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8日 · 三七事件. 時間:2022-09-08 17:0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曾國華. 國軍槍殺越南難民黑歷史 (二) (圖:監委高涌誠提供) 1987年3月7日,金門烈嶼東岡發生駐軍槍殺包括孕婦、小孩、老人在內越南難民的「三七事件」。 35年後,監委高涌誠前後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還原整起事件過程,其中一名越南母親帶著3名小孩上岸求助,卻遭槍殺的情節,更是首度對外公開,然而由於過程太怵目驚心,震撼外界。 長期追蹤此案的資深軍事雜誌總編劉文孝閱讀調查報告後,忍不住痛批當時駐軍居然對婦孺痛下殺手,簡直滅絕人性。 不明船隻大霧中急駛而來 駐軍射擊示警驅離不成.

  2. 2021年1月22日 · 歷經一年多的閉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1年1月初重新對外開放透過大量多媒體互動與史料展示向外揭示從過去到現在多少族群在台灣交會交織出這塊島嶼上多元歷史與生命故事。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數百年來 不同的族群、移民、統治者在台灣這塊島嶼上停留,甚至落地生根,交織出多元歷史。 為讓世界認識台灣的歷史,也讓台灣人能夠重新自我認識,位於台南安南區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正式營運,融合原民、漢族與先民渡海來台意象的建築外觀,成為台灣第一座完整收集、保存與展示台灣專屬歷史文物的國家級博物館。 跟上時代腳步 多媒體互動讓歷史更親近. 不過,為跟上時代腳步,2019年臺史博閉館,大幅更新常設展,直到今年初再次重新開放以更具親近性、科技感的展覽形式聚焦台灣這塊島嶼上的生命故事。

  3. 2019年7月24日 · 從小到大,很多人都曾在電視或電影上,看到國軍英勇抗日的壯烈場景,這些可歌可泣的畫面往往會激發青年學子愛國情操。 但真實的歷史和人們所知道的歷史卻總是有一段距離。 比方針對抗日戰爭,主戰派經常被稱為「民族英雄」,其實,主戰者恐怕比主和者更誤國。 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棄守長沙,匆匆放火燒城,導致數萬平民被燒死。 於是汪精衛決定主和,卻被國民黨稱為賣國漢奸。 還有,兩岸課本都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 他答應日本「21條」要求,被罵賣國。 但事實上,根據已經曝光的密函,21條大半是孫文主動提出,以爭取日本支持反對袁世凱。 在剛剛出版的新書《顛倒的民國》中,余特地為袁世凱翻案,解開他的百年之冤,余認為,袁世凱並非獨裁者、也非親日派,只是個君主立憲的失敗者. 這些有關歷史的敘述,恐怕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4. 2022年6月22日 · 迎戰假訊息/快速揭露真相 以事實反制中共資訊操縱. 當前國家安全的威脅不只來自軍事武器,「認知作戰」與「資訊操縱」也正在影響著台灣,行政院指出,境外敵對勢力「利用民主國家重視言論自由,從這個角度發動攻擊」,因此有必要透過修法並參考國際 ...

  5. 2019年3月6日 · 2017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當天,北京望京地區費家村發生群體抗議事件,有抗議者被警抓走。 (網絡截圖) 中共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共產黨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黨員提出多項要求,其中包括「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 「低級紅」(肉麻吹捧),「高級」(明讚暗諷)這類昔日的網路熱詞寫入黨的文件中被認為十分罕見,在中國「兩會」前發布這個文件更加受到關注。 新華社2月27日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共產黨政治建設的意見》寫道,「要以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行動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防止和糾正一切偏離『兩個維護』的錯誤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

  6. 2020年10月19日 · 如果說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對手拜登 (Joe Biden),爭的是2020美國大選當仁不讓的最佳男主角那麼極力揮別4年前的黑歷史拒絕再走反派路的社群媒體應該就是這場選戰當之無愧的最佳配角了。 人紅是非多 社媒天生自帶事故體質隨著11月3日的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美國社會猶如訊息爆炸的壓力鍋,充斥著...

  7. 2022年2月16日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怡碩指出,中共網路輿論戰多借力使力 利用台灣多元言論進行分化。.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直播畫面)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 (16日)舉行「中共軍力威脅與我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