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日如果是吹南風,則大暑時必定無雨;或說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致衝決圩堤。 「小暑溫暾大暑熱。」這是說小暑不要太熱,大暑才炎熱,農作物才有好收成。

  2. 2016年8月29日 · ※ 長夏在一般的資訊中,往往是指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等四個節氣所在的季節。 但是,中醫的定義則是在於四季最末18天,此時天氣變化較劇,屬熱轉寒,屬寒則轉熱的時節。

  3. 中醫中暑之治療. 高溫烈日當下溫度節節上升,如果一直處在高熱且密不通風環境下,飲水量缺乏而又不易流汗或流汗過多且有脫水情況時.停在烈日下汽車打開車門後既進入高溫下汽車內或在冷氣房而走出到高溫戶外時因為溫度差太大而引起適應不良就引起中暑 ...

  4. 疰夏論治 重在攝食養生. 疰夏之名首見於元朝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它是以暑天怠惰嗜臥、眩暈乏力、心煩多汗、飲食不思,或有低熱等為臨床特點,相當於西醫學中的夏季低熱、先兆中暑等,是夏季的常見病。. 本病有以下幾個診斷特點﹕ (1)本病發生於 ...

  5. 一、前言. 養生之術,古人於無病時用於預防,病時用於治療,病後用於康復,甚至強筋壯骨,不老輕身,延年益壽,更為人所企求。. 彭祖認為“致壽之道無他,第莫傷之而已”,晉葛洪云“養生以不傷為本”。. 中國養生以講究“適度”為主要原則,既無太過 ...

  6. 夏季養生 三點不漏. 1.夏季天熱勿貪涼 :這麼熱的天氣,一定有許多人喜歡大口大口的喝著冷飲,卻也經常喝完後就肚子痛或隔天感覺人開始不舒服,其實夏天天氣熱人體末梢血管易擴張,血液往體表移動,相對體內的血液減少,如果此時又喝過多冰品冷飲,對我們 ...

  7. 小寒是農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的節氣,過了冬至,太陽雖漸向北移,氣候仍然漸趨寒冷。小寒與大寒,亦如小暑與大暑,是比較而定名的,小寒雖寒,但還不算最冷,故稱小寒,冷到極點稱之為大寒。氣候稍寒,太陽漸向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增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