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2日 · 朱育瑩分享她的朋友在打完流感疫苗後手臂竟出現了一大片紅腫痛癢的病灶是傳說中偶爾會見到的注射部位不良反應」。 (圖擷取自朱育瑩臉書專頁)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及咳嗽等症狀並好發於秋冬季不少民眾會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對此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整形外傷科主治醫師朱育瑩表示若出現注射部位不良反應如注射部位周圍的疼痛發癢或腫脹等先別驚慌可吃止痛和抗過敏的藥物癢時也別太用力抓可擦止癢的藥膏和冷敷一下症狀很快就會退去 若症狀越來越嚴重,甚至1週都持續加劇的話,則建議趕緊就醫 。

  2. 2020年10月21日 · 打完流感疫苗後在注射處可能會有局部疼痛紅腫狀況皆屬於正常反應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疫苗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或出疹等症狀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大約持續1至2天身體即可自然恢復。 然而,柳朋馳醫師叮嚀, 若持續發燒逾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都屬於接種的異常反應建議應儘速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醫療處置...

  3. 2021年10月8日 · 延遲性反應如本次討論的皮膚過敏反應往往較晚發生患者可能在隔日後才陸續出現包括了局部注射反應延遲性手臂腫脹又稱新冠手臂 (Covid arm),以及蕁麻疹麻疹樣紅斑性之痛症注射填充物紅腫皮下廣泛小出血點等。...

  4. 預防方式: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維持手部清潔. 2.1勤洗手. 2.2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 2.3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3.1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3.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3.3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適當距離. 生病時在家休養. 4.1有流感症狀立即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 4.2在家中休養,儘量不上班、不上課,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 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 流感疫苗接種建議.

  5. 2022年3月9日 · 2022-03-09. 張貼單位. 本院. 內 容. 民眾近期施打疫苗踴躍不過不論是哪一種疫苗接種後最常反應的症狀便是注射部位疼痛」,打完疫苗之後手臂相當有感有人痛到無法舉起手臂有人則是睡覺翻身壓到被痛醒其實這並不一定是疫苗所導致也可能太過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針對手臂痠痛之症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提出幾項建議緩解肩膀疼痛等症狀。 復健科周建文主任指出「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 (Shoulder injury related to vaccine administration,SIRVA) 通常就是疫苗注射後立即出現肩膀的症狀,據統計約有九成的病患是24小時之內即出現症狀,很少是超過三天才出現肩膀問題。

  6. 打流感疫苗的部位 紅腫痛怎麼辦? 這是正常現象,先觀察2天 局部冰敷,降低不舒服的感覺 未緩解或有化膿,請看醫生 不亂塗不明敷料 痛

  7. 2021年7月14日 · 手臂請盡量放鬆並保持活動避免僵硬也可以輕微冰敷等到消腫後大約1至2天改為間歇性溫敷如果真的非常疼痛合併發燒且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可以諮詢醫師Q哪些人比較容易出現疫苗誘發的血栓? 目前因全球發生個案數太少無明確的風險因子,且主要發生於AZ及嬌生兩種疫苗。 一開始認為年輕人、女性較易產生血栓,但可能起因於早期施打疫苗群體主要也是年輕、女性為主而造成偏差,後來男性案例較多可能因女性施打減少。 目前粗估血栓案例約為每10萬人中0.79至3.77人(跟一張統一發票中三獎、四獎的機率差不多),感染COVID-19住院者發現靜脈血栓的比例則約3%至20%。 Q:打完COVID-19疫苗隔多久可以捐血? 接種AZ疫苗要間隔14天;莫德納、BNT不須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