遭到全面封鎖,原因疑是香港雨傘革命的圖片在Instagram上流傳。使用https連接會無法正常使用。 截至2023年4月,除海南省外,使用中國大陸網絡登陸Instagram移動應用程序無法顯示圖片,網站則完全不可訪問,唯使用VPN情況下才能使用。 儘管Instagram受到防火長城的封鎖,但張靚穎、GAI、華晨宇、袁婭維等人開通了Instagram賬戶。

    伊朗的審查與封鎖

    2013年12月30日,Instagram在伊朗遭到屏蔽,但屏蔽僅持續了12小時即解封。伊朗官員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其國營電信公司也稱並未屏蔽此應用。 2014年5月23日,伊朗以「隱私問題」為由,宣布封鎖Instagram。

    香港的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由於該處部份路面凹凸不平,下雨後形成水窪,猶如鏡面般倒影維港,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到場拍攝,有「香港天空之鏡」和「Instagram Pier」之稱,亦被團體獲選為優秀公共空間之一。 此外,模特兒在Instagram上擁有大量粉絲而獲得成功。Instapoetry也成為透過Instagram上分享詩人的詩句圖片而形成的一種詩歌風格。

  2. 2014年7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Instagram从中国大陆绝大多数第三方 Android 应用程序商店中下架,下架原因尚不明确,但用户仍然可以在论坛或其他软件下载网站上较为容易地下载到Instagram;而 iOS 的 App Store 中仍可以正常下载 [80] 。. 2014年9月28日起,Instagram在中国遭到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8月10日 · 2022年7月29日,據彭博社看到的TikTok內部通訊顯示,早在2020年4月一家負責公共關係的中國政府試圖在TikTok上開設一些「公開視為政府帳戶」的帳戶用於針對西方受眾進行宣傳「中國最佳的一面」,據報導,該公司高層考量後拒絕了中國政府這一次

  5. 臺灣:2003年4月15日 [3] 中國大陸:2003年8月27日 [1] (後遭查禁). 《 秘密潛入2:隱秘行動 》( IGI2: Covert Strike )是一款由 Innerloop Studios 開發, Codemasters 發行的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於2003年發售。. 執行了 Bravo Two Zero (英語:Bravo Two Zero) 行動而聞名的前 特種 ...

  6. 隱蔽類遊戲(英語: Stealth game ),或者稱潛行類遊戲,指以隱藏和躲藏為主題的電子遊戲類型,這類遊戲鼓勵玩家以隱藏、潛行、偽裝等方式來欺瞞、躲避對手,在不被對手發現的情況下完成指定目標,雖然有些遊戲也允許玩家與對手正面對決,但如果以

  7. 一般來說,按照 假定善意 規則,每個註冊用戶會假定由不同的人操作,或者是由使用同一台電腦的不同人士操作,這些情況是完全允許的。 由於傀儡帳戶系統及時自動刪除,沒人會立馬知道哪個或哪幾個帳戶正在進行傀儡操作,或是知道哪個人在操作多個帳號。 這些帳戶只有經過人工調查確認屬於傀儡後才會刪除。 傀儡帳戶一般可以通過 環境證據 及 用戶查核 辨別,後者只會在環境證據不足以驗證相關帳戶屬於傀儡的情況下進行。 辨別傀儡帳戶的操作稱為 傀儡調查 。 多數情況下,傀儡調查會在一個或多個帳號 觸發 (英語:Wikipedia:Trigger warnings) 明顯的 破壞行為 時進行,善意編輯很少會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