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日期:2024 年 4 月 30 日 作者: 賴 以玲. 根據 111 年衛生福利部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於肝癌及慢性肝病、肝硬化者有 1 萬 1,888 人,國民健康署自 110 年起提供 45 至 79 歲民眾終身一次 B、C 型肝炎篩檢,民眾應善用此免費服務,一生至少接受 1 B、C 型肝炎 ...

  2. 2022年9月5日 · 1. 美國自殺者遺族關懷基金會. 2. 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雖然你因為憂鬱而暫時無法看到美好但明天你一定可以再看到一次。 免付費安心專線 1925. 免付費生命線 1995.

  3. 2019年5月19日 · 因為無法吞嚥與呼吸困難水姨在外科醫師的照料下做了一個氣切造口讓呼吸功能可以穩定然後經歷了數次非常痛苦的食道擴張術。 之間有段時間症狀改善良好。 水姨以為可以重拾過去手術後平穩的日子孰料這一回不到半年症狀又全部復發。 外科醫師幫水姨安排了檢查,發現之前擴張的地方,並沒有問題,也因此沒有繼續做擴張治療的必要,但同時也發現了食道與喉頭的肌肉,幾乎沒有在動彈,也就表示要仰賴著原有的喉嚨與食道繼續吞嚥食物,已經不再可能。 如果要進食,接下來,就只有考慮人工造廔口一途了。 但是水姨拒絕了,經過了這二十多年飲酸自盡、重大手術、持續進展的思覺失調症、反覆的食道擴張術等種種歷程,身心逐步地被摧枯拉朽,不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功能之一,也宣示著,她從一段又一段的抗戰中敗下陣來。

  4. 2019年7月3日 · 其實腫瘤長得快更容易被殺死 - Heho Cancer. 放療要做2個月時間拖太長其實腫瘤長得快更容易被殺死. Posted on 2019 年 7 月 3 日 by 盧映慈. 在得了癌症之後醫生可能會建議一些人可以做放射線治療」,但一聽到放射線治療想到5~8週的療程也會讓人忍不住想問,「腫瘤長這麼快時間拖這麼長有效嗎? 放射線治療更會殺長得快的腫瘤. 癌症治療中,最常聽到的除了開刀之外,大概就是放療跟化療。 比起開刀的「一次解決」,化療跟放療都是一個比較長時間的療程,常常會讓初次接受治療的患者,擔心療程會不會跟不上腫瘤生長的速度。

  5. 2018年6月11日 · 為什麼發現癌症的時候 往往就是末期了? 因為很多癌症在形成初期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異常症狀和疼痛感,或許只是類似感冒之類的症狀。 但人體旦罹癌,從初期演變到末期,僅需要2個月到2年的時間,讓人防不聖防。 換句話說,當民眾開始有警覺時,癌症已常常已發展到末期的程度。 在美國,癌症5年存活率約有60%~70%, 這與他們注重預防保健醫學、有健身運動習慣及會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很大的原因,尤其定期健康檢查,讓他們的癌症患者在初期發現就可以接受治療,大幅提升了存活率。 癌症末期該放棄治療嗎? 通常到了癌症末期這一步,民眾及家屬會呈現兩極化的反應,而另種則是類似吳伯伯子女的態度,無論各種方法都得要試試看;種是吳伯伯的態度,直接想放棄治療,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6. 2022年9月4日 · 日前馬來西亞歌手艾成墜樓事件更引來演藝圈震驚與關注網友討論及報導鋪天蓋地對家屬形同刀割台灣以正確態度進行自殺防治工作更刻不容緩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特別是 自殺人口重複進行自殺行為的風險比一般人口多 300 因此如果發生過一次自殺行為後續仍要持續進行追蹤。 根據統計, 凡是有一名自殺死亡者就會有至少 6 位親屬受到心理影響,另包含護理人員、護送人員、目擊者也在內。 李明濱說,國內女性跳樓數量直線上升直逼上吊,今年也公布 《影視劇從業人員自殺防治手冊》 ,共同防治憾事發生。 他更呼籲,「自殺防治原因複雜,不只有健康因素,還有感情因素、家庭因素等。

  7. 2019年6月27日 · 人工血管的必要性. 「如果問我我得說人工血管還是必要的』,因為化療的藥太強了如果像我們平常打針打末梢的話真的會痛死藥也可能會漏出來所以一定要打靜脈注射。 但裝人工血管可以減少疼痛、滲漏的可能,也不用一直找靜脈,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台大醫院乳癌權威、也是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 但人工血管雖然已經比靜脈留置針感染率降低,還是有感染的可能。 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說,人工血管每個月要回醫院沖洗一次,像是病人本身的身體虛弱、對於傷口的清潔不夠,或是營養不良、沒有做好清潔消毒,就可能感染,「我們只能做預防措施,但沒辦法保證100%安全。 而張金堅也說,人工血管如果沒有確實清潔,可能會產生栓塞,病人必須要中斷整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