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2月19日 · 2023年冬至是12月22日),親子天下整理了冬至拜拜如何準備的懶人包包括冬至拜拜的由來拜拜的流程拜拜供品的挑選以及拜拜需要注意的禁忌一起來深入了解跟著及早做準備吧

  3. 2016年12月19日 · 冬至要拜: 神明、土地公、祖先. 如何拜神明? 準備供品: 茶三杯、三牲、水果三種或五種(一般不用芭樂和釋迦)、冬至圓三碗、發粿。 註:芭樂這類水果籽因為可吃又不太消化,容易隨著便便一起排泄,一般被認為「不潔」,不能用做為祭拜敬果。 而有習俗說釋迦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大不敬,不可用。 準備金紙: 大壽金、壽金、刈金、土地公金(合稱:四色金,有的地方把其中的土地公金稱為福金) 拜拜時間: 通常拜神明都是一大早就開始拜,現在人起的比較晚,所以拜的時間也有往後延的趨勢,不過都還是早上就要拜好了。 拜拜順序: 拜拜時要先把供品擺到神明供桌上,點上蠟燭,然後點三柱香,擲筊請神明降臨享用供品,同時向神明祈求平安。

  4. 2023年12月18日 ·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是目前留有最多習俗的節氣例如冬至拜拜祭祀祖先吃湯圓水餃等等而今年2023的冬至落在12月22日本篇將介紹冬至拜拜簡單作法以及冬至拜拜菜單禁忌等趕快就準備起來吧! 冬至拜拜時間、流程、供品一次看! 冬至拜拜、祭祀的傳統已流傳許久,大多數人都會祭祀神明(三界公)、祖先為主,還有些家庭會祭拜地基主,一般流程為擺上供品後點香祭祀,跟神明說今天冬至、祈求平安和保佑,等香燒過三分之二後,拿紙錢拜三拜,就可以開始燒紙錢作為結尾。 冬至也有禁忌! 4點避開最平安. 1.拜拜不用芭樂、釋迦. 有一種說法是,芭樂籽不易消化,通常會經過糞便後再次生長成芭樂樹,因此拿芭樂拜拜相當不敬;釋迦則是因為與釋迦牟尼佛同諧音,也不建議拿來拜拜。

    • 吃湯圓圓滿如意:冬至當天要轉運,首要就是吃湯圓。紅湯圓代表金,可招桃花、招人緣,白湯圓代表銀,可招財、旺事業。紅湯圓、白湯圓至少各一顆,湯圓象徵團圓、圓滿,也讓你新的一年更加圓滿如意。
    • 吃餛飩增智慧:飩餛代表天地交運,陰陽交替混沌不明之際,各種壞運氣都可以順利換運,迎接各種嶄新能量。而對於一些不愛讀書、學業不佳的學子們,可以在冬至當天吃一碗餛飩,代表「混沌初開」,增長一下智慧。
    • 吃水餃旺財:水餃形如元寶,吃水餃寓意財源廣進。
    • 吃豬腳麵線延壽、除晦氣:今年沖 犯太歲生肖為屬鼠和馬,可以在這天吃一碗豬腳麵線轉運,為人子女記得要買豬腳麵線給父母親吃,盡孝道之外,也是為父母延壽、除晦氣。
    • 冬至的由來
    • 冬至拜拜的供品準備
    • 冬至拜拜的禁忌
    • 延伸閱讀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有著迎接吉祥之日的象徵,因為冬至過後白天的時間就會比夜晚來的長,對東方人來說陽大於陰象徵吉祥,這天也很適合視為一個迎接陽氣的日子,因此「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重要一天! 現在,冬至被現代人拿來當作一個闔家團圓吃湯圓的節日,湯圓象徵團圓與圓滿,吃湯圓不但是過節的儀式,最主要還是能享受一家團圓的溫馨氣氛!

    供品

    冬至拜拜一樣是需要祭祀神明、祖先、地基主,那在供品準備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祭拜神明的話,跟其他節慶一樣,可以準備牲禮、水果、茶水及湯圓三碗,祭拜祖先與地基主的部份則可以準備湯圓、菜飯。

    紙錢

    紙錢的部份可以準備壽金、刈金、地公金。大家要注意,在拜祖先時要使用刈金或銀紙。 (圖片來源:pexels)

    大家要注意,祭祀時除了要保持虔誠與尊重的心態,相信大家都知道平常拜拜時選擇鮮果時不可使用「芭樂」、「釋迦」這兩種水果,因為釋迦有寓意釋迦摩尼佛之意,至於芭樂是因為芭樂的籽會隨著排泄排出,這對祖先神明來說是大不敬! (圖片來源:pexels) 以上關於拜拜細節大家都知道了嗎?跟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該注意的禁忌、禮節都要留意!至於冬至全家團圓吃湯圓是象徵著一家的闔家幸福,祝福各位都能在冬至與家人一同過上溫暖歡樂的節日!

    「過年拜拜懶人包」:拜拜禁忌、拜拜流程、時程一次告訴你! 超詳細「端午節拜拜」時間表:日期、習俗、禁忌一次告訴你,照著拜準沒錯! 中秋節拜拜流程大公開!拜拜方向、供品準備、流程和禁忌全都告訴你!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泱泱 #2023冬至 #二十四節氣 #冬至 #冬至拜拜 #冬至湯圓 #冬至由來 #台灣節日 #拜拜 #拜拜禁忌 #湯圓 #祭祀 #節日 #習俗

  5. 2023年12月22日 · (示意圖/Getty Images) 以下民間習俗,僅供讀者參考. 冬至日期為何每年不一樣? 冬至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夏至相反,是一年之中白晝最短的日子。 由於地球地軸傾斜角度不同,冬至日期每年會有些微變動, 農業部表示 ,北半球一般落在國曆的12月21日、22日或23日,農曆日期則沒有一定。...

  6. 2020年12月21日 · 在台灣, 冬至最有名的習俗就是「吃湯圓」或「吃麻糬」 等常見的冬至食物,且台灣人在吃傳統小湯圓時,常會將部分湯圓染成紅色,形成紅白相間的畫面,象徵「陰陽交泰」。 在冬至這天,一般家庭會祭祀神明與祖先,有些家庭習慣會再祭祀地基主,以下簡單 介紹神明、祖先的祭方式: (一)時間:冬至一早清晨或是特定吉時。 (二)地點:神明廳前擺放供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