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30日 · Q1:不給年終獎金合法嗎? 勞基法規定,雇主依民俗發給勞工的年終獎金,屬於勞工福利,發放之條件及標準,可以由勞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約定,或雇主於工作規則中訂定。

  2. 2023年1月16日 · 勞基法》當中對於年終獎金相關的規定,只有在第29條裡有提到: 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也就是說,除非勞資雙方有明文約定「保障年薪N個月」、或是「保證年終N個月」等等,否則站在《勞基法》的角度來說,原則上年終獎金屬於恩惠性給予,在同時滿足 (1)公司有盈餘、...

  3. 2022年12月13日 · 勞基法》有規定要發年終獎金嗎? 《勞基法》當中對於年終獎金相關的規定,只有在 第29條 裡有提到: 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4. 2022年12月2日 · 勞基法有規定要發年終獎金嗎?. 勞基法當中對於年終獎金相關的規定,只有在 第 29 條 裡有提到:. 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也就是說 ...

  5. 2022年8月11日 · 勞基法規範而言,只要符合「年終結算有盈餘」、「全年工作」以及「無過失」等三個構成要件,雇主即有依法給付年終獎金或是分配紅利的法定義務。 就公司法規範而言,公司得自訂章程敘明員工酬勞分配規則,並經董事會決議及報告股東會後發給,相較於勞基法規範,公司法賦予雇主自主設定個別勞工發放條件的權利。 三、民事法院實務見解----符合勞基法第29條要件,雇主即有發放義務,不得恣意增設其他發放條件.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588號民事判決略以:「按勞基法旨在規定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此觀該法第一條之規定自明。

  6. 2023年4月21日 · 勞基法第29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後,如果有盈餘,在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之外,對於「全年工作」並且「無過失」的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6] 。 不過,本條所規定的「獎金」是否就是一般民間習慣所稱的「年終獎金」? 勞工是否可依此條規定請求公司給付年終獎金? 實務上的見解還不是很明確 [7] ,因此仍然要回歸個案,視該獎金的性質而定 [8] 。 如果個案中年終獎金已具有工資的性質,則不論公司有沒有賺錢,還是必須要全額給付給勞工(好比公司不能因為虧錢或盈餘不多,就不發薪水)。 二、到職不到一年,或年前離職也可以領年終獎金嗎? 新到職的員工,或是於發放年終獎金前就已經離職的員工,是否能領取該年度的年終獎金,原則上要視勞雇雙方約定、公司工作規則或團體協約而定。

  7. 2021年1月11日 · 根據《勞動基本法》 29 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剛進公司或離職員工拿得到獎金嗎? 畢業的新鮮人或正在轉換跑道的上班族很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尚未待滿一年,會有獎金嗎? 通常進入一間公司未滿一年, 只要到職超過 3 個月以上,就會有年終獎金 。 未滿一年的年終獎金則按比例計算,依公司規定通常有兩種計算方式,分別是以到職日、到職月計算。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大小月(31 、 30 天)該如何計算,依照勞工委員會的計算方式,除了 未滿月的月份以天計算外,一個月都算是 30 天。 離職員工理論上則無法領取年終,取決於與雇主工作合約而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