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抗議運動的場域不斷被限縮從凱道轉進二二八公園一隅運動也從眾人關注的焦點緩緩移向邊陲儘管如此巴奈整整堅持了7年。 她和那布在帳篷裡歷經寒暑,不斷向路過者向媒體向政府官員解釋,「回到傳統領域生活」及「走向自治」為什麼對原住民是件重要的事? 為什麼他們相信「人們屬於土地,土地不屬於人們」? 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族群間能否共同尋找價值共融的體系? 19世紀法國無政府主義者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曾說過一句名言:「財產就是竊盜。 」他提醒著世界的物資是大家共享,如今透過國家的制度或武力的方法,展開排他性的使用,本質就與竊盜無異。 這100多年來,土地快速的資本化和私有化,讓弱勢族群和階級被連根拔起,人們離鄉流浪,文化也被裂解。

  2. 2017年2月25日 · 什麼是原住民族土地? 原住民傳統領域是指原住民原本的生活領域,包括部落所在地、農耕地、獵場、漁場、聖地等等,也包括海域與河流。 由於居住在台灣西部的平埔族群的傳統領域問題相當複雜,目前討論的傳統領域只包括16個原住民族,大致上只包括中央山脈與台灣東部,不影響台灣西部及各大城市。 原住民族土地指的是「原住民傳統領域」+「現有原住民保留地」,由於「現有原住民保留地」範圍非常明確,而且大多位在原住民傳統領域範圍內,因此當大家討論「原住民族土地」時,通常討論的是「原住民傳統領域」。 2.原住民傳統領域屬於誰? 屬於個人嗎? 現代的土地制度大多是私有制,土地屬於某個個人或某家公司。 但是原住民原本的土地制度是共有制,土地屬於部落或家族共同擁有,不是私有制。

  3. 2024年5月21日 · 立即支持. 這集我們透過新書巴奈回家回顧巴奈這2,644天的抗爭也聽見她從都市女孩柯美黛變成巴奈庫穗的歷程以及與那布重返內本鹿部落」,冀望把文化活回來的故事

  4. 90年代初,台灣搖滾樂團精神萌芽. 廣義而言,台灣最早的live house存在於大飯店中,1953年謝騰輝先生創立的18人制鼓霸大樂隊,是台灣最早的爵士樂隊,於1964年開始在國賓飯店演出,是台灣live band表演的始祖。 80後,live house始於酒吧餐廳出現,開設於天母的犁舍算是一個重要的演出地,當時因應外國人的需求而有演唱西方流行音樂的樂隊演出,其目的多半是娛樂功能,音樂在此像是喝酒的助興物般,並非為主體,樂隊都是翻唱耳熟能詳的西方流行樂。

  5. 原住民. 2016/8/7. 文 思乃泱. 轉型正義. 原住民. 7月31日晚上,剛忙完台東3天的大型活動「為土地而唱.為尊嚴而跑」,我趕上台北,為的是隔天8月1日想在凱道前跟著「為歷史正義而走」的夥伴們,一起見證原住民等了400年終於等到國家道歉的日子。 對我來說,不管是台東這個白浪參加者多過原住民來歡慶原住民日的音樂會與路跑現場,或者是台北這個原住民參加者多過白浪去抗爭道歉誠意不足的現場,都是同一個立場:「希望台灣整體正視原住民歷來遭受不公義的對待,共同翻轉無論原漢都被殖民意識綑綁的困境,重新脫出打造台灣邁向新國家之路。 」我抱著同樣的心情北上,但是沒想到迎在面前的是一列列持盾牌的警察,擋住了要把來自部落的訊息帶給總統的族人。

  6. 李雪莉/《巴回家》:為族群主流化的平等理想一起努力 「柯美黛」這位「城市小姐」,是怎麼一路找回自己的阿美族名字巴(Panai)?一個又一個的個體,如何被捲入不義制度的夾縫中,又如何在逆境中確實抵抗?

  7. #原住民. Podcast. 專訪巴:從都市異鄉「流浪記」到紮營公園2,644天,她的回家之路是把文化「活回來」 這集,我們透過新書《巴回家》回顧巴這2,644天的抗爭,也聽見她從都市女孩「柯美黛」變成「巴.庫穗」的歷程,以及與那布重返「內本鹿部落」,冀望把文化「活回來」的故事。 2024.5.16. 轉型正義. 原住民. 音樂. 傳統領域. 文化. 評論. 李雪莉/《巴回家》:為族群主流化的平等理想一起努力. 「柯美黛」這位「城市小姐」,是怎麼一路找回自己的阿美族名字巴(Panai)? 一個又一個的個體,如何被捲入不義制度的夾縫中,又如何在逆境中確實抵抗? 2024.5.1. 原住民. 音樂. 傳統領域. 文化. 書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