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一九年,劉德音推動積電成立ESG指導委員會,親自擔任主席,主導ESG政策。提到永續發展,「對我們來說,重中之重就是綠色製程。」劉德音解釋:「我們的製造是全世界最先進、規模最的,但,台灣的相關資源卻是全世界最少的。

  2. 2021年10月6日 · 2021-10-06 11:48. +A -A. 加入收藏. 全球第大二顧問公司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曾示警,「缺水缺電是台灣半導體的阿基里斯腱」,台灣在今年遭遇百年大旱時台積電也已經擬好各種因應劇本如今進一步提出如果遭遇缺水及使用綠電將對營收與成本帶來多少影響根據台積電的109年度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台積電依據氣候風險鑑別結果針對淨零排放趨勢旱災對自身營運衝擊以及企業聲譽衝擊這三大風險進行評估。 在進行風險財務量化後的結果顯示,台積電要邁向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每年需購買的綠電(溢價)、碳權等費用, 在2050年增加的營運成本大約占年營收的2.0~3.3% 。

  3. 2021年7月14日 · 台積電去年7月成為全球第一家加入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半導體廠承諾全球營運據點於2050年之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並為此積極採購綠電。 但主要生產基地台灣,現階段的再生能源供給,顯然仍無法滿足「護國神山」需求。 「實現淨零排放,不是一個人或一家公司可以負責,政府不拿出決心和政策,(企業低碳轉型)就不會有結果。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今年6月號召成立的「台灣淨零排放倡議」,台積電就是率先響應的企業之一,但他直言,若政府無法提供有利環境,企業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難度將大幅提升。 低碳基礎設施不足 難以吸引外資還恐引發產業出走.

  4. 9 小時前 · 他提醒AMD這麼做將面臨良率、耗能等2風險。. 根據韓媒《經濟日報》報導,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出席在比利時舉行的imec ITF World 2024 會議,她透露,將採用3奈米 Gate-All-Around (GAA)技術量產下一代晶片的計畫。. 由於南韓三星電子是唯一在3奈米製程應用GAA技術的公司 ...

  5. 2024年4月24日 · 台灣真的要面臨綠色通膨了嗎其實依目前國內第一階段的碳費徵收規畫還存在不少迷思其中至少有三大真相須被看見。 真相一》徵收範圍小. 衝擊市場有限 恐為貪婪通膨. 真相一,目前碳費的徵收範圍小,學者擔憂,輿論僅是製造「貪婪通膨」(Greed Inflation)。 據環境部規畫,首批碳費徵收對象以年碳排量達二.五萬噸的「碳排大戶」為主,至少涵蓋五一二廠(場),主要為水泥、鋼鐵、電力、石化、電子等產業,如台積電、中鋼、亞泥都在榜上。 年中驚喜大放送📣加49元 最多送49期! 每期最低$34元up🎯週週為你觀察經濟脈動,分析最新投資情勢,現在用最優惠的價格訂閱,佈局未來,贏得先機! 碳費 綠色通膨 減碳技術 碳排 綠能. 碳費遲未拍板,綠色通膨的焦慮已經瀰漫社會。

  6. 2020年12月30日 · 太陽光電困局讓台灣綠能政策恐面臨跳票危機2025年是蔡英文政府主打非核家園的關鍵年翻開能源轉型規畫目標該年度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為20%,其中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達20GW10億瓦)、以67占比居各綠電之冠可說是綠能政策能否達標的關鍵要角。 進一步檢視各年度目標,2020年政府替太陽光電設立的累積建置目標是6.5GW,但依經濟部提供的最新數字,截至2020年10月底,加總屋頂型、地面型太陽光電實際累計的裝置容量為5.2GW,距離目標仍有20%的距離要追趕。 台灣綠電為何正面臨跳票危機? 本刊採訪團隊前往台南、彰化、嘉義等三大現場,深入直擊這場太陽光電困局。 困境1》限縮2公頃以下申請 業者損失3000萬不敢投資.

  7. 2020年10月27日 ·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檢視全台15大排碳企業的綠電使用狀況發現台灣前15大排碳大戶中真的積極使用綠能的寥寥無幾。 」理事長高茹萍說。 根據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誰是減碳者企業氣候行動追追追的研究台塑石化是台灣排放最多溫室氣體的企業2018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843萬公噸每年耗費26.7億度電在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的綠能表現評比中台塑石化表現最差落為C級。 高如萍指出,從公開資料上看不到台塑石化使用、購買或設置再生能源的記錄,也沒有訂定設置再生能源裝置的目標,而同樣屬於化工業的南亞塑膠與大連化工也都是「白卷王」,遠遠背離國際綠色供應鏈的趨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