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1917年內湖郭氏郭崇飽第六代郭華溪在祖宅對面山腰上之現址購地興建此宅亦說是1924年 [註 1] 才成為郭華溪之自宅 [3] 。 此宅占地面積1178平方公尺 [2] [3] ,建築面積426.2平方公尺 [3] 。 前有水池花園加背後樹林掩映以呈現「前水後山」格局 [2] 。 二層洋樓為大正年間盛行的紅磚石砌成,立面以西式山牆為基礎,裝飾西式、漢式、台式花草,有洗石子、泥塑及彩色瓷磚裝飾 [2] 。 浮雕山牆呈中式馬背形屋脊狀,周身遍刻花瓶,藻梲雄獅造像圖案,並有仿日本家徽標誌,柱頭多為圓錐形,葫蘆形線條,以石材及紅磚交相配搭,加上綠釉花磚、葫蘆欄杆、火形屋脊,羅馬式花瓶托架,及方形木窗、圓形鐵窗、拱門及方門 [1] 。

  3. 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列入市定古蹟民國101年1月5日成立郭子儀紀念堂」,並於2月2日由市長郝龍斌議長吳碧珠前區長張金鎮及地方仕紳共同剪綵開幕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內湖郭氏古宅座落於小丘山腰上坐北朝南三面樹林環繞形勢極為幽勝

  4. 1917年內湖郭氏郭崇飽第六代郭華溪在祖宅對面山腰上之現址購地興建此宅亦說是1924年 [註 1] 才成為郭華溪之自宅 [3] 。 此宅占地面積1178平方公尺 [2] [3] ,建築面積426.2平方公尺 [3] 。 前有水池花園加背後樹林掩映以呈現「前水後山」格局 [2] 。 二層洋樓為大正年間盛行的紅磚石砌成,立面以西式山牆為基礎,裝飾西式、漢式、台式花草,有洗石子、泥塑及彩色瓷磚裝飾 [2] 。 浮雕山牆呈中式馬背形屋脊狀,周身遍刻花瓶,藻梲雄獅造像圖案,並有仿日本家徽標誌,柱頭多為圓錐形,葫蘆形線條,以石材及紅磚交相配搭,加上綠釉花磚、葫蘆欄杆、火形屋脊,羅馬式花瓶托架,及方形木窗、圓形鐵窗、拱門及方門 [1] 。

  5.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臺北市政府將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庄役場會議室創建於昭和五民國19西元1930經歷了日據民國時期依用途計有四個名稱:「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內湖鄉中山堂」、「內湖區公所禮堂內湖區民活動中心」。 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起行政區域改隸院轄臺北市,「內湖鄉中山堂名稱變更成內湖區公所禮堂」。

  6. 2020年3月30日 · 精緻宏偉的磚造古宅座落在山坡上,可遠眺公館山及南港山脈,隱藏在一叢碧綠的 郭子儀紀念堂 散發著神秘氣息喜歡看古蹟的朋友必訪這 內湖的隱藏版景點 。 內湖景點〃郭子儀紀念堂. 早在之前,在 文德捷運站 旁湊巧看見一條狹窄而隱密的登山步道,紅磚的圓形拱門便是郭氏古宅的入口處。 滿驚訝在人來人往的區域有這樣一百年古蹟,人稱「 內湖紅樓 」。 地點就在內湖高中斜對面,捷運 文德站1號出口 ,想爬山、輕鬆揮灑汗水不必到郊區或是碧山巖, 郭子儀紀念堂 這條坡道不長,大約走個10分鐘左右就能與古宅相會。 郭子儀紀念堂建造於1917年,至今一百多年歷史了,眼看修復前的破損不堪的斑駁樣貌以及一片雜草叢生,今昔的面貌實在相差甚遠。 此建築當時是為奉祀汾陽王郭子儀,同時現在也是世界郭氏宗親總會的所在地。

  7.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臺北市政府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建築物平面以字型呈現一正後側兩廂佈局;「三間式正身前後端各設通行廊道。 二樓前端規劃突出的弧狀陽台,增加建築物主體縱線變化的特色。 磚樓立面採西洋「巴洛克式」的山牆,作左右對稱佈置。 西式花草圖紋和中式傳統吉祥圖案,相互搭配成一體,自有巧思之妙。 郭華溪是郭崇飽家族的渡臺第六世裔孫,祖父郭文鴻 (科舉貢生,明治33年授佩日政府紳章,年廿五,設私塾「文昌堂」講書授徒),父親郭章安。 幼年,受祖父設私墊授業薰陶,習四書五經漢學教育;擅長雕刻、書法。 曾擔任地方「保正」 (今里長職)、「庄協議會員」 (今地方民意代表)和「內湖公學校保護者會長」 (今內湖國小學生家長會長),熱心地方公益。 公車交通指南:

  8. 內湖郭氏古宅俗稱內湖紅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內湖區文德站旁的洋宅列市定古蹟今作郭子儀紀念堂與郭氏宗親會聚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