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這可能是許多夫妻與配偶,在報稅時共有的疑問,市場先生這次將會介紹幾項夫妻報稅的方式,讓想要先進行夫妻報稅試算的人,能夠進一步理解夫妻報稅的機制。 開始之前,如果你還不清楚綜所稅的計稅結構,可以先閱讀: 綜所稅懶人包 。 【本文為個人經驗分享及資料收集整理分享,並非無任何稅務建議之意。 實際稅務規定,請依照國稅局官方資訊為準。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夫妻報稅有哪幾種方式? 不同的夫妻報稅方式計算方法. 夫妻報稅計算案例. 夫妻報稅該分開還是合併比較節稅? 新婚、離婚、分居的情況該如何報稅? 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Q&A. 夫妻報稅有哪幾種方式? 夫妻報稅的方式大致上有以下3種計稅模式: 全部所得合併計稅. 薪資所得分開計稅. 各類所得分開計稅.

  2. 2020年10月29日 · 情況1:要保人、被保人均為父母、受益人為子女. 一般來說,若是會留有其他遺產給予子女,會對繼承人產生遺產稅的問題。 若繼承遺產的子女沒有現金,可能就得變賣繼承的財產來繳稅;因此就能生前規劃此種類型的保單給予子女,作為未來遺產稅的保留稅源。 若未來不幸身故時,就能直接從這張保單中給付遺產稅,避免子女沒有足夠的現金來繳納遺產稅的問題。 但得注意的是,95年後購買的保單的「死亡給付」金額,只有在保單中的「基本保額」中會有3300萬的免稅額。 換句話說,3300萬以上的死亡給付,以及如儲蓄險、投資保單等增額保險會投資收益,都會被課徵贈與稅;而贈與稅則是有每年220萬的免稅額可以使用。 若還不清楚贈與稅的基本算法,請先參閱: 贈與稅懶人包 。 情況2:要保人為子女、被保人為父母、受益人為子女.

    • 房地不動產過戶轉移有 3 方式
    • 以 買賣 方式移轉房地不動產
    • 以 贈與 方式移轉房地不動產
    • 贈與,可能未來出售要繳高額房地合一稅
    • 注意二等親內買賣房地也會被視為贈與
    • 生前轉移:土地採買賣、房屋採贈與的方式最為有利
    • 不動產移轉快速結論:房地過戶子女,要依照個人狀況評估做法

    土地、房子過戶有以下3種方式: 1. 贈與 2. 買賣 3. 繼承 市場先生也將這之間比較整理如下表: 基本上,不動產移轉主要分為生前贈與、買賣,以及死亡後繼承 3 種方式, 今天我們就先討論生前可以規劃的「贈與」及「買賣」, 在這兩個方式中,贈與方式可能會要繳納「贈與稅」; 買賣方式則不需課贈與稅,未來出售時被課徵的房地所得稅,則會以取得成本來計算。

    假設陳先生以「買賣」的方式移轉房地給兒子,雖然不用繳納贈與稅, 但因他和兒子算是 二親等 間買賣,所以仍然須要向國稅局申報。 陳先生需要提出實際支付價款 (買賣價款如為 1,000 萬元), 在證明文件給國稅局審核後,取得國稅局核發之非屬贈與同意移轉證明書,才能辦理移轉登記。 而陳先生的兒子日後若出售該房地,同樣需申報房地所得稅,計算房地交易所得時,其中的取得成本, 就會是以上述陳先生與兒子間的買賣價格 (也就是 1,000萬元)。

    但若陳先生採用「贈與」方式移來轉房地給兒子,就必須申報繳納「贈與稅」。 贈與金額會以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為準。 點此看>>土地公告現值及地價查詢 因為贈與人每年有 220 萬元的免稅額, 所以陳先生同年度如果沒有其他贈與項目, 他贈與該房地給兒子時,就會以該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 200 萬元為贈與金額, 而 200 萬元沒超過免稅額 220 萬元,所以是不用繳納贈與稅, 但如果你的狀況和這案例不同,它的該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假如很高,且超過220萬,這樣就要繳納贈與稅了。 由於大多數不動產金額可能高於220萬, 因此有些人可能會考慮分不同年度贈與,也就是將不動產「分割贈與」。 用分割贈與方式, 就需要考慮 代書費、地政規費,這些額外費用,土地增值稅也會增加, 其中代書費通常會是較大的支出,...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 用贈與的方式移轉這筆土地, 因這筆房地是「贈與來的」,所以計算房地交易所得的「取得成本」, 就會是他受贈時的「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200萬元)」, 並按政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調整 後金額為準。 而105年開始實施的房低合一稅,是將房地稅賦合併計算, 而計算方式是 [成交價-(取得成本+相關費用)-土地漲價總數額]x規定稅率 所以透過贈與而來的房地,因為取得成本低, 未來在轉賣時可能要繳交高額房地合一稅

    前面簡單瞭解了生前房地轉移兩大方式:買賣、贈與 你應該有注意到「買賣」是相較「贈與」不必在當下被課稅的, 許多人不會想到兒子未來是否要出售房地一事 (反正到時候稅他自己要繳), 所以會傾向選擇以買賣,來繞過贈與稅的部分。 但市場先生要提醒你,用這種方式轉移也是要小心喔, 因為按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5 條第 6 款規定,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之買賣,是以「贈與論」, 而依照這條法規,就是一樣要被課徵贈與稅的。 一樣舉財政部的另一則故事為例, 媽媽和兒子,簽訂A房地買賣契約,約定由兒子以總價款 400 萬元買媽媽所有的 A 房地, 接著,兒子另外以媽媽所有的 B 房地為擔保,向銀行借款 400 萬元, 支付向媽媽購買A房地價款, 並由媽媽申報二親等以內親屬間非屬贈與的財產買賣, 但因為兒子向媽媽購...

    這樣看來以生前轉移房地來說 無論買賣或轉移都各自有好有壞 所以轉移房地給子女,到底買賣還是贈與好? 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建議還不錯: 不動產轉移的節稅,「土地採買賣、房屋採贈與的方式最為有利」 原因是土地部分,無論買賣、贈與都要課土地增值稅,所以選擇以買賣處理,就可以省掉一些贈與稅。 房屋部分則是因為買賣仍要申報不動產交易所得,所以以贈與方式移轉就可以了,也比較簡單。

    以贈與方式轉移房地給子女,要課徵贈與稅,未來子女買賣房屋時,可能也要繳納較高額房地合一稅。
    以買賣方式移轉房屋給子女,只要有明確支付價款證明合理,就不會被課「贈與稅」。
    專業人士建議,房地轉移大致上會包含兩部分:房屋及土地。所以建議可以將房屋以贈與處理,土地則可以買賣處理。
  3. 2024年5月8日 · 捐款抵稅,抵扣的是個人綜所稅及企業營所稅,但不是所有的捐款都能夠拿來抵稅,而且某些捐款也只能部份抵扣稅額。.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捐款可以抵多少稅?. 所有捐款都能抵稅嗎?. 捐款抵稅又該注意哪些地方?.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捐款抵稅是 ...

  4. 2014年5月27日 · 到底是你有問題,還是父母親有問題? — 我們試著幫這些杞人憂天的爸,稍微翻譯一下: “我很擔心你,當年我沒機會念書,覺得很可惜,我當年 (30年前教育還沒普及的時代)念了書的朋友現在都出人頭地,希望你念了書以後可以過更好的生活。 “這時間交男女朋友其實很正常,我只是擔心,萬一受傷了怎麼辦? (其實他們當年平均結婚年齡不到25歲)” “要是你畢業後沒工作怎麼辦? 要是工作不穩定怎麼辦? 我們當年考公務員的朋友現在都過得很穩定,不如你也去考個公務員吧。 (要是鄰居提起,起碼可以說兒女正在考公務員)” “也到了該結婚的時候,萬一你一直交不到男/女朋友怎麼辦? 朋友有好對象,我就先幫妳介紹吧。 (朋友同事的兒女都結婚了,我哪時能抱孫?)” — 其實父母需要的很簡單,只是「安心」罷了。 1.

  5. 2015年11月16日 · 有位很認真的 8年級生 Elsie 整理了這本書很完整的讀書心得筆記, 以下分享給大家: 第一課:富人不為錢工作. 若是為了錢拼命工作, 無法認清金錢是怎麼一回事, 「薪水」 對我們造成兩個影響:「恐懼及貪婪」 要薪水繳錢、過生活,怕失去工作, 失去薪水而付不起帳單; 我們總是貪心薪水增加、公司分紅, 但這件事多半事與願違。 這樣倒頭來總是在為那份薪水再拼命, 但總是不夠多,也不是自己所控制的。 關鍵在於先把資金投入「資產」而不是「負債」 有錢的人會善加使用自己的金錢,讓錢「為自己工作」, 「用錢賺錢」是賺錢最快速的方式, 投入在正確的資產中, 錢會產生「 被動收入 」,而能讓自己的財富源源不絕。 「資產」能帶來現金流入;「負債」會讓你現金流出. 例如購買了一台汽車,

  6. 2021年8月10日 · 台灣自2020/7/1起,可至國稅局一站式查詢金融遺產. 實施日期:2020/7/1起。 申請資格:繼承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 申請地點:任一國稅局所屬分局或6都地方稅稽徵機關所屬分局,不限被繼承人戶籍地的國稅局。 所需文件:申請人身分證、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書或 除戶證明 、與被繼承人關係證明文件。 若是委託他人申請,另檢附代理人身份證明文件及委託書。 所需時間:10個工作天回覆申請人。 收費方式:被繼承人第一次被調查原則上免收費,若需收費依各查詢單位收費為主。 金融遺產有哪些種類? 使用海外券商投資股票、債券或購買海外保單,一定要讓家人知道. 海外銀行帳戶. 海外保單. 海外公司帳戶. 海外交易所投資帳戶 ( 美股券商 、外匯交易商等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