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日 · 作者 李開復. 李開復一場大病之後我修的7個死亡學分.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人如果每天只是「過日子」,很容易陷入今天的世俗現實裡面。 而面對死亡,我們反而容易得到頓悟。 我最近出的書我修的死亡學分就是描述我罹患四期淋巴癌面臨死亡修的七個死亡學分 。 第一個學分,就是健康無價. 在我平時的生活中,我熱愛美食,不運動,不愛睡眠,認為睡眠是浪費時間,每天起來回E-mail,給我員工證明我工作多努力。 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 其實健康失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樣重要的。 如果我們要維護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很多人會認為說,如果你養生,就沒有事業了,什麼都不要了,過退休的生活,過慢日子吧。

  2. 1 天前 · 如果會,那就要考慮是否定價開始出了問題? 如果是,下次在成本變動時就要跟供應商討論,在跑得動的價格帶,商品設計是否有調整的空間? 例如:減少過多的包裝來省下錢、一次下單兩季的貨來增加議價空間,或是設計上少一個夾層、但多一個外縫袋,來達成一樣的功能,並減少師傅的作業 ...

    • 你會為了救五個人而讓一個人犧牲嗎?
    • 要不要為了救5個人,把一個人從橋上推下去?
    • 取走一個健康的人的器官可以救五個病人,你做不做?
    • 為什麼要學「哲學」?

    Michael Sandel教授:這是一門探討正義的課,讓我們先說一個故事。假設你是一個火車駕駛員,而你駕駛的這輛車正快速在軌道上行駛,時速六十英里,而在軌道盡頭有五個工人在工作,你試著想要煞車,但卻做不到,你的煞車失效了。你感到十分緊張,因為你知道,如果你撞上這五個工人,他們必死無疑。假設這是一個確定的結果,因此你感到非常無助,但接著你發現右邊有條岔路,而那條岔路底只有一個工人在工作,你的方向還可以控制,車輛還可以轉向,可以轉向岔路,撞死一名工人,但閃過五名工人。 Michael Sandel教授:第一個問題是:你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你會怎麼做?我們來投票吧!有多少人會把火車轉向?開向那岔路?請舉手,有多少人不會轉,繼續往前走?選擇繼續往前走的請把手舉起來。有一些人這樣選擇,大部分的人則是...

    Michael Sandel教授:好的,還有嗎?剛剛的答案很勇敢,謝謝。讓我們思考另一個火車案例吧!看看剛剛的大多數人會不會繼續堅持他們的邏輯,「寧可殺一人,不可殺五人。」這次你不是火車的駕駛員,你是個站在橋上的旁觀者,你正觀察著鐵軌上的狀況,軌道上來了一輛火車,軌道的盡頭有五名工人,煞車同樣失靈,而火車正要撞死那五名工人,由於你不是駕駛員,你覺得非常無助,直到你注意到旁邊有個人,在橋邊站著一個非常胖的人,你可以推他一把,他會掉落軌道,正好擋住該輛車,他會死,但他的犧牲可以救那五個人。好的,有多少人願意把那胖子推下橋?請舉手,有多少人不願意?大多數人們不願,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寧可殺一人也要救五人」的理念呢?剛剛幾乎全部人贊成的理念呢?我想要聽聽你們的理由,我想要聽聽剛剛站在大多數立場人的解...

    Michael Sandel教授:好吧,我們暫時先放下這個案例。很好,讓我們想像另一個不同的案例。這次你是在急診室的醫生,同時來了六名病患,他們是一場恐怖的火車意外中的傷者,其中五個人傷勢中等,一名重傷,你可以花整天的時間治療那名重傷患者,但另外五名患者會因無人照顧而亡。或者你也可以照顧那五位患者,治好他們,但同時那一名重傷患者會因為無人治療而死亡。從醫生的角度來看,有多少人會救那五人?有多少人會救那一個人?極少數人,只有幾位。我假設是同樣的一對五條命的邏輯?再思索另一個醫生的案例,這次你是一名器官移植的醫生,面對五名病患,每個人都非常需要器官移植,否則就活不下去。一個需要心臟、另一個需要肺臟、第三個需要腎臟、第四個人需要肝臟、第五個人需要胰臟,而你因為沒有捐贈者,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亡。然...

    聽起來也許很有趣,但我得先警告各位,要讀這些書當作自己心靈上的鍛鍊是有某些程度的風險的,這風險不只對個人,也有政治上的風險,這個風險是所有政治系的學生都該知道的,這風險是來自於哲學的目的。它教導我們,並且讓我們思考,而所藉由的事實卻是我們早已知道的,這才是諷刺之處。本課程的困難之處,在於我們所教導的事物你都已經知道,目的是將我們帶離原先熟悉、不被質疑的設定,讓它成為另一種嶄新的環境,也就是我們採取這些範例和假設的原因。這些例子讓你從有趣的角度認真思考,這些哲學書也是同樣的道理。哲學讓我們跳脫熟悉的環境,其方法並非提供新的資訊,而是藉由邀請和刺激讓你有新的觀察切入點,但這同樣是有風險的。一旦你從新的角度觀察,一切就再也不會相同,這就像失去純真一樣。不管你覺得多麼不妥,知識是不可能倒退再來的,這...

  3. 6 天前 · 本文精選了 18 句來自成功者的名人語錄,這些勵志格言和正能量金句,不僅給你帶來啟發,更幫助你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勇往直前。 成功者的智慧,往往藏在他們的言語中。 這些名人金句,既是他們個人經歷的總結,也是對我們這些後來者的寶貴指引。 無論你正面臨壓力、遭遇失敗,還是需要一份堅持到底的勇氣,這些勵志語錄都為你注入無限正能量,幫助你轉念改變人生。 名人、成功者語錄|18 句勵志金句,給你繼續努力的勇氣. 壓力超大,怎麼辦? 正如聯強集團總裁杜書伍所說:「尋找解決方法的同時,個人的能力也隨之提升,相對地,壓力便減輕了,這代表種改善與進步。 」當我們學會從解決問題中提升自己,壓力不再是阻礙,而成為前進的動力。

  4. 2018年8月2日 · 覺得人生沒目標,是因為你沒想過這 5 件事. (本文出自 《經理人月刊》2015 年 6 月號,過你想要的生活:工作與生活平衡的 5 項法則 ).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那換個方式再問一次,「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 ...

  5. 2018年6月22日 · 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一次我去拜訪前總統李登輝, 他提到,「《論語》曾說『未知生,焉知?』但這不對,應該是『未知,焉知生?』」 當你面對死亡,才會回過頭看人生是什麼。 在生死決斷中頓悟:所有的挫折,都是過程

  6. 2023年7月10日 · 為何沒寫會議記錄就會忘記上次開會的結論? 認知神經科學專家解析背後原理.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開會時如果沒有把會議內容記錄下來下次的會議上可能就會發生類似狀況A 同事說:「我記得我們上次討論的內容是⋯⋯另一位同事 B 會說:「但是我記得不是這樣,而是⋯⋯」甚至也可能不記得上次開會的內容。 如果公司裡的決策依靠「我記得⋯⋯」、「我曾經⋯⋯」,可能會依據錯誤的事實,錯誤地決定某項事情或做出行動。 為了證明人的記憶有多不可靠,剛發生的事都有可能記錯,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鄭仕坤教授在採訪中做了一項簡單的測試:「我現在唸一串數字,請你複誦:7819012。 「7819012。 」記者複誦之後,他又接著說:「這個其實是我大學的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