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1015. 文/ 徐于婷 攝影/ 黃世澤. 農田餵養務農一家子與維繫感情基礎,藉農田承先啟後代代相傳,這多數農家最重要使命。 嘉義太保楊萬福與兒子楊景翔,兩代一起種植甜瓜,雖因世代差異而難免有摩擦,但「高品質」其一致目標,父子間密切地溝通並適度地退讓,終能孕育出兼具傳承與創新意義豐美果實。 任嘉義縣太保市蔬菜產銷班第26班班長──楊萬福,回想1980年代同樣為了傳承農務,返鄉隨父親在田裡打拼,掌權上一代在當時思想封閉社會,加上缺乏資源與資金下,讓楊萬福滿腹理想都因時空背景壓力,20多年來窒礙難行,父親不僅嚴厲管控農業資材與金流,更堅持自我保守經驗與做法,搖頭陳述字字句句中,都可感受到楊班長多年來有志難伸感慨與辛酸。

  2. 育種家坦白講:品種授權到生產、銷售誠信互利 產業才能正向發展/謝丞傑. 謝丞傑. 20230806. 青年育種家謝丞傑,和當時尚未申請品種權、仍在育種中長壽花「夜后」。. (攝影/吳尚鴻). 文/謝丞傑. 育種(創造新品種)花卉產業鏈最上游,育種原因 ...

  3. 福埠經理蔣麗兒兒子吳沐霖表示犯罪構成要件法院需要的證據非常嚴謹起初只懂得到侵權農民田間拍照蒐證,「但法官認為是無效證據全遭駁回。 想證明侵權,需要取得「違法繁殖」的植株做品種鑑定。 涉嫌侵權植株須與原品種植株共同種植於田間,比較外表型態性狀,確認性狀相同為同一品種,才能確定侵權者盜品種。 因此提起訴訟前,首先要取得侵權植株,而且植物是活的生物,還要公正第三方單位種植保全證據,實際栽培至可比較性狀為止,採證及證據保全過程都須經過公證程序。

  4. 其他人也問了

    • 農作制度持續改變 但都重視恢復地力
    • 維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原是農田的至高規律
    • 化學肥料進入農家 輪作、養土真的不再重要嗎?
    • 青貯飼料也曾被視為農業奇蹟

    田地如果一遍又一遍種植同一種農作物,那麼地力將被耗盡,這是因為每一種農作物都從土壤中吸收一定的養分,最終令土壤的肥沃被耗盡了。這時,農作物的病蟲害便開始在疲憊的土地上落腳,直到造成破壞為止。大自然會因農夫的妄自尊大而懲罰他。文明之所以會整個消失,是因為他們的耕作方式令土壤的品質退化了。 從這些奮鬥和失敗中,世人找出的解決之道便是讓土地輪替不同的用途與農作物:有些用來播種穀物,有些用來放牧牲畜,另外一些則任其閒置、長出雜草,待它恢復地力。收成後,不同種類的農作物會透過其根系或是廢料,將不同的養分和有機質歸還給土壤。小麥收成後,農夫可能會播種燕麥,或者,要是土壤的地力耗盡了,就暫時不再耕作,讓田地休息(此即所謂的休耕)。 這套秩序有助於恢復地力、確保田地將來仍可以為農作物提供養分。我的父親和祖父...

    想必祖父曾對這種分割成有如條碼的田地感到困惑。土地明明可以劃得更大、更有效率,為什麼要在狹窄的條帶上耕作?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條帶之間來來去去,況且還要攜帶犁、鋤頭、短柄鐮刀或長柄鐮刀呢?為什麼條帶和條帶之間要留下一兩英尺寬的空間呢? 後來我了解到,這些不同的條帶可以減緩植物病害,可以阻礙農作害蟲的傳播,並為負責授粉或是捕食害蟲的昆蟲提供棲所;此外,還能確保散居在教區不同地段的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食物來應付極端天氣的侵害,從而減輕乾旱或作物病害等風險。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輪耕多種農作,就像在古代農民種地的方式,也像祖父耕作的原則。田地有個牢不可破的規律:維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在為田地施肥以及土地分割的方式等事情上有了重大的進展,尤其是那些名為「圈田」的中世紀公有田地已轉由...

    我家沒有人知道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是何方神聖,但沒有他,我們的生活將會完全改觀。他在1909年研究出如何以人工方式利用氫來「固定」大氣中的氮,使其可以充作植物肥料,於是解決了田地肥力的問題。哈伯設法將不可能化為可能。他解開了大自然的鎖。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以空氣為原料生產麵包」。 哈伯的同事卡爾.博世(Carl Bosch)找到了應用此流程的方法,並且將其投入生產。由此而來的硝酸銨肥料改變了農業乃至整個社會。有人估計,假設哈伯與博世沒有發明這項農業技術,那麼全世界的人口承載量僅約40億(也就是說,多虧哈伯以及博世,今天世界還能多餵飽30億人)。 哈伯因「提高農業水準、增進人類福祉」而於1918年獲得諾貝爾獎。但是他的發明絕對無法單純以「惠我良多」一語帶過。發明硝酸銨的初衷...

    家裡在拍賣會上賣掉綿羊後隔了幾週,派我去父親朋友處,以便協助他處理青貯飼料。我被安置在一輛大型的綠色約翰迪爾牌(John Deere)曳引機裡。它的後面掛一台紅色拖車,裡面載著大約10噸青草。收音機播放R.E.M.和碎南瓜樂團(The Smashing Pumpkins)的歌曲。我們一組6個人的任務,是從「飼草料收穫機」(割下多汁的綠草並且切碎)那裡將草帶回農莊院子裡的「青貯飼料坑」或是「青貯飼料堆」中。來到青貯飼料坑旁,我們須先傾斜拖車的載斗,將草料卸在以混凝土鋪底的坑裡,然後再趕回田間進行下一趟裝載作業。 幾星期前,爸爸的朋友在春季用曳引機拉著「施肥機」在田間噴灑了「頂肥」,那是數以百萬顆計、類似聚苯乙烯的微小人造氮球,以便為這種草注入活力。這是一年前播下種子的高效能黑麥草,只要撒下店裡...

  5. 田園生活一點都不如想像中美好,蘇國禎就從沒想過,養石斑會養到差點失去一隻眼睛。蘇國禎高雄市永安區石斑魚產銷班第8班班長,以中油液化天然氣冷排水養出肥美石斑魚,帶領班員做產銷履歷認證,上過各大報章雜誌,2013年他最風光一年,不僅個人獲全國模範漁民,第8班也榮獲全國 ...

  6. 父輩三代都魚販仔,蔡清男小學畢業就去學賣魚,這一賣就是40年,歷經臺灣漁業發展最好與最壞時代。靠著市場攤位,他和妻子養大了四個孩子、買了房子,目前在高雄市梓官區蚵仔寮魚市場有攤位,蔡家第四代也接手賣魚了。

  7. 12年前,曼儀第一次來到這裡,為了黑熊調查而來,部落長輩指著遠遠的山頭說:「就是那裡,熊就在那裡。. 」那時他還是一個來自西部平地,對布農文化懵懵懂懂,卻對山充滿憧憬女孩。. 知道就這樣一個緣分,他慢慢走入部落,並成為部落裡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