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2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022.4.12更新因中國疫情延燒上海昆山兩座城市都實施封城金管會指出共有 161 家台灣企業因此停工,不過企業已擬好應變方案,包含調整生產流程時間及委託其他協力廠商處理,目前未有公司表示有重大影響。 中國疫情不僅嚴峻,還有逐漸升溫之趨勢。 繼上海分區封城後,身為許多台廠聚集地的昆山也實施「全域靜態管理」。 上海自 3 月 28 日起開始分區分批實施核酸檢測,原預計 4 月 5 日清晨 3 時起可迎來全區解封。 不料民眾不僅沒有迎來自由的空氣,甚至被要求進入「全域靜態管理」狀態。 即便如此,疫情仍舊未受到有效控制,許多在上海的台廠再度宣布停工,直至政府下達進一步指示。 延伸閱讀: 台積電到私大、科大搶學生!

  2. 2022年5月13日 · 2022-05-13. MoneyDJ 蔡承啟. Martin Sanchez via Pexels. 鴻海、友達、和碩都受牽連! 台灣 IT 廠因中國疫情衝擊,營收創 19 個月來最大減幅.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因中國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擴散、部分工廠停工,加上 PC、智慧手機等產品需求放緩,拖累鴻海(2317)等台灣主要 IT 廠營收半年來首度陷入萎縮、且創 19 個月來最大減幅。

  3. 2020年2月18日 · 中國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尚未平息眾多企業和工廠遲遲無法復工衝擊全球供應鏈最新研究結果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武漢肺炎疫情以及中國大規模停工的連帶效應全球估計超過 500 萬間企業受到影響。

  4. 其他人也問了

    • 企業應變觀察:還在防疫階段,走一步算一步
    • 目前兩大挑戰:局勢難測、人員限制移動
    • 2020 年經濟衰退:工業、汽車業受創深

    面對疫情來勢洶洶,多 數企業仍處於被動反應模式,針對單一事件或政策「走一步算一步」,像是 96% 的企業調整差旅政策,限制員工進出高風險的疫區、93% 的企業調整辦公室的清潔程序、87% 的企業要求員工自我檢疫等。 較少數的企業思考長遠下來,公司該做什麼樣的調整, 僅有 15% 的企業事先設想「需求反彈」的應變方案、34% 的企業評估需求反彈的時間點等。這代表大部分的企業,危機處理的能力還不夠全面。

    為什麼企業無法及時調整營運策略?主要的原因來自疫情變化快速,從一開始中國武漢爆發疫情,接著擴散到亞洲地區,最後連歐洲、美洲各國都相繼淪陷;病徵也從剛開始的咳嗽、發燒,到現在失去味覺,甚至有無症狀的病患出現,疫情發展沒有人說得準、也無法預測未來的走向。 再來是疫情導致人們不能隨意行動,如今全球化的時代,許多企業在各國都設有據點;為了遏止疫情蔓延,各國紛紛實施鎖國、封城等措施,使得公司基本營運出現狀況,有些企業甚至直接收掉海外據點。

    各行各業叫苦連天,其中,又以工業、非必需消費品(如汽車、精品)最為嚴重。以汽車工業為例,全球近 200 萬輛車的生產地都在湖北省及其周邊地區,光是武漢就有 700 多家相關的供應商。中國不只是新車的最大銷售市場,也是製造商和供應商的重要據點;一旦供應鏈中斷,中國和全球的汽車產業都受到影響。

  5. 2020年5月12日 · 中國消費者也看到極簡主義趨勢,報導指出,隨著新冠肺炎在中國受到控制,政府正逐步放鬆交通限制,與諸多商業限制,並通過發放價值人民幣數十至 100 元的現金券,鼓勵消費。 但是許多人說,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們仍然擔心工作安全和潛在減薪。 今年到目前為止,全國零售額每月都在下降。 中國國家統計局指出,住宿、文化、體育和娛樂以及居民服務業的活動仍在萎縮。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一些中國消費者可能會證明 21 天習慣理論。 麥肯錫(McKinsey)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有 20~30% 受訪者表示將繼續保持謹慎態度,減少消費。 2019 年消費者支出約佔中國 GDP 增長的 58%,如果消費不振將嚴重損害中國經濟。

  6. 2021年6月3日 · Ant Rozetsky on Unsplash. 庫存變多,反而是好事?. 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一圖看有「韌性」的企業都怎麼做.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019 年底 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受到重擊。. 《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美國最大 1000 家企業中,有 94% 的供應 ...

  7. 2020年1月30日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個計畫由土木工程教授暨工程與系統科學中心共同總監 Lauren Gardner 領導展開地圖製作, 這份全球地圖 顯示武漢肺炎(2019-nCoV 病毒)確認感染者以及死亡案例的分布,也開放數據供免費下載。 Gardner 表示, 他們認為應該讓目前疫情的擴散程度透明化讓大眾了解目前的情況。 這段時間搜集的數據對於研究也相當有幫助。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台灣出現首例! 傳染途徑、症狀、如何預防? 5 大 QA 一次看 ) 疫情數據來自世界衛生組織 WHO、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 CD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還有中國醫療專業線上社群丁香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