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日 · ★TIPS 1. snowflake用來形容人玻璃心的用法最早從電影鬥陣俱樂部裡面的You are not special. You are not a beautiful and unique snowflake.」(你並不特別,你也不是美麗、獨一無二的雪花)這句台詞而來。

  2. 2019年5月2日 · 玻璃心主要是後天造成的首先這跟早年的成長環境有關。 學者認為,成長階段如果父母過度控制或溺愛, 讓孩子沒有機會建立完整的自我認知,就容易造成玻璃心的特質。 有一種極端,就是「小皇帝」。 有些父母極度寵愛小孩,孩子無論做了什麼都是正確的。 他們不批評指正孩子的行為,也不接受別人的批評,以至於孩子長大後,面對別人的批評也無法接受。 另一種極端,就是小囚犯。 從小就被罵來罵去,父母親沒有準則,孩子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動不動就被罰,長大後就容易把打擊歸咎於自己造成。 所以,父母要學著讓孩子面對批評,並且教育孩子將批評轉化成對自己成長的機會教育。 讓孩子知道,批評指教是改進的過程,讓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否則我們還不知道該怎麼改進呢!

  3. 2021年10月23日 · 2021-10-23 13:01:38. 大馬歌手黃明志日前和陳芳語一同推出新歌玻璃心」,短短一週點閱率就衝破千萬還在多個國家排行第一引發討論而該歌曲也被大陸網友表示根本是辱華」,從歌詞到MV場景都充滿諷刺意味隨後兩人的微博就馬上被消失而近日網紅YouTube頻道歐巴下班囉 OPPA...

  4. 玻璃心 是一种 网络用语直接的字面意思指内心太脆弱敏感极容易受到伤害的人进一步引申意义为别人不经意的玩笑话或打趣都能使他受到伤害胡思乱想玻璃心的人带有强烈的自恋情节。 “玻璃心”形成的原因. 除了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在家庭教育、成长经历、社会导向等都会影响个人的 心理素质 。 尤其在童年、青少年时期,有些孩子缺乏长辈的肯定,得不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关心”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倾向于从外部获得 安全感 、归属感,格外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在旁人看来,这就是脆弱、敏感的“玻璃心”。 而在学校中教育中,老师家长过分注重成绩,缺乏对价值观塑造和 心理健康 关注,也会导致孩子长大后不会自我调节情绪,受到一点挫折和批评便一蹶不振。

  5. 玻璃心是一種網路用語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7月23日 · 玻璃心源為網絡術語顧名思義是形容一個人內心異常脆弱敏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好像玻璃一樣容易弄碎。 有「玻璃心」的人,當他們接收到別人的回應時,他們傾向以一種非常個人的方式來感受,容易把它看作對自己的肯定或否定,直截他們的自尊心。 舉例說,上司提點美美的工作報告需要改善的地方,她一下子就覺得世界崩塌下來了,感到非常鬱悶和生氣。 其實,箇中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原來美美把上司對工作報告的回應,看作是對她個人的評點。 在她的眼裡,上司傷害了她的自尊心,並全面否定她的個人價值。 對於別人的回應,有「玻璃心」的人可能會有以下三種反應。 第一,鬱鬱不歡,覺得自己沒有用,甚至是個廢物;第二, 因著感到受傷害而產生自我防衛,變得憤怒;第三,表面上冷漠的逃避,實際上一邊自憐,一邊伺機反擊給他意見的人。

  8. 玻璃心是某个特定人群的共同特征这类人往往表现得敏感脆弱委屈常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产生愤怒焦躁低落抑郁等过度反应在职场上,“玻璃心会难以承受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情绪容易崩溃动不动就想离职一走了之在情感中,“玻璃心则表现得患得患失会因为伴侣晚回信息等原本并无恶意的举动而闷闷不乐。 世界这么糙,玻璃心难免一碰就碎,留一堆碎渣子割得自己生疼。 大部分人将“玻璃心”归因于一个人太敏感、自尊心太强、自恋或是对某件事过于在意。 甚至有人直接把“玻璃心”定义为一种性格,呼吁大家培养“钝感力”。 然而,一旦抱有这样的认知,几乎就很难改掉“玻璃心”了,因为要改变人的性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往往需要极大的刺激才能完成。 那么,“玻璃心”就真的那么难改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