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5年9月4日 · 之後,台北市還陸續進行了二重疏洪道工程、大直地區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及員山仔分洪道,才真正算是舒緩了淹水大患。 「這也是因為大台北是首善之區,才有機會投入這樣的資源,」蔡文賓感嘆。
2017年6月6日 · 其中,著名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以「開啟了台灣山林文學之美的殿堂」名列榜上,文中引用了一段鹿野描述高山蝴蝶生態的優美文字,並推崇: 鹿野忠雄不僅對台灣昆蟲、植物、生物地理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開啟了台灣山林文學之美的 ...
2023年1月31日 · 「我想打破傳統那些通俗的、擬人化的、套裝感的自然生態解說模式,」深知自己過往也受套裝式解說影響,黃瀚嶢建構起完備知識與探索能力後,便希望能盡一己之力,發展出不流於俗套的生態觀察、解說,「我不想像套公式一樣,走到某地就把腦中背誦的資料
2024年9月25日 ·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生態交互作用的產物。 本書作者探討了生態學如何由自然史快速演進為一門鑑往知來的學科, 不但有助於解釋自然界的運作方式,也能作為環保政策與管理決策的指引。
2017年10月5日 · 透過臺灣目前九座地質公園的故事,我們將臺灣歷史往前推,向下鑽,以大尺度重新理解土地與人,以及臺灣在世界的位置。 面對自然的威脅與環境變遷,也有了新的意義與視野。
2019年8月7日 · 此書以九零年代台北都市公園生產為藍本,指出城市如何從非正式地景邁向現代國家制度化地景,「綠化」一種零度寫作修辭性政策工具,以視覺美景驅離貧困社區與違建群落,掩蓋貧富差距,抹平歷史過程產生的異質文化。
2015年11月19日 · 遍路在臺灣已成為年輕人對流浪的渴望符號. 「四國遍路」乃是日本四國地區具有 1,200 年歷史的巡禮文化,相傳源自平安時代初期空海大師(約唐中葉)繞行四國苦修的路徑,其中有 88 座佛寺串聯,步行路徑約 1,200 公里。 我在 2009 年完成徒步遍路後,在部落格上分享了徒步日記,也開設了臉書「四國遍路同好會」,目前在台灣、港澳、新馬,已聚集了數千名中文世界的遍路愛好者。 期間也有不少朋友已完成他們的遍路旅行歸來,且已有朋友一去再去,把四國當成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