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
      觀光旅遊 ·  3 則評論
      北區北門街135號 · 03-526-7510
  1. 新竹長和宮 ,是位於 臺灣 新竹市 北區 長和里的 媽祖廟 ,廟身列為 市定古蹟 ,與 新竹水仙宮 相鄰。 早期歷史 [ 編輯] 乾隆 七年(1742年), 淡水同知 莊年 、 淡水廳 守備陳士挺等倡建媽祖廟,由 王世傑 家族捐地 [1] 。 廟名取「長和」,以期船頭行長久合作、和平共處 [1] [2] 。 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官方在 竹塹城 內興建 新竹內天后宮 後,長和宮開始被叫作「外媽祖」 [3] 。 長和宮為竹塹古輕便車道的起點,陸運貨物會經過今日的城北街、境福街( 樹林頭境福宮 )、 東大路 、經 塹港富美宮 ,最後到 頭前溪 口的 南寮 港口 [4] 。

  2. 新竹長和宮 ,是位於 臺灣 新竹市 北區 長和里的 媽祖廟 ,廟身列為 市定古蹟 ,與 新竹水仙宮 相鄰。 早期歷史. 乾隆 七年(1742年), 淡水同知 莊年 、 淡水廳 守備陳士挺等倡建媽祖廟,由 王世傑 家族捐地 [1] 。 廟名取「長和」,以期船頭行長久合作、和平共處 [1] [2] 。 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官方在 竹塹城 內興建 新竹內天后宮 後,長和宮開始被叫作「外媽祖」 [3] 。 長和宮為竹塹古輕便車道的起點,陸運貨物會經過今日的城北街、境福街( 樹林頭境福宮 )、 東大路 、經 塹港富美宮 ,最後到 頭前溪 口的 南寮 港口 [4] 。

  3. 全年. 開放時間: 上午7時至下午10時. 主辦單位: 新竹長和宮. 單位網址: 連結. E-mail: waimazu@gmail.com. 諮詢專線: (03)523-8783. 景觀價值. 長和宮最早由官方倡導民間募資興建不僅是新竹三大廟之一也是當時竹塹的舖戶船戶和水郊商開會辦公場所更是新竹地區最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 長和宮在清同治2年(公元1863年)於左側增建格局形式相仿的「水仙宮」後,形成主次雙軸平行並列的「雙宮奇景」,為臺灣史上罕見的寺廟發展生態。 廟內保留大量的古文物和匾額,包括聖母來臺乘座的鑾椅,和媽祖的鳳冠霞被、三寸金蓮履,繡花荷包囊、七寶銅爐等,彌足珍貴。 歷史沿革.

  4. 新竹長和宮為新竹當地重要媽祖廟之一俗稱外媽祖與新竹城內的媽祖廟做區隔城內媽祖廟稱為內媽祖根據史料記載清乾隆7年西元1742年由時任同知今縣市首長地位)、守備一同創建其廟址建在俗稱北門大街的北門街上。 「北門大街」顧名思義就是新竹城北門所連接的道路,清代新竹港口就是沿著北門大街進城,連結整個新竹地區的貿易網絡,也因此帶動整條街道的商況,新竹長和宮建於此地,也是與這有所連結。 北門街上設有各式各樣的商店,這些店家也因為時常與海上貿易等有關聯,因此航海守護神媽祖也成為這些商戶老闆的信仰之一,長和宮就成為商行間議事之地。 清嘉慶24年(西元1819年),由附近眾商戶一起出資重修長和宮。

  5. 2023年7月9日 · 新竹長和宮是台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宗教建築之一歷史悠久的廟宇建築信仰活動與祭祀儀式都展現了台灣民俗信仰的精髓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喜愛本文將深入探索新竹長和宮的神明信仰中心探究其神明信仰傳承與活動並解析其中的文化意義

  6. 新竹長和宮. 台灣-新竹市. 於1742年在竹塹北廂建立這座天后宮,其神像迎自湄洲媽祖祖廟,後因地處北門外,又稱為「外媽祖」。. 當年竹塹地區的郊商因求近便而以此為議事之地點成為郊商的活動中心1935年郊商重修後又稱長和宮目前信徒甚多是市民的 ...

  7. 長和宮位於新竹市北門街一三五號因廟宇建於古早的北門城樓外俗稱外媽祖廟」,本宮於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長 和宮是北門街最為熱鬧昇平的一處宗教聖地在媽祖娘娘覆庇下的北門街區市況繁榮香客川流不息由此而集聚人潮攤販林立呈現蓬勃富盛欣欣向榮的 市區景象,在廟堂馨香與人間煙火的交會中,媽祖入世渡人的精神在此表現無遺,在輪奐建築與圓環攤舖的相融並蓄裡,長和宮積極的公益精神,彰顯了宗教「霖雨 蒼生」的本質,因此,兩百六十餘年來的輝煌廟史,爐下信徒與日俱增香火日盛一日,這不惟是媽祖福應之德,也是長和宮眾虔誠信徒多年來的奉獻服務之功。

  8.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新竹長和宮新竹長和宮 - Wikiwand

    台灣新竹市的媽祖廟,新竹三大廟之一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新竹長和宮 ,是位於 臺灣 新竹市 北區 長和里的 媽祖廟 ,廟身列為 市定古蹟 ,與 新竹水仙宮 相鄰。. Quick Facts 新竹長和宮, 基本資訊 ... 新竹長和宮. 基本資訊.

  9. 新竹市長和宮位於新竹市北門街135號是北門街上最熱鬧的一座廟宇。 該廟創建於清代乾隆7年 (1742),時稱天后宮或長和宮。 由於它位在舊竹塹城城外,故亦稱「外媽祖廟」,以有別於城市之天后官(內媽祖廟)。 廟的正面臨北門街朝向舊北門城出口東面臨鄭氏家廟南可至城隍廟北上可達舊港是當時新竹與大陸區域貿易的貨物進出口門戶因此在嘉慶24年 (1819)新竹地區從事貿易批發的水郊各地鋪戶,由郭尚安、吳建邦等八人出面倡導捐建該廟,從此成為水郊聚會議事之所。 道光7年 (1827)6月竹塹城興工,翌年這批行商鋪戶正式組織成行郊的商業公會,名為「金長和」郊,一般人稱之為「塹郊」,從此對長和宮的興修繕建與宗教活動,全力支持參與,並在道光15年 (1835)又有一次葺修。

  10. 國家第三級古蹟~新竹長和宮, Hsinchu, Taiwan. 6,587 likes · 28 talking about this · 5,786 were here. 長和宮位於新竹市北門街一三五號因廟宇建於古早的北門城樓外俗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