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11月14日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祛濕利水安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腹脹食欲不振水腫胎動不安等病症。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 1調整腸胃功能當腸胃處於興奮狀態時白朮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當腸胃處於抑制狀態時白朮又能使腸胃興奮起來從而激發腸胃進行正常活動。 2、抗潰瘍。 從白朮中提取出來的一些物質,對十二指腸潰瘍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胃液酸度,減少胃酸和蛋白酶的排出量。 3、保肝。 白朮可用於防治四氯化碳導致的肝損害,緩解肝糖原減少喝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生長。 4、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白朮具有抗疲勞和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還具有增加體重、增強體力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增加造血功能。

  3.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簡介白朮性溫味苦可入肝經胃經。 適用於氣虛體質,孕婦及產婦的滋補;炒白朮是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加入白朮片炒制而成。

  4. 白朮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的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降低組織脂質過氧化物的含量從而避免有害物質對組織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破壞。 增強免疫力. 白朮能夠增強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從而起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白朮的食用方法. 白朮燒牛肉. 材料:牛肉、白朮,香菜;輔料:食用油、香油、料酒、食醋、食鹽、醬油、味精。 做法:將牛肉煮熟,淋上醬油;熱油鍋,放入牛肉炸至金黃;撈出瀝油切大片,放入盤中;然後將白朮、香菜切好 放進 盤中,新增調味料;最後,將盤子上鍋蒸一刻鐘,起鍋食用。 功效作用:牛肉強身健骨,補中益氣;白朮增強食慾,益氣強陰。 兩者結合,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白朮豬肚粥. 材料:白朮、豬肚、粳米、生薑以及佐料。

    • 中文別名
    • 藥理研究
    • 藥典標準
    • 歷代本草著作對白朮的論述
    • 生藥材鑒定

    【別名】術,於術,冬術,冬白朮,浙術,種術,雲術,台白朮,山薊,天薊,山芥,山精,山連,乞力伽,杭白朮,廣術,杭術,貢術,仙居術,平術。 【商品名】於術。又名於白朮、於潛術、煙術。為產於浙江省於潛地區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藥材。 野於術:又名天生術。為產於浙江省於潛、昌化、天目山一帶的野生白朮。 浙白朮:為產於浙江者。 平術:為產於湖南平江者。 種術:為產於安徽者。 徽術:為產於安徽省歙縣(舊時徽州)者。品質亦隹。 冬術:又名冬白朮。為冬季採挖,揀肥滿纖維少者,略蒸後晒乾之藥材。 曬術:又名生曬術。為霜降至立冬之間採挖,去除殘莖及鬚根,洗淨晒乾之藥材。 烘術:為霜降至立冬期間採挖,去除殘莖及鬚根,洗淨烘乾之藥材。 均以根莖粗大、體實無空心、斷面黃白色、乾燥、無地上莖者為佳。 【處方名】白朮,於...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安胎。」 (l)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調整胃腸運動功能 白朮水煎液對家兔離體腸管活動的影響與腸管所處機能狀態有關。在正常情況下有興奮作用,當腸管受乙醯膽鹼作用而處於興奮狀態時,白朮呈抑制作用;當腸管受腎上腺素作用而處於抑制狀態時,白朮又呈興奮作用,皆能使腸管活動恢復至接近正常的水平。用色素葡聚糖藍2000為胃腸內標記物,證實白朮水煎液有明顯促進小鼠胃排空及小腸推進功能的作用。白朮水煎液灌胃給藥對小鼠小腸推進炭末膠液運動有明顯加強作用。阿托品能明顯抑制自術興奮腸管的作用,推測其興奮...

    拼音名:Baizhu 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77 本品為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乾燥根莖。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採挖,除去泥沙,烘乾或晒乾,再除去鬚根。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的肥厚團塊,長3~13cm,直徑1.5~7cm。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並有鬚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烘乾者斷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鑒別】 本品粉末淡黃棕色。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聚集於薄壁細胞中,少數針晶直徑至4μm。纖維...

    《神農本草經》:氣味甘溫,無毒,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 《名醫別錄》:味甘,無毒。主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藥性論》:君,味甘,辛,無毒。能主大風頑痹,多年氣痢,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泄。主面光悅,駐顏,去黑。治水腫脹滿,吐嘔逆,腹內冷痛,吐瀉不住,及胃氣虛冷痢。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疾,五勞七傷,冷氣腹脹,補腰膝,消痰,治水氣,利小便,止反胃嘔逆,及筋骨弱軟,痰癖氣塊,婦人冷,症瘕,溫疾,山嵐瘴氣,除煩,長肌。 《開寶本草》:味苦、甘,溫,無毒。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水止,利腰臍間血...

    性狀鑒別 根莖規則的肥厚團塊,長3-13cm,直徑1.5-7cm。表面灰黃構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並有鬚根痕,頂端有殖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烘乾者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粘性。 以個大、質堅實、斷面黃白色、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層為1-5列木栓細胞,其間夾有1-2列斷續的石細胞帶。皮層、韌皮部及射線中散有油室,長徑180-370μm,短徑135-200μm。表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外側的導管1-3列徑向排列,基旁無木纖維束,內側的導管周圍有較發達的木纖維束。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會晶和菊糖。

  5. 【性味歸經】 苦、甘,溫。 歸脾、胃經。 【功效】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 用於脾胃氣虛,運化無力,食少便溏,脘腹脹滿,肢軟神疲等證。 白朮有補氣健脾之效。 治脾氣虛弱,食少神疲,常配 人參 、 茯苓 等同用,以益氣補脾,治脾胃虛寒,腹滿泄瀉,常配 人參 、 乾薑 等同用,以溫中健脾;治脾虛而有積滯,脘腹痞滿,常配 枳實 同用,以消補兼施。 用於脾虛水停,而為痰飲,水腫,小便不利。 白朮既可補氣健脾;又能燥濕利水,故用之甚宜。 治痰飲,常配 桂枝 、 茯苓 等(如 苓桂朮甘湯 ),以溫脾化飲;治水腫,常配 茯苓 、 澤瀉 等(如 四苓散 ),以健脾利濕。 用於脾虛氣弱,肌表不固而汗多。 白朮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 可單用為散服,或配 黃耆 、 浮小麥 等同用。

  6. 白朮是中醫臨床上的常用中藥材這種中藥來源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是這種植物的地下根莖它入藥以後價值極高那麼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白朮的功效與作用 1.抗潰瘍

  7. 白朮 [註 1] ( 學名 :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是 菊科 蒼朮屬 的一種 植物 ,單葉、狹長, 花 紫色,頭狀 花序 ,以 根 莖 入藥,別名 朮 、 冬朮 、 浙朮 、 種朮 、 祁朮 、 於朮 、 夏朮 、 白土朮 、 炒白朮 、 焦白朮 、 製白朮 、 山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