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6日 · 收到水費單,見到水費比平時多,但自問又沒有用多了水,到底能否上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水務署一度暫停上門抄錶服務,改為以估算住戶用水量作收費。 惟不少市民發現新一期水費飆升,甚至有報道指有住戶的水費更暴升20多倍! 如果市民懷疑被多收水費,可以透過下列3個方法與水務署聯絡,重新計算用水量。 【延伸閱讀】 【外賣優惠】一文睇清大家樂、太興、麥當勞、譚仔、稻香等食肆外賣優惠【附優惠詳情】【更新至7月16日】 一般來說,水務署只接受註冊用戶的水費投訴。 如果投訴人不是註冊用戶,宜於投訴前先得到有關註冊用戶的同意。 不過,你亦可申請成為註冊用戶,再以註冊用戶的身份投訴。 投訴方法: 1. 致電水務署諮詢熱綫2824 5000. 2. 親自到水務署任何一間客戶諮詢中心( 地址 )

  2. 2024年5月15日 ·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3. 2023年6月7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6/07 14:01. 最後更新: 2023/07/27 10:03. 分享: 歐出現紀錄性的嚴重乾旱、澳洲出現水災、印度在4月錄得紀錄性高溫,以及全球各地發生森林大火,還有淹沒巴基斯坦三分之一土地的雨季洪水,摧毀當地農業,並使800萬人流離失所。 非洲之角連續第三年出現拉尼娜現象,令索馬里部分地區本世紀以來第二次在饑荒邊緣掙扎。 這些都是世界氣候反常的先兆,也是全球暖化造成的後果,即使全球經濟將會受到深遠影響,但卻未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全球暖化對經濟的衝擊. 這些影響可能在無法預見之處造成衝擊。 河流水位下降妨礙水路運輸,也推高了航運成本。 淡水短缺可能會影響佔全球70%用水量的農業生產,為高企的食物價格添壓。

  4. 2024年4月26日 · 分享:. 政府年金加碼!. 終身長糧金額加25% 免手續費提取100萬 三大新優惠一文看清. 專為60歲或以上本港居民而設的「香港年金計劃」有好消息,年金公司宣布推出3大優化措施及推廣優惠,包括把終身領取的金額加碼25%之多!. 有什麼條件?. 以下一文 ...

  5. 2019年11月26日 · 其實計算清楚淨資產簡單不過。 當你計清計楚了,就很容易跟進最新變動,看着自己的淨資產日積月累增加,這是很棒的事。 如何計算淨資產. 淨資產就是資產減去負債。 這數字顯示你積累了多少財富,又或當減去債務後,你實際擁有多少。 計算你的淨資產,請先將所有資產的價值相加,包括: • 銀行賬戶和投資賬戶. • 房地產. • 車輛. • 個人資產. • 其他有價值的物品. 接着,將所有債務相加,這數字代表所有未償還的債務。 請確保必須包括: • 抵押貸款. • 汽車貸款. • 助學貸款. • 信用卡債務. • 親朋戚友借款. • 個人貸款. • 發薪日貸款. 假如你須要向任何債權人還錢,便應將款項列入以上清單。 最後,以資產總值減去負債價值,便得出你的淨資產。

  6. 2024年4月8日 · 電力公用事業是用水量最高的企業用戶之一旱災導致水力發電廠的發電量持續低於最佳水平水庫儲水量亦長期遠低於歷史水平。 營運能力下降、短暫關閉,連同維持供應的替代方法都對盈利造成負面影響。 我們發現歐洲的一些大型公用事業公司均面臨水資源壓力風險意味其未來營運及盈利將面臨衝擊。 再保險及保險業舉步為艱. 颶風、水災和山火導致保險公司需要向客戶提供巨額賠償,它們一般會向再保險公司投保自然災害險。 不幸的是,極端天氣事件激增促使再保險公司提高保費,甚至退出若干承保範圍,部分保險公司亦隨之仿效,令再保險成本急劇上升。 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損失增加將導致全球再保險市場發生巨變,平均受保損失在過去五年已上升一倍。

  7. 2021年2月18日 · 水桶1目的是增值雖然有風險但只要是年輕人選擇正確的資產加上時間長就能將風險減輕增值了之後就將資金調去水桶2平穩發展這是一種穩中求勝的投資策略而水桶1及水桶2都是強調增值不斷地錢搵錢令資產滾大盡可能都不提走資金。 至於到水桶2增值後,增值後的資金就會調配到水桶3中,水桶3不求增值,而是以保本及收息為主。 而憑這3層結構,上層會不斷為下層提供資金,將其壯大,這就會令水桶3產生更多利息,而這些利息與水桶1、2賺到的不同,這些利息不同再投資,而是供給我們消費,供我們花掉的。 由於建議年輕人先苦後甜,先將資產增值,到最後才享受,因此不用急於供給水桶3,而是等水桶1、2有足夠大後,才慢慢供給水桶3。 因此,整個「水桶模式投資法」是一個逾十年,甚至是數十年的長期投資策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