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8日 · 全球5大長壽區百歲人瑞祕密 - 康健雜誌. 活到老又活得好!. 全球5大長壽區百歲人瑞祕密. 美國頂尖文理學院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生命科學(心理學)教授凱瑟琳.珊德森(Catherine A. Sanderson)整理過去多年的研究發現,我們日常生活的快樂、身體的健康 ...

  2. 2021年9月22日 · 2021-09-22. .文 / 梁元齡.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從「高齡化」走向「高齡社會」,台灣只花了短短25年,比美國快將近3倍;再邁向「超高齡」,速度還會更快。 9月10日,內政部公布最新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 高齡人口10年暴增50%,從244萬人增加到367萬人 。 同時「生不如死」情況還在惡化中,截至8月底,全台人口較去年同月少了12萬,不僅人口老得快、扶養比也變重。 2025年,我們即將迎來一個超高齡台灣,但要織出一張堅固的安全網,接住所有人,政府、企業似乎還沒做好準備。 產業鏈往後10年間該做什麼? 民眾又有哪些自保措施可先做? 長照需求大爆炸? 工研院:5~10年內將發生.

  3. 2023年8月28日 · 2023-08-28. .文 / 柯勝文.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藍區是什麼? 「藍區」(The Blue Zones)是由國家地理學會學人丹.布特納(Dan Buettner)經數十年研究,針對世界各國最健康、最長壽的人的生活方式所提出的概念,他將世界最長壽的5個地區,稱為藍色區域(簡稱藍區)。 其中包括了: 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 男性百歲人瑞密度最高。 希臘的卡利亞島: 全世界中年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失智率也最低。 日本的沖繩: 超過70歲女性的平均年齡世界第一,老年健康狀況舉世無雙。 哥斯大黎加的尼科雅半島: 男性百歲人瑞密度次高。

  4. 2017年5月4日 · 翻轉百歲/長壽,有什麼意義?. 根據2015年編算結果顯示,國人平均餘命為80.20歲,測算有8成1的男性和9成2的女性能活超過65歲;半數的男性能活過80歲、女性能活過85歲。. 壽命延長,但是其他的相關條件有沒有跟著相對提升呢?. 姑且先不論總體資源如何,我們 ...

  5. 2023年12月29日 · 白蟻又稱飛蟻、大水螞蟻,是居家害蟲之一,常在下雨後大量出沒,會啃食木製家具或建築,造成財產損失。 白蟻入侵跡象有哪些? 如何消滅白蟻? 白蟻防治一次看。 2023-12-29. .整理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白蟻是什麼? 白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雖然有個「蟻」字,但牠跟一般螞蟻在生物分類上不同。 目前認為,白蟻為蜚蠊目,和蟑螂比較相近,是由一種能消化植物纖維的蟑螂特化而成的昆蟲。 一窩白蟻大約有數百萬隻,牠們沒有眼睛,而是靠化學物質傳遞訊號,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 目前有已知有3,000多種白蟻,台灣常見的有乾木白蟻、黑翅土白蟻和台灣家白蟻。 雖然白蟻不會傷害人體,但會破壞建築。

  6. 2021年10月19日 · 《康健》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精準健康,活躍長壽」 ,特別邀請到現年81歲的芬蘭前衛生部長、國際高齡福祉科技協會榮譽主席泰帕爾,以「世界高齡典範—活躍長壽範在芬蘭」為題發表演說。 以下是她演講的精彩摘要: 建立長者能獨立自主生活、而非依賴機構照護的機制. 芬蘭政府剛公布,未來國民平均壽命可達100歲、甚至120歲。 我自己是一名醫生,但我認為高齡生活需要的是其他東西—是家務、護理、非正式家庭照護,還有高齡住宅、文化活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等非醫療照護。 如果目標是「良好的老年生活」,那麼在所有政策中,都必須以「讓高齡者有能力獨立生活」為考量。

  7. 2022年9月1日 · 冠軍 台北市|致力打造健康社會 增加綠色運輸空污六都最低. (市長柯文哲認為,應著重於建構健康社會,當一個城市能擁有健康的社會,人就不易生病、平均壽命也延長。 圖片來源/陳弘璋攝) 首善之都台北市持續蟬聯冠軍寶座,今年總分73分,遙遙領先其他縣市,在社經和成果構面皆奪得第1名。 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真正的進步是看不出哪裡好,可是一旦離開那個城市就覺得怪怪的。 」其實台北市在全面進步,或許民眾沒有明顯感受,但不知不覺很多事情都改變了。 想要市民健康,環境很重要,柯文哲認為,應著重於建構健康社會,當一個城市能擁有健康的社會,人就不容易生病、平均壽命也延長,所以在思考的時候,不是考慮醫療系統,「應該慢慢把健康和醫療分開,我們花太多錢在醫療,理論上應該花更多錢在建構健康、安全生活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