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ㄕˋ
    • 釋義:
    • [形] 1.盛、大。《說文解字.皕部》:「奭,盛也。」《商君書.墾令》:「然則商賈少,民不能喜酣奭,大臣不為荒飽。」2.驚視的樣子。《廣韻.入聲.昔韻》:「奭,驚視貌。」[動] 發怒、惱怒。《漢書.卷五二.竇嬰傳》:「有如兩宮奭將軍,則妻子無類矣。」[名] 1.用茜草染成的紅色。《詩經.小雅.采芑》:「四騏翼翼,路車有奭。」2.姓。如漢代有奭偉。
  1. Yahoo奇摩字典
    • 1. majestic manner
    • 2. red

    Powered by CEDict

    看更多

      • 字詞:諡,注音:ㄕˋ,言部+9畫 共16畫 (次常用字),釋義: [名] 古代禮制,依死者生前功過和品德所給予的稱號,多用於貴族、大臣和曾任官職的文人、學者。 《說文解字.言部》:「諡,行之跡也。
      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799&la=0&powerMode=0
  2.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奭 shì. 〈形〉. (1) (会意兼形声。 从大,从皕,皕亦声。 皕 ( bì ),二百,表示多。 本义:盛) (2) 同本义 [flourishing] 奭,盛也。 ——《说文》。 按,此燕召公名。 尔百姓其亦有安处,在彼宜在天命,囗及恻兴乱予保奭其介。 ——《逸周书》。 朱右曾 校释: “奭,盛” 。 # 赤色 [red] 路车有奭。 ——《诗·小雅·采芑》 帓郃有奭,以作六师。 ——《诗·小雅·瞻彼洛矣》 (3) 突然或逐渐消失状;消散的样子 [disappearedly] 奭然四解。 ——《庄子·秋水》 (4) 又如:奭然 (消散的样子)

  3. 字詞:,注音:ㄕˋ,大部+12畫 共15畫 (次常用字),釋義:[形] 1.盛、大。 《說文解字.皕部》:「,盛也。 」《商君書.墾令》:「然則商賈少,民不能喜酣,大臣不為荒飽。

  4. 字詞:諡,注音:ㄕˋ,言部+9畫 共16畫 (次常用字),釋義: [名] 古代禮制,依死者生前功過和品德所給予稱號,多用於貴族、大臣和曾任官職文人、學者。. 《說文解字.言部》:「諡,行之跡也。. 」《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諡,知其行也 ...

  5. 字詞:,注音:ㄊㄧㄢˋ,玉部+10畫 共14畫 (次常用字),釋義:[名] 古代繫於冠冕兩側,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 《說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

  6. 基本釋義. 1.惱怒。 2.盛大。 3.消散樣子。 詳細釋義. [shì] 〈形〉. (會意兼形聲。 從大,從皕,皕亦聲。 皕 (bì),二百,表示多。 本義:盛) 同本義. ,盛也。 ——《說文》。 按,此燕召公名。 帓郃有,以作六師。 ——《詩·小雅·瞻彼洛矣》 路車有。 ——《詩·小雅·采芑》 爾百姓其亦有安處,在彼宜在天命,囗及惻興亂予保其介。 ——《逸周書》。 朱右曾校釋:“,盛”。 # 赤色. 突然或逐漸消失狀;消散樣子. 然四解。 ——《莊子·秋水》

  7. “淏”字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