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8日 · 3技巧成功瘦,教練走路減肥計劃公開. (每天日行萬步,不到1年,各項健數字都大幅進步。 圖片來源 / 莊守禾提供) 除了具體的生理數值變好,主觀感受也大不相同。 以前比較胖的時候,她的經期不規律、婦女病比較多,而且體力很差、容易累,工作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連帶睡眠品質也變得很差。 「瘦身之後,只有神清氣爽可以形容,」她說現在體力變好了,不用睡很久就精力充沛,而且不會一疲憊心情就變差、想找東西吃來發洩,思考工作內容和規劃,思緒也比以前更清晰、有條理,「更重要的是,變得更勤快,」她有感而發地說,以前不論工作、家事都懶洋洋的,一回到家只想癱在沙發上,運動後不知為何,整個人都積極了起來,「可能是腦內啡吧,讓我覺得什麼事都很有希望,我都想積極去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診所的中醫師比較會看病?事實:由於九成的中醫師在基層開業,相對民眾在診所碰到好中醫的機會也大大增高。不管大醫院或小診所,都有好醫生。但台灣的大型醫院體制裡並沒有中醫部門,直到1980年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成立中醫部後,中醫師才得以正式進入教學醫院,所以會讓人誤以為「會看病的中醫師都跑去民間開業」,其實這是不對的。
    • 看自費中醫比健保中醫師好?事實:沒有太大差別。現在有愈來愈多的中醫師會兼看自費和健保兩種門診,但中醫師表示,他們對待病人的態度、看診,甚至用藥,兩邊都是一樣的,民眾可以自行選擇。
    • 白髮蒼蒼的老中醫師比較厲害?事實:有些老中醫根本看不出年紀。像年近八旬的中醫師巫水生,髮色烏黑,說起話來中氣足,看來只有60多歲,但他已看診40多年,經驗豐富。
    • 會把脈的醫生較會看病?事實:會把脈的醫生並不保證能把你的病治好。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洪金烈發現,坊間善於用脈診說出症狀及病名的中醫師不少,「但能以此治癒疾病的卻相對有限。」
  2. 2022年4月30日 · 利用患側不受力的擺位,如躺姿、坐姿,即可進行許多核心、骨盆、大腿、小腿的關節活動和肌力訓練,而不影響到骨頭的癒合,譬如躺姿側橋式(圖1);待患側情況改善後,可兩腳一起進行橋式運動(圖2)或側躺大腿側舉(圖3),甚至是髖部小圈環繞

  3. 2000年8月1日 · 以下是專家建議入門者的健走進度: 第一週 先從每天15分鐘走起,一星期走5天,休息的2天可以穿插其中,例如在第3天或第6天休息。本週的總目標是健走60∼75分鐘。

  4. 2023年6月27日 · 低渣飲食是大腸鏡檢查前常見的準備方式,能幫助腸道排空、減少殘渣,低渣飲食怎麼吃?本文整理腸胃鏡檢查前三的低渣飲食菜單推薦,可以哪些食物、飲品一次看。

  5. 康健》獨家專訪影響賴清德深遠的恩師,成大醫院前任院長陳志鴻,娓娓闡述健康台灣願景,怎麼解健保難題、如何在不加保費的前提下提高醫療人員待遇。

  6. 2020年1月15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3千人罹患肺癌,超過9千人因肺癌死亡,是國人癌症死亡原因第1名,成為新國病,台大醫院肺癌團隊研發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以單孔胸腔鏡手術合併影像導引定位,搭配免氣管插管麻醉,術後免胸管及尿管置放,大大提升手術安全性,降低併發症發生。 「單孔無管」胸腔鏡手術 適用2公分以下肺部腫瘤 傷口也只有2公分.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指出,傳統開胸手術傷口至少2、30公分長,並須切斷一、兩根肋骨來進行肺葉甚至全肺切除,「光想就痛到不行」,後來發展出的胸腔鏡手術大概要開3個洞,先進的達文西機器手臂也要開3~4個洞,台大肺癌團隊針對早期肺癌發展出新式「單孔無管」微創胸腔鏡手術,以更小的胸壁切口、更快的麻醉恢復,讓肺癌手術進步到只開1個洞即可完成,而且不須插管進行全身麻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