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月1日 · 長庚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主任吳杰才說頭撞到的情況是否嚴重跟撞到的位置撞擊時的力量以及患者本身的狀況都有關係不管哪種情況受傷應該以患者的反應來評估是否需送醫。 輕微的頭部撞傷,如果只是腫起來或皮肉傷,且患者精神狀況良好,並不需要立刻送醫。 小孩子嬉鬧時碰撞、或者年輕人不小心被球砸到,多半就是痛幾分鐘就恢復正常。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顱內出血,當血塊壓迫到腦組織就會造成傷害。 隨出血程度的不同,患者不一定會立刻出現異常的反應,因此在受傷後72小時之內,至少每3~4小時就應該觀察一下患者是否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就應該送醫: 1.曾短暫昏過去、失去意識. 2.頭暈、劇烈嘔吐(尤其是噴射狀的嘔吐) 3.手腳或嘴角抽搐. 4.嚴重頭痛. 5.嗜睡或很難叫醒. 6.單側肢體無法使力或不平衡.

  2. 2017年1月25日 · 收治該病患的高雄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永上指出,該名病患是在浴室跌倒後,到後腦杓,導致腦幹出血,加上該病患因為心臟疾病,平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導致凝血功能低下,所以讓出血情形更加嚴重。 林永上醫師解釋,腦幹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如果腦幹受損會抑制呼吸,致死機率很高。 中國醫藥大學急診部主任陳維恭醫師則表示,腦幹是大腦的禁區,大腦任何部位受損,都可以想辦法透過手術來補救,唯有腦幹是人體生命中樞,不管怎麼手術都會讓造成損傷,影響病患的生命跡象。 腦部受到撞擊時,周圍的人應該怎麼做? 林永上醫師指出,如果有民眾腦部受到撞擊時,除了要叫救護車外,還要先確認對方有沒有外傷,如果有外傷的話,救要先想辦法止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患部加壓止血,然後暢通呼吸道,避免移動傷患。

  3. 2014年6月23日 · 於醫學上,我們稱這種 延遲性的腦出血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雖然真正的致病原因未明,但一般相信與年長者腦部相對較萎縮有關。 人類的腦部隨著步入老年會逐漸萎縮,因此腦部表面與頭殼之間的空間(也就是硬腦膜下腔)會變多。 頭部發生外傷時,若有少許血塊分佈於該空間,就有可能因空間過大使這些血塊非但無法吸收,反而溶解成一層濃稠的血水;該血水就會好像吸水泡棉一樣,不斷的累積水分於這個空間,直到累積到一定程度壓迫了大腦或是扯斷了腦表面的一些靜脈,才會使病患產生症狀進而求醫。 這樣的一個動態過程,可能長達數週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何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經常發生於外傷後兩週到兩個月的原因。

  4. 2023年9月14日 · 眩暈會感覺到周圍有如天旋地轉,外界環境有一種不穩定,好像要倒下去、搖擺不定或旋轉的感覺,有可能是無外界刺激的主觀幻覺,或是因外界刺激而產生的錯覺。 頭暈則可能會頭腦昏昏的,浮浮的,或頭重腳輕、頭昏眼花。 推薦閱讀:暈眩可能是中風、腫瘤徵兆? 能吃止暈藥嗎? 伴隨3情況快就醫. 突然暈倒原因有哪些? 暈厥是因為暫時性腦部灌流不足而導致失去意識,通常, 如果腦部血流停止超過6~8秒,可導致失去意識而暈倒。 引起昏厥的原因很多,大致歸為9大類: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迷走神經性昏厥(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 這是最常見的暈厥類型,佔近一半病例,通常發生在站立一段時間或有情緒困擾時,原因是迷走神經過度興奮,抑制交感神經而造成心跳過慢、血液輸出量減少,當腦部血液灌流不足,就會暈倒。

  5. 2012年4月1日 · 2012-04-01. .文 / 康健雜誌.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鄭佳玲繪. 字級. 收藏. 分享. 其實,我沒什麼勇氣寫這封信,因為我最痛恨的就是會動手的男生,沒想到卻碰到了。 從昨晚到現在,我已經不太敢正面跟他講話,不曉得要用什麼表情面對他,無表情時他會問我為什麼臉這麼臭,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打完人和好後似乎就當沒事,我心裡卻已經有陰影,看著鏡子,我覺得自己現在的笑容好假,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他? 該原諒他嗎? 究竟會動手打人就是不對,還是他們有難言的苦衷? 專家解答 林方晧 呂旭立基金會及華心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 每一對伴侶的親密關係都不同,處理衝突的模式也不同,不過我想先澄清的是,「暴力」和「關係中的衝突」是兩件事,應該把它們分開來看。

  6. 2018年5月1日 · 20多年前她騎機車追撞住家附近停在路邊的轎車,車禍發生當下她半坐在地上,只覺得脖子痠麻,這時來了一位熱心鄰居上前替她按摩頸部。 救護車到場後,她沒有被套上頸圈固定頸部,頭、頸和身體也沒有呈一直線,只記得一群熱心民眾七手八腳抬上擔架,當下她沒了知覺。 而最後,她的頸椎3、4、5節骨頭碎裂,壓迫中樞神經,肩膀以下全部癱瘓,釀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高速度的撞擊,無論突然加速或瞬間停度,都可能使頭部甩動,造成頸椎傷害。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Q1/什麼情況下不能任意搬動傷患? A:首先要看受傷的機轉,原則上,只要是 高能量、高速度的撞擊 ,都不宜搬動傷患,常見情況像是 車禍、墜樓、運動傷害 等,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表示。

  7. 2023年8月31日 · 2023-08-31. .文 / 游奕凱.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後腦勺痛的原因有哪些? 後腦勺痛其實不罕見,病因也很多元,從單純的姿勢不良到罕見疾病都可能引起後腦勺痛。 國外醫療網站 Healthline 整理出了以下幾種後腦勺痛的因子。 肌肉緊張型頭痛: 除了後腦勺外,頭部兩側和前額也可能出現頭痛。 致病因子包括 壓力 和 焦慮 ,使顱骨外的肌肉群不正常收縮引起疼痛。 頸因性疼痛: 低頭世代很常見的頭痛,因為姿勢不良所致。 此外頸椎外傷(頸部揮鞭樣症候群、摔傷)和頸椎退化如 骨刺 和 椎間盤突出 等,疼痛都可能輻射到後腦勺。

  1. 相關搜尋

    陳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