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全球暖化日劇,各國紛紛採取減碳行動,其中樹護林就是一項長遠的考量。 每年植樹節、世界森林日、地球日前後,各界產官學、 民眾團體皆以不同形式響應「種樹救地球」的活動。 然而,從種樹到養樹存活、成林,卻是須要長遠眼光、耐心持續地付諸行動。
      toaf.org.tw/treeplanting
  1. 其他人也問了

  2. toaf.org.tw › treeplanting種樹護樹

    每年植樹節、世界森林日、地球日前後,各界產官學、 民眾團體皆以不同形式響應「種樹救地球」的活動。. 然而,從種樹到養樹存活、成林,卻是須要長遠眼光、耐心持續地付諸行動。. 慈心基金會自 2010 年起,開始在全省推廣種樹護林的行動,北從基隆 ...

  3. 菲利斯在全球號召了成千上萬孩子與大人一同種樹,除了具體傳達環保理念及行動,在《11歲男孩的祈禱》書裡,也簡潔說明氣候變遷現況,以及如何從個人就能實踐的節能減碳行動。

    • 團隊成員多元性
    • 森愛桃園的整合
    • 民間認養愛心澆灌
    • 植樹造林的發展潛力
    • 與樹相融的願景

    臺灣好植地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領域,各個懷有一身好功夫,計畫共同發起人的劉哲瑋,來自景觀空間的規劃設計行業,其他成員則涵蓋了地景規劃設計、地理資料處理、環境分析、數位工具開發等專長,彼此各司其職,也有兩位來自法國的都市規劃人員,將不同專業工具與技術注入植樹評估的流程中。 「團隊透過資料工程師協助,將用地資訊,用線上地圖呈現,讓使用者可以同時間看到團隊所盤點近2800個潛力增進綠化的地點、以及每個單位釋出等待認養的土地位置。」劉哲瑋表示。 面對業務領域,劉哲瑋說明臺灣好植地先不處理農業用地、既有山林業務,因為農業用地歸農委會管理,雖然許多人認為休耕農地可以作為造林,但日後仍有面臨被砍伐的可能;山林部分則歸林務局管理,已開放企業認捐。 「我們關注的是還未種樹、具有補植潛力的地區,包括有海岸旁的公共...

    「臺灣想要種樹的企業或個人單位非常多,卻沒有人知道可種樹的地在哪,所以如何系統性地盤點、歸納、呈現台灣具有補植潛力的地點,並創立政府民間的合作平台,是臺灣好植地的創立初衷。」劉哲瑋表示。 2020年,臺灣好植地參加「總統盃黑客松」獲選為「卓越團隊」,同時向公部門交流意見,尋找合作的政府單位,本身就注重綠化的桃園市政府,隨即採用臺灣好植地的創新點子,完成「森愛桃園」整合平台,由桃園市政府主動分析用地,成功找出約300個潛力地點,為想要種樹的企業或團體單位提供許多合作機會。 有了明確的植樹地點,市政府邀請企業植樹單位、用地關係人、管理單位、里長……等,一起出席現場會勘,讓大家可以在現場討論適合新植喬木的位置,若有需要預留的草地,也能夠一齊確認,使彼此共同為相同目標而凝聚。 劉哲瑋舉例,像是石門水...

    除了桃園市的政策平台之外,位於新北市淡海新市鎮汙水廠旁的市有土地,也是臺灣好植地成員促成媒合成功的案例之一,這塊地當初是一塊填海造陸的綠地,由於地理位置邊陲,十幾年來都長滿了象草與芒草,植栽種類比較單一。 臺灣好植地成員與在地關注生態環境建築師陳江河,主動向新北市溝通認養綠地,與政府人員到現地勘查等,並且也南雅扶輪社社團一起合作,向市政府簽約綠化認養兩年。 認養計畫也包含就近取用淡水水資源中心的放流水澆灌綠地,種植多樣化的濱海植栽,並由淡水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推動環境學習活動,邀請在地居民成為綠地維護的志工。

    看見企業與政府相互成長,促使台灣這座寶島能夠更加綠意盎然,是臺灣好植地非常樂見的景象,劉哲瑋認為,企業引入能夠帶動政府更積極投入,進而促成政府、企業、人民對植樹議題的關注與重視,達成正向循環的推進。 「假如將全臺灣潛力用地進行綠化,約可多種下超過270萬顆樹木,相當可觀。」劉哲瑋道出臺灣在植樹造林的發展潛力,透過臺灣好植地的土地分析方法,尋覓更多空間對外釋出,藉由媒合與投入,讓像是公園、學校、公共設施的土地植樹,使臺灣「森機」更為蓬勃,促進每一種土地都可以充分與綠化樹木結合,經由社會合作,讓綠化行動有更多的社會角色參與。

    樹,代表著生命,也代表著延續。 「與樹相融,是臺灣好植地的願景,相融二字,是因為好植地希望能讓人們思考每一種土地的使用,有沒有跟樹整合的機會。」劉哲瑋舉例說明,公園中的兒童遊戲空間,就能夠在樹蔭下面放置一些遊戲環境,甚至建造樹屋,讓遊戲空間與自然環境相互結合,同時人們也能在樹蔭下遮陽擋熱。 同樣地,一處經過良好規劃的停車場,也可以配置成蔭的喬木,讓車輛與民眾有陰涼舒適的環境;而城市中的樹木不僅有助於景觀調和外,對於氣候也能有相當程度影響,因此「樹」之於環境、生態、人群,都是密不可分的存在。 在臺灣好植地持續努力下,期望集結全台各地的力量,讓生活在台灣的每個人開始關心生活中的綠地現況,引導政府及人民對此議題的重視,讓環境更加美好、友善。

  4. 種樹除了可以美化生活環境、提供休憩場所,還有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減少噪音、涵養土壤、豐富生態等許多好處,兼顧了萬物齊平的概念。 農委會林務局每年 3 月辦理植樹月系列活動,就是要讓全國民眾能夠培養愛護環境和尊重生態的觀念,因為只有在合乎自然平衡的生態環境中,我們的生活品質才會有所保障。 近年來隨著全球工商業快速發展,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臭氧層破洞,引發了溫室效應,而 溫室效應就是肇致全球氣候異常的元兇。 面對氣候異常變遷的壓力,為了要減緩地球暖化危機,致力節能減碳已為全球趨勢,而多種樹即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

  5. 2021年3月9日 · 農曆年剛過完,春天悄然降臨,在萬物復甦的這個時候,慈心基金會也將在全台各地舉辦種樹活動。. 今年 (2021) 林務局植樹月主題為「森存之道」,各林管處自行規劃或配合各單位辦理了多場的贈樹活動,希望透過民眾的力量,栽植原生樹種,營造 ...

  6. 2020年3月13日 · 種樹可以減少空污,除了是愛護自然,也是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照顧身邊的人。 」談起自己的植樹經驗,程禮怡說台灣海岸林的狀況特殊,海平面上升、木麻黃老化、人為開發都讓海岸林面臨威脅,「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慢慢摸索適合的樹種,包含林投、黃槿、草海桐等適合放在海岸最前線。 」他的團隊也發明了水寶盆,並且不斷改良才能提高海岸林存活率。 國父紀念館贈苗1500株 民眾早起排隊響應熱烈. 植樹節原是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逝世的節日,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12日就自豪地說:「我去年植樹節種下的樹,現在也還活著沒有死掉。 今年逢國父逝世95周年,國父紀念館也與林務局合作發放1550株樹苗,植樹節當天民眾大排長龍,有人從早上7點就來排隊,等了三個小時終於拿到樹苗,直呼相當值得。

  7. toaf.org.tw › treeplanting › infrom訊息&活動

    慈心於蒙古國種 貢獻環境永續事蹟 獲經濟部頒「Buying Power」特別獎殊榮. 慈心基金會遠赴蒙古國種樹,榮獲「Buying Power社會創新採購產品與服務獎...... 臺蒙合作種樹達 7千棵里程碑!. 慈心接受蒙古電視專訪獲熱烈迴響.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在 8 月底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