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開南大學觀光與餐旅館學系碩士李紀禹寫道「碩士論文在眷村文化相關研究可分為眷村文化發展與變遷、建築文化、眷村生活史三大類」【註:參見李紀禹,《憲光二村光陰的故事──眷村文化內涵的探討》,開南大學觀光與餐旅館學系碩士論文,2012 ...

  2. 2010年11月16日 · 在我們小時候,三明治這種東西,算是比較儉樸單調的食物。 切成三角形的兩片吐司,中間夾著一片火腿、蛋、肉鬆、或是薄薄的肉片,有時還抹上一點美乃滋。 在一個單純的年代,對一般家庭來說,已經是麵包店櫥窗裡最實惠的美食。 等到年紀漸長,社會變遷,麵包的花樣推陳出新,於是,三明治也淪落成早餐店裡最平價的餐點。 走進麵包店,各種口味的麵包五花八門,愛嚐鮮的孩子們多半不會選擇三明治,相信這也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 最近,某立法委員將三家台灣媒體各取一字,比喻成「三明治」,並且大肆批判,她驕傲不屑的說:「天天吃,我都快吐死了! 」這真是絕佳的比喻。 而一個立法委員惡形惡狀批鬥媒體,簡直成了民主政治最負面的教材。

  3. 「衝突、妥協、前進」,這是民進黨及阿扁總統服膺的三階段論的最高原則,以前、在它的黨內至少是這樣的。 由12月24日新聞所爆發林重謀批判新潮流是民進黨最大的幫派,內閣即將改組的求官、要脅阿扁總統,及扯大腿說。

  4. 相反的,馬英九接受了「一個中國原則」這樣的說法,那形同是在將台灣矮化成「中國的一部分」,馬英九這個「中華民國總統」也要跟著自我矮化成「台灣領導人」,想要和中國進行平起平坐的「對等談判」,不但不可能,而且只會讓國際認為台灣已經放棄了

  5. 就學理而論,「國家承認」基於「主權不可撤銷原則」,任何既存國家若是對一個新的國家行使「國家承認」,在事後不可以因為任何理由撤銷對其承認,就算是如此做也是無效的(如:中華民國政府在1946年曾經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事後又以蘇聯違反「中蘇

  6. 2004年12月16日 · 第一個叫「中華民國」,是貨真價實的,它創立於1912年,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是袁世凱,第一任行憲總統叫蔣中正。他的國土號稱是秋海棠,有四萬萬人民。但這個中華民國在1949年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共產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7.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兩個人吃飯是不是對等?中國國家主席與香港特首吃飯,有所謂對等可言嗎?美國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吃飯,有所謂不對等可言嗎?由此可見,只有以兩國元首名義吃飯,才有兩國對等可言;除此之外,沒有真正的對等可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