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蘆洲 李氏古宅李友邦紀念館) 李友邦 (1906年4月10日—1952年4月21日), 字 肇基 , 臺北廳 芝蘭二堡 和尚洲(今 新北市 蘆洲區 )人 [ 1 ] , 日治時代 抗日 事發,到 中國大陸 ,就讀於 黃埔軍校 ,1945年 日本投降 二次大戰 結束後,李友邦以臺灣義勇軍中將 ...

  2. 修護工程於1993年開工,1997年完工,2006年10月28日正式以「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將軍紀念館」名義對外開放,展出抗日史料及李將軍手稿 [4],產權仍屬私人所有 [5]。

  3. 李友邦(1906年4月10日—1952年4月21日),字肇基,臺北廳 芝蘭二堡和尚洲(今新北市 蘆洲區)人 [1],日治時代 抗日事發,到中國大陸,就讀於黃埔軍校,1945年日本投降 二次大戰結束後,李友邦以台灣義勇軍中將司令頭銜率領隊員光榮回台。

  4. 修護工程於1993年開工,1997年完工,2006年10月28日正式以「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 將軍紀念館」名義對外開放,展出 抗日 史料及李將軍手稿 [4],產權仍屬私人所有 [5]。 建築. 蘆洲李宅整體略成橢圓,構宅屋為中心四周植樹,具清代台灣民宅防禦特徵。 李宅前有埕,分內外兩層,一道矮牆及門樓隔開,埕之前方為蓮花池。 李宅正身三進帶內外護龍的大型三合院,七廳五十六房、一百二十門,縱向主軸五(正身明間、正身、內護龍間的中庭,內、外護龍間的中庭),橫向主軸有三(門廳後廊,正、後廳的前廊及門所對應的護龍通道)。 內、外護龍各自成獨立合院,正身除明間、廊及廂房外皆付「半樓仔」,平日儲藏物品,兼避洪水之用。 [1]

  5.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中日戰爭 爆發後,李友邦在 金華縣 著手恢復 台灣獨立革命黨,黨綱宗旨為:「驅除日本帝國主義在台灣一切勢力;在國家關係上,脫離其統治,而返歸祖國,以共同建立三民主義之新國家。. 」 [6],並前往 福建 崇安縣 招募台灣同鄉 ...

  6. 2018年4月17日,新北市政府將舉人正身、前廳、左右雙護龍、石砌駁崁等範圍指定為新北市市古蹟。2019年,因建築物結構年久失修、屋頂有塌陷風險,新北市文化局因而緊急修復塌陷屋頂,規劃後續修復再利用計畫。[3] [4]

  7. 李友邦 (1906年4月10日—1952年4月21日), 字 肇基 , 台北厅 芝兰二堡 和尚洲(今 新北市 芦洲区 )人 [ 1] , 日治时代 抗日 事发,到 中国大陆 ,就读于 黄埔军校 ,1945年 日本投降 二次大战 结束后,李友邦以台湾义勇军中将司令头衔率领队员光荣回台。 在1952年,被以涉及 朱谌之 匪谍案 的罪名,遭 中华民国政府 处死 。 [ 2] 生平. [ 编辑] 李友邦为 芦洲李宅 第五世子孙 [ 3] ,于大正十二年(1922年)4月入学 台北师范学校 ,与 林木顺 、郑泰聪同期。 李肇基与林木顺、郑泰聪成为莫逆之交,结拜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