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線性經濟基於資源的提取生產和廢棄物排放模式導致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汙染而循環經濟的目標是將廢棄物轉化為資源並且基於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的觀點, 遵循三個設計驅動的原則:(一)消除廢棄物和汙染;(二)循環產品和材料(實現最高價值);(三)恢復自然。 通過這些原則,循環經濟旨在實現經濟活動與有限資源的消耗分離,建立一個對企業、人民和環境都有益的堅韌系統。 循環經濟的核心理念是促進資源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通過改變生產和消費模式,循環經濟有助於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並減緩環境壓力。 這不僅對地球的生態環境有益,還有助於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正所謂的契約農業Contracting farming是指農民農產品供應方生產者與業者農產品需求方加工銷售業者雙方協議生產供應的農業生產模式契約規範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契約關係中,常見農民的責任為提供土地和人力,與買方議定作物成長管理細節及供應資材事宜,及依買方要求完成農產品的包裝方式、運送細節、交付分銷市場等。 農民一方代表可能是農民個人或農民合作社等生產組織,其中,該組織的代表在簽訂合約上即代表其成員。 利用農民組織強大的集體議價能力,相較於農民個人,有更多優勢。

  3. 近代農業經營基礎的奠基者阿布雷特 ̇特爾AlbrechtThaer)於《農業原理》ThePrinciplesofAgriculture)提出,農業經營可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機械的、技巧的、科學或合理的,這些概念與時俱進至今仍適用。 楊開道編撰《農場管理學》中也強調,所謂合理化、科學化的精要義理,完全在於「效率」。 從人畜力、機械化、自動化到智慧化,農場管理提升勢在必行. 從人類發展農業開始,就逐步馴化獸力、發明農具來提升生產效率,1950年代臺灣還有40萬頭耕牛,1955年耕耘機開始引進,由於主要代替耕牛,故俗稱「鐵牛」,開始了農業機械化時代。

  4. 小農經濟模式仰賴政府推一把. 在商言商,一切依循市場機制與風險管理,政府又當如何參與外銷工作? 由於外銷涉及不同經濟體的貿易規範及檢驗檢疫制度,十分仰賴政府透過國際談判來確保我方權益,例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談判解除非法漁業黃牌警告,抑或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申請為口蹄疫非疫區之後,都可望使外銷進一步成長。 此外,由於臺灣為小農經濟,難以發揮規模經濟與國際競爭,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即致力於國際行銷,並建構農產品外銷平臺,透過提供完整產銷資訊、外銷輔導,以及獎勵與媒合措施,與農民、農民團體、產業團體及外銷業者共同努力,攜手拓展臺灣農產品國外市場。

  5. 20200912. facebook. line. twitter. 桃園場水、旱輪作試驗田區,進行雜糧作物節水效益評估(照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過去臺灣農作栽培模式大多是全年持續栽培為主憑藉頂尖技術與農民勤奮尤其是北臺灣的水稻一年兩作寫下高產量奇蹟然而隨著栽培環境的轉變國人米食攝取量逐年降低加上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稀缺該如何找尋農業永續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臺灣農業面臨重重挑戰,北部地區的農業發展更是當前重要課題! 在極端氣候影響下,水資源珍稀有限,加上臺灣北部都會人口聚居與工商業發展蓬勃,民生與工業用水需求逐漸排擠農業灌溉,讓許多原先一年兩作的水稻種植面臨休耕危機。

  6.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陽能,將從空氣中擴散進入葉片的CO 2 經不同的化學反應作用程序轉化成碳水化合物,其反應型態依其最初形成的有機化合物碳數目而分為C3、C4型,再因C4型中有白天的氣孔打開同時吸收CO 2 及進行光合作用的典型C4型,也有夜晚打開氣孔進行固定CO 2 、白天氣孔關閉下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CAM型植物(景天酸代謝,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簡稱CAM,一種將氣孔開啟限制在夜間以減少水分散失的光合作用途徑)。 在4千萬年前因為大氣CO 2 濃度(1000 ppm)高,所以C3型光合作用效率高,接著大氣CO 2 濃度逐漸降低到冰河期只有180 ppm左右,此時漸漸演化形成固定CO 2 效率更高的C4型植物。

  7. 冷鏈(cold chain是冷凍冷藏供應鏈的簡稱主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從原材料供應食品工廠內生產儲藏運輸至販賣銷售等各個物流環節中維持低溫環境以保證食品質量並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其中如何降低每個環節的溫差變化、完善密閉的包裝、縮短貨物搬運和配送的時間,是冷鏈物流品質的關鍵因素。 而要衡量一個國家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程度,可從「冷藏庫總容量」這一項量化指標來看,根據全球冷鏈聯盟(Global Cold Chain Alliance, GCCA)所公布的《2018全球冷庫容量報告》(2018 GCCA Global Cold Storage Capacity Report),2018年全球冷藏庫總容量已達到6.16億立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