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管委會是什麼?. 公寓大廈的管理委員會(管委會)是依照《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成立的,由「區分所有權人」(即公寓大廈中的產權擁有者)選出的管理委員,主要負責實施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的決議以及管理、維護大廈,以提升住民的生活品質為目的,也可以 ...

    • 管委會是什麼?
    • 管委會成立時間
    • 補充:管委會成立的優缺點
    • 買房、租房前了解社區管委會如何成立和權限內容很重要!

    處理公寓大廈社區公共事務的組織

    管委會是「社區管理委員會」的簡稱,主要在維護公寓大廈社區的公共秩序和處理社區日常瑣事,簡單來說就是:代表所有區分所有權人管理公共財產。 管委會成員是由區分所有權人推舉出而來的,管委會成立的相關規範,規定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委會的組成最少要 3 名管理委員,最多則沒有人數限制,其中必須要有1 名主任委員、1 名財務委員,以及1 名監察委員,其餘的職位可以依照需求自行增設,比如安全委員、機電委員等等。 管委會的成員基本上都是以無報酬的義務職為主,但還是可以支領薪水,前提是要先載明於規約或組織章程中,而有些會以交通費、出席費、車馬費和津貼等等名目給付,或是採用管理費折扣、社區公共設施的優惠、或給提供發票核銷等等方式給付報酬。

    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委會成立的時間,應由起造人 (建商) 在 3 個月內召集區分所有權人,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並在會議中推選管理負責人、選任管委會委員後,成立管理委員會,並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報備。 你可能有興趣》》管委會成立條件,建商須待戶數須達標才能成立 有關管委會的成利流程及運作,下面繼續進行詳細的解說。

    管委會成立的 7 大優點

    1. 有專人管理提升社區價值 有好的管委會管理社區,在衛生、安全及保養更新方面就會比較好,另外,有些管會會定期舉辦活動,活絡整體社區的氣氛、增加住戶間交流的機會。管委會算是社區的第一道門線,平時有在維護管理得社區能提高居住品質,房價就能維持在一定水準。 1. 可向金融機構開立專戶 取得報備證明後的社區,可以用「管理委員會」的名義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專戶」,用以存放社區管理費或公共基金,除了可避免用個人戶頭存放而遭盜用的風險,存放在銀行專戶的公共基金或管理費每年給付的利息,依法還可以免納所得稅。 雖然目前法律並無明文允許或限制公共基金投資使用的規範,但主管機關建議「不宜」將公基金作投資使用,因此,原則上管委會是不能擅自將專戶中的資金拿去投資金融商品,不過,假如投資行為是經由所有區分所有權人和管委會都同意,也並非不可行,只是投資獲利或是損失的風險,將由社區全體住戶共同承擔。 1. 可以積極爭取公部門資源 近年來各級政府單位都將有報備的「管委會」列為補助對象,補助內容包含:電梯裝設、房屋健檢、建築修繕、廣告物美化等等。這些公部門資源不僅可以協助分攤社區經營成本,更可以完善社區之居住機能...

    管委會成立的 3 大缺點

    1. 須支付管理費,增加居住成本 有成立管委會的社區,都會收取「管理費」,一般採月繳的方式,而每戶須繳納的金額,會依據所有權狀上登記的坪數計價,也就是說持有的坪數越大,要繳的管理費也會越多。舉例來說:果仁家小編家的所有權狀是登記 14 坪,目前社區大樓的管理費是 50 / 坪,小編每個月要繳納的管理費為 700 元。 你可能有興趣》》管委會成員不繳管理費可以嗎?PTT 網友各有論述 1. 管委會管理品質不一 公寓大廈的管委會委員會由住戶選的區分所有權擔任,如果選出來的委員不負責或是做事消極,就會影響到社區管理的品質。例如:果仁家小編所居住的社區,屋齡已經有 29 年,社區中的有一半的區分所有權人不居住於此地,而居住在此地的區分所有權人多半年事已高,所以管委會的成員對公共事務的處理態度往往較為消極。 除此之外,有些社區規模大、戶數多,人流出入複雜,如果管委會人員安排不夠充足,就會有居住安全的疑慮。 你可能有興趣》》管委會若不作為怎麼辦?5 招判斷管委會是否有盡職責 1. 管委會越權管理 有些管委會不僅會限制住戶裝潢、寵物飼養、停車等規定,甚至祭出強硬的罰款手段!如果住戶發現管委會有...

    管委會是處理公寓大廈社區公共事務的重要組織,管委會成立至少要有 3 名成員,管委會成立的時間,須由起造人 (建商)在 3 個月內以召集人的身份,幫社區成立管委會,而管委會成立流程及運作主要有以下 3 個重點: 1. 由建商召開第一次區分所有權會議,至少 2/3 區分所有權人及區分所有權比例 2 / 3 以上出席,共同決定該公寓大廈規約、管理委員的人數、選任方式、任期等等,而決議時要出席人數 3 / 4 以上及其區分所有權比例占出席人數區分所有權 3 / 4 以上同意,相關決議才會生效。 2. 區分所有權會議中選出管委會委員人選,並推選出主任委員、決定好每個管委會委員的職責。 3. 管委會成立上線後,依據公寓大廈規約的內容開始執行相關工作,每月召開管委會例會,每年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有關管...

  2. 2024年6月17日 · STEP1 :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通常是由 建商 擔任召集人,向全體所有權人發出通知,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所有持有這棟大樓持份權利的人都算在內)會議,其中必須要有 區分所有權人 2 / 3 以上及區分所有權比例 2 / 3 以上出席,會議才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要 ...

  3. 管委會的運作流程. 由首次區權會遴選出主委後,則由社區依照職務需求組成管委會,並由管委會開始行使社區自治權。 運作流程如下: 1. 首次區權會完成. 2.

  4. (1)主任委員應每 2 個月召開管理委員會 會議乙次。 (2)管理委員會會議,應由主任委員於開會前 7 日以書面載明開會內容,通 知各管理委員。 (3)發生重大事故有及時處理之必要,或 經 1/3 以上之委員請求召開管理委 員會會議時,主任委員應儘速召開臨時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3月3日 · 一、成員及任期. 所謂管委會,是指為執行區權人議事項及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工作,由區分所有權人選任住戶若干人為管理委員所設立之組織 (本法第3條第9款)。. 由此可知,管委會內之委員應由住戶 (不一定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擔任,其等之選任由召開區權人 ...

  7. 2023年3月31日 · 至於如何成立管委會,建管處整理四個步驟,依序完成就能申請管委會成立: 一、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開會前置作業: 推舉召集人:由區分所有權人2人以上互推1人擔任召集人,並公告10日後通知開會;開會通知單在開會前10日併同委託書、提案單、規約草約寄給 ...

  1. 如何召開管理委員會會議? 相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