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74年曾文水庫管理局成立正式接管水庫及工程設施並開始營運後於1998年曾文水庫管理局與水利局南部水資源開發工程處及阿公店水庫管理委員會合併成立台灣南區水資源局1999年改隸為經濟部水利處南區水資源局2002年再經組織修編為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2023年再經組織修編為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 債券 [ 編輯] 1968年8月6日,《臺灣省糧食實物債券條例》制定21條,同年8月19日公布,其第一條:「行政院為應臺灣省政府興建曾文水庫需要,授權臺灣省政府,依本條例之規定,發行臺灣省糧食實物債券。 」1985年11月19日,該法廢止21條,同年11月27日公布。 基本資料 [ 編輯]

  2. 2023年6月23日 · 曾文水庫是臺灣大規模綜合水利建設更是政府首次發行糧食實物債券籌募款項克服各項艱鉅工程 1973 年 10 月竣工。 曾文水庫發揮灌溉防洪公共給水與水力發電效益至今年屆滿 50 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座多功能水庫從籌劃興建到完工啟用的歷程。 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與水資源開發息息相關,臺灣位於颱風及季風帶,雨量多但豐枯不均,故近代水資源開發多以能蓄豐濟枯的水庫建設為主。 日治時期,利用曾文溪支流興建嘉南大圳,但嘉南大圳對曾文溪水資源利用率不及 25%,無法全面供給灌溉,大大限制嘉南平原農業發展潛力。 1939 年時,日本土木技師八田與一建議在今曾文水庫壩址的柳籐潭興建一座重力式混凝土壩,改善供水狀況,只是後來戰事吃緊而作罷。

  3. 战后有鉴于灌溉水量逐渐不足于1959年由台湾省水利局著手进行规划最后择定柳藤潭为坝址采用土石坝设计1966年7月成立曾文水库建设委员会暨工程局并于1967年10月底动工经6年施工至1973年10月底正式完工

  4. 曾文水庫是臺灣大規模綜合水利建設更是政府首次發行糧食實物債券籌募款項克服各項艱鉅工程至1973年10月竣工曾文水庫發揮灌溉防洪公共給水與水力發電效益至今年屆滿50年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座多功能水庫從籌劃興建到完工啟用的歷程。 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與水資源開發息息相關,臺灣位於颱風及季風帶,雨量多但豐枯不均,故近代水資源開發多以能蓄豐濟枯的水庫建設為主。 日治時期,利用曾文溪支流興建嘉南大圳,但嘉南大圳對曾文溪水資源利用率不及25%,無法全面供給灌溉,大大限制嘉南平原農業發展潛力。 1939年時,日本土木技師八田與一建議在今曾文水庫壩址的柳籐潭興建一座重力式混凝土壩,改善供水狀況,只是後來戰事吃緊而作罷。 曾文水庫位置圖。

  5. 曾文水庫縱跨嘉義縣 大埔鄉 和 台南市 楠西區 ,潭面廣達17平方公里,為全省第一大水庫;境內除了壯觀的 水利工程 景觀外,水庫周圍峰巒疊翠,碧波浩瀚,景致幽麗,為南台灣熱門的觀光旅遊勝地。 歷時6年1973年竣工的曾文水庫為台灣史上最浩大艱巨的水利工程。 水庫自大埔境內的 曾文溪 攔腰築壩,集水面積達481平方公里,提供本省西南部農工業用水,除具有防洪、發電、公共給水等功能,並輔助 烏山頭水庫 灌溉 嘉南平原 。 景點介紹. 整個水庫的觀光景點包括大埔風景區、 嘉義農場 、大壩景觀區、鳥宮花園、溪畔遊樂區、曾文青年活動中心等,分別位於水庫的東、南緣;而自 風吹嶺 收費站至大壩途中,亦有多處觀景亭,其中以居高臨下的中正亭與位於 遊艇碼頭 旁的怡心亭,眺望視野最佳。 基本資料.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曾文興建歷史. 興建緣起. 曾文溪流域全長138.47公里曾文水庫集水區面積481平方公里為台灣第四大河川其年平均流量為16億立方公尺初期僅由烏山頭水庫取水供應嘉南地區農田灌溉之用其取水率僅為25%因此如能在曾文溪主流築壩攔蓄洪流使之與烏山頭水庫串聯運轉非但可使既有農田充分發揮土地潛能且可增加新灌溉區。 1939年,日本八田與一技師曾建議在現今曾文水庫大壩壩址柳藤潭位置建築重力式混凝土壩一座,後因戰事作罷。 1959年春,由台灣省水利局著手進行規劃工作,最後擇定柳藤潭為壩址,壩型採用土石壩,乃至1966年7月,成立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暨工程局,專司其事。 曾文水庫工程於1967年10月31日動工,經6年施工,至1973年10月31正式完工,為全台第一大水庫。

  8. 2023年6月17日 · 曾文水庫是臺灣大規模綜合水利建設更是政府首次發行糧食實物債券籌募款項克服各項艱鉅工程至1973年10月竣工曾文水庫發揮灌溉防洪公共給水與水力發電效益至今年屆滿50年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座多功能水庫從籌劃興建到完工啟用的歷程。 檔案樂活情報網. 2023/06/17 16:21. 刊頭 俯瞰曾文水庫的山光湖色. 案名:幼稚園、航空、道路橋樑、空照圖. 檔號:0066/201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陳芳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企劃組助理員. 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與水資源開發息息相關,臺灣位於颱風及季風帶,雨量多但豐枯不均,故近代水資源開發多以能蓄豐濟枯的水庫建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