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歷史
    • 建築設計
    • 其它紀事
    • 外部連結

    民國時期

    1. 1945年11月,中和鄉長蕭昌銅將之更名為「中正橋」。 2. 1954年,因應交通量大增與防空疏散需求,加寬橋面7公尺作人行道使用。 3. 1961年,臺灣省公路局辦理第二次拓寬,橋面拓增至15.4公尺,8月1日大致竣工先開放行人與部分車輛通行,8月16日起雙向通車,並於9月7日至9日於橋下舉辦龍舟競賽,慶祝拓寬。 4. 1962年,政府修建永和堤防,為符合河寬之規定,橋長向南延伸100公尺,11月22日動工(開工前已先架設便橋),由榮工處興建。 5. 1963年,5月31日竣工、6月15日舉行通車典禮。 6. 1968年4月15日起,以90個工作天整修伸縮縫。 7. 1972年第三次拓寬完成通車,橋寬24.5公尺,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為新橋落款。 8. 2010年5月,為配合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永和段工程,環河西路一段路面拓寬與堤防外移,永和側橋面將需加高2公尺,於5月21日開始階段性施工,進行封路改行便橋、拆除與重建橋面工程,已經完工。台北市端則尚未動工。 9. 2015年3月,因為中正橋耐震係數和防洪高度都不合標準,所以台北市政府考慮拆除;然而橋面下方仍然保存了日治時...

    中正橋早期樣貌:鋼筋混凝土橋墩與上承式鋼鈑梁。
    中正橋早期樣貌:鋼筋混凝土拱形鏤空橋墩與沉箱基礎。
    鋼鈑梁製造商銘牌
    川端橋和螢橋:根據部分書籍,「川端橋因夜間川端町附近常見螢火蟲出沒,而有『螢橋』別稱」,實為以訛傳訛。根據《台北市土木要覽》之記載,川端橋是鋼筋混擬土橋,位在川端町與溪洲(今永和)間,長300.36米;而賞螢火蟲的螢橋則是木橋,位在川端町13番地(廈門街與廈門街25巷口),僅長19.4米,兩者位置、長度等均不同,故川端橋並非螢橋。
    川端地藏尊:因為新店溪發生多起溺水事件,1939年,由開設「紀州庵」的平松德松等人發起,在台北川端橋畔設立一座「延命地藏大菩薩」石佛,以弔祭水難亡靈及息災,該年3月,以台北西本願寺為主體,聚集圓通寺、了覺寺、弘法寺、法華寺僧侶,舉行盛大的除幕及入佛式。
    中正橋(川端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2020年8月26日 · 新中正橋最大亮點,就是三度空間鋼桁架拱肋結構系統,由一轉為二之叉式拱肋鋼拱橋(詳圖3),此橋型在國內是首創,在國外也是鮮少見的創新橋型,兩座橋台分別設在新店溪高灘堤岸上,深槽區不落墩;鋼拱橋主梁,將以逐節推進(Incremental lauching method

    • 新中正橋的構造是什麼?1
    • 新中正橋的構造是什麼?2
    • 新中正橋的構造是什麼?3
    • 新中正橋的構造是什麼?4
    • 新中正橋的構造是什麼?5
  3. 2024年3月10日 · 中正橋改建工程於2019年5月6日開工,由台北市新工處執行改建工程,過去5年來陸續完成主橋鋼拱肋合攏、鋼纜施拉、道路鋪面工程及附屬設施等工項,去年10月更是迎來北市端往新北市方向的通車,待3月16日新北端開放通行後,宣告新橋雙向通車,將提供往來新北的民眾更安全便捷的新橋樑。...

  4. 2023年6月22日 · 發布. 連接台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改建工程,日前完成台北、新北兩端合攏作業,今年9月底可切換台北往新北方向的行車動線...

  5. 2024年3月10日 · 工務局表示,中正橋改建工程2019年5月6日開工,由台北市政府新工處執行改建工程,5年來陸續完成主橋鋼拱肋合攏、鋼纜施拉、道路鋪面工程及附屬設施等重要工項,中正新橋台北市往新北市方向已於去年10月通車,今年3月16日則將開放新北市往台北市方向。 祝惠美指出,中正橋改建工程藉由先建新橋再拆舊橋的方式施工,施工期間交通不中斷的創舉,工程總經費大約33億元,其中新北市政府分攤12.4億元。...

  6.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中正橋為跨越新店溪並串連新北市與臺北市的重要橋梁,且為往來兩市間防災救災的重要橋梁,交通通行量大、交通繁忙且使用年代較久,同時為使橋梁符合200年防洪保護標準,於是動工辦理橋梁改建工程,本工程之主要內容包含重慶南路的高架橋拆除及人行道整建、河中新建新橋、川端橋保存再利用改建等三大工項。 而在重慶南路高架橋拆除作業完成後,目前正積極進行河中段新橋改建並全力趲趕重慶南路的平面道路及側溝整建作業;在施作過程中,因沿線的平面道路與高灘地之地底下均已存在許多管線妨礙施工,再加上本工程範圍為新北市與臺北市間的交通要道,施工中尚須維持既有的龐大車流如常往來,更是增加工程的施工難度,惟工程單位仍全力針對問題積極協處,逐一攻克各個障礙,推展工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