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磚 (英語: Brick ),通俗叫法為 磚頭 、 磚塊 ,在 東亞 古代稱 煉瓦 ,一種由泥土燒製 長方體 建築部件。. 磚頭通常呈現 灰色 或 磚紅色 ,既可以作為 牆體 裝飾貼片,也可以成為真正承重結構,在鮮少發生 地震 地區當地 民居 、 教堂 和 大學 ...

  2. 磚牆砌築的主要標準是不能有上下通縫保證磚牆堅固,因此磚塊的砌築應遵循內外搭接上下錯縫的原則。 一層磚術語稱為一「皮」,和牆體方向平行的磚稱為「順」,和牆體方向垂直的磚稱為「丁」,要保證沒有通縫就需要把磚交錯砌築,即有丁有順 ...

  3. 體結構用塊組成,常用於民間和工業領域,塊按製作方法可以分為燒結塊(如紅磚、青磚) [3] 和非燒結塊(如混凝土塊) [4]。 雖然有耐火、材料多、造價低、施工便捷等優點,但體結構抗震性一般都不好,抗拉、抗彎及抗剪性能也不理想 [5 ...

    • 材料
    • 制作工艺
    • 砖的砌法
    • 参见
    • 延伸阅读

    最初是用粘土做原料制砖,尤其利用在农业上肥力非常低的红土,这种红土砖有很高的坚固性,在人类的各种古代文明中都能发现红土砖的存在。从20世纪开始,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崛起,人们开始用一些新的原料来做不用烧制的工业砖,这些工业砖在制作上明显比红土砖简单,且承重力巨大。工业砖的常见材料有:页岩、粉煤灰、砂、建筑垃圾等,经常配以水泥等凝固剂混合为一。

    砖的制作材料最早使用石头,称为石砖;后出现由粘土凉晒后而成的泥砖,称为土胚砖;由粘土参合煤炭煅烧的称为粘土砖,用不同工艺,用粘土煅烧的,呈青灰绿色的砖为青砖。 1. 石砖, 将石块打磨成长方体即可; 2. 泥砖,用一个木制容器,镶入粘土,待粘土形状固定后凉干,或晒干即成为泥砖或称土墼,建为土墼厝。 3. 红砖与青砖的制作工艺相似,将块状粘土进行煅烧,煅烧的场所称为砖窑;通常青砖品质较高,价钱也较贵。 1. 1970年代的制砖工厂 2. 成堆的红砖

    由于砖的物理特性是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同时砖又是小块材料,因此必须采用某些特定的砌法。 1. 交错砌法。这是砖墙最基本的砌法,尽量保证上下皮砖尽量交错,一般不允许出现上下通缝。 2. 顺丁砌法,顺即平行于墙的方向的砖,丁即垂直于墙的方向的砖。 3. 叠涩。是用砖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主要用于建筑檐口的出挑。 4. 拱。由于砖只抗压,而具有理想曲线的砖拱既不产生弯矩,也不产生剪力,只有轴向压力,很适合砖这种材料的物理特性。砖拱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有大量的运用,尤其是教堂,在中国古典建筑中,采用砖拱的建筑又称为无梁殿。

    [在维基数据编辑]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砖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1. Clay bricks and rooftiles, manufacturing and properties, M.Kornmann and CTTB, Soc. Industrie Minérale edit. Paris (2007) ISBN 2-9517765-6-X

  4. 2023年9月15日 · 砌体结构,也叫砖石结构,是砖材与石材结构的合称,相对木结构而言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好,故多用来建造重要的宗教、军事、政治建筑。 中国早期的砌体结构的代表建筑有 万里长城 。

  5. 交错砌法。这是砖墙最基本的砌法,尽量保证上下皮砖尽量交错,一般不允许出现上下通缝。 顺丁砌法,顺即平行于墙的方向的砖,丁即垂直于墙的方向的砖。 叠涩。是用砖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主要用于建筑檐口的出挑。 拱。

  6. 砌磚工 (英語: Bricklayer )為 建造業 的一個工種,主要負責鋪砌 磚塊 以建造或修理建築物之牆壁、門框等等,地磚亦是砌磚工的工作範圍之一 [1] 。. 一般而言,砌磚工只會負責磚塊而不會處理較重的石塊或 雲石 ,而其他則由 砌石工 (英語:stone ma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