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8日 · 1. 竇性心律不整. 如果發現心跳會隨著呼吸稍微漸快及漸慢這是因為人體自律神經同時支配著心臟和肺臟所以此為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 2. 心房早期收縮. 兒童常見的心律不整,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常是聽診時或健康檢查所發現,發生頻率不高的心房早期收縮並不會降低心臟的收縮能力,因此兒童的生長發育及活動能力不受影響,可安排定期門診追蹤。 3. 心室早期收縮. 也是兒童健康篩檢時偶爾會發現的心律不整形式,可能沒有症狀,然而心室早期收縮的孩童需進一步的評估心臟,例如心臟超音波、24 小時霍特心電圖,甚至安排運動心電圖等。 如果心臟結構功能皆無異常,心室早期收縮發生頻率不高,單一型式的心電圖形態,運動時心室早期收縮會減少或消失,這樣的孩童預後較為良好,通常門診追蹤即可。

    • 竇性心律不整。如果發現心跳會隨著呼吸稍微漸快及漸慢,這是因為人體自律神經同時支配者心臟和肺臟,所以此為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
    • 心房早期收縮。為兒童常見的心律不整,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常是聽診時或健康檢查所發現,發生頻率不高的心房早期收縮並不會降低心臟的收縮能力,因此兒童的生長發育及活動能力不受影響,可安排定期門診追蹤。
    • 心室早期收縮。也是兒童健康篩檢時偶爾會發現的心律不整形式,可能沒有症狀,然而心室早期收縮的孩童需進一步的評估心臟,例如心臟超音波、24小時霍特心電圖,甚至安排運動心電圖等。
    • 上心室頻脈。兒童期最常需要奔波急診室的心律不整,是陣發性上心室頻脈,通常孩童會有胸悶、心悸、活力不佳或暈眩等不適感,發病年齡常是1歲內或7至8歲以後。最常見的原因是心房心室內多了一條副傳導路徑,偶然的情況下發生心房心室間不斷地迴路傳導,導致心臟快速跳動高達每分鐘200下左右,此時使用迷走神經刺激(例如冰水袋敷臉)或服用藥物有機會將迴路中止,若無法停止的上心室頻脈需就醫來緩解。
  3. 心跳過快恐心悸胸悶 心悸為心跳過快的症狀心跳過快除了可能心悸胸悶或頭暈外最怕心臟因長期跳動過快心房活動量減少心房血液凝固形成血塊並流至腦部引發中風。 相較於心跳正常者,心房顫動病患腦中風的機率增加5倍。

  4. 2024年1月9日 · 1. 竇性心律不整. 如果發現心跳會隨著呼吸稍微漸快及漸慢這是因為人體自律神經同時支配著心臟和肺臟所以此為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 2. 心房早期收縮. 兒童常見的心律不整,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常是聽診時或健康檢查所發現,發生頻率不高的心房早期收縮並不會降低心臟的收縮能力,因此兒童的生長發育及活動能力不受影響,可安排定期門診追蹤。 3. 心室早期收縮. 也是兒童健康篩檢時偶爾會發現的心律不整形式,可能沒有症狀,然而心室早期收縮的孩童需進一步的評估心臟,例如心臟超音波、24 小時霍特心電圖,甚至安排運動心電圖等。 如果心臟結構功能皆無異常,心室早期收縮發生頻率不高,單一型式的心電圖形態,運動時心室早期收縮會減少或消失,這樣的孩童預後較為良好,通常門診追蹤即可。

  5. 許多人有過心悸不適經驗頭暈心跳較快兒科醫師提醒小小孩也可能心律不整家長應該提高警覺如果小朋友突然心跳過快每分鐘心跳超過180下務必盡速就醫查出病因。「心房頻脈可能有心悸頭暈問題嚴重甚至會心臟衰竭

  6. 小孩心臟每分鐘跳幾下才正常? 兒童的心跳與活動量情緒身體狀況皆有相關尤其在新生兒時期心臟較小每次跳動的血液輸出量有限所以心跳速度會比較快隨著年齡增長心跳會逐漸減慢。 範圍如下: 新生兒:100-205次/分鐘. 嬰兒:100-180次/分鐘. 1-2歲:98-120次/分鐘. 3-5歲:80-120次/分鐘. 6-7歲:75-118次/分鐘. 青少年:60-100次/分鐘. 兒童發生心律不整的原因是什麼? 1.先天電生理傳導系統異常. 2.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肌病變所引起. 3.外在因素例如發燒、感染、藥物、電解質不平衡等.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就醫詳細檢查?

  7. 2022年3月16日 · 醫師常見症狀為胸痛易喘精神差. 日期:2022 年 3 月 16 日 作者: 李祉函. 孩童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為心搏過速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表示兒童的心律不整包含心搏過速與心搏過緩心搏過速臨床表現為沒運動也覺得心跳很快情緒不好時也會心跳變快心跳會到每分鐘 180 至 240 左右會建議家長或學校老師在發作時可以幫忙確定心跳脈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孩童心律不整 症狀常為食慾變差、心臟疼痛. 台灣心律不整盛行率大概為全人口的 1-2%,一般成年人的心跳為每分鐘 60-100 下,新生兒為每分鐘 120-160 下,心臟節律不正常,過快、過慢或不規則都屬於「心律不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