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今日(20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穀雨後氣溫開始回暖,降雨量日漸增多。 有中醫指出,在雨水多濕度高的季節,水濕之氣會阻礙人體氣機運行,容易出現全身痠痛感覺,痛症亦特別容易發作。

  2. 2024年2月19日 · 今日(19日)踏入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時分,近日氣溫經過短暫回暖,但隨著另一股東北季候風抵達,天文台預測本周後期氣溫將會下降。註冊中醫師陳嬿珺接受訪問時表示,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春季到來

  3. 4月20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穀雨後來花更濃」,因穀雨時節,氣溫回升,雨量漸多,使花開得特別燦爛。但對人來說,就得多注意了。

  4. 2023年7月23日 · 5款大暑養生食材 飲食方面,陳醫生提醒大家不宜過度食用難消化、過冷的食物,平日可多進食薑,有助排濕降溫、提神,更有緩解疲勞乏力、厭食、腹脹、腹痛等情況。另外,冬瓜、荷葉、苦瓜、西瓜亦可有助排濕消暑,惟食用時切勿過量,以免損傷 ...

  5. 2022年3月23日 · 10大祛濕食材. +7. 想養成祛濕好習慣,她建議可以留意以下5大習慣: 1.飲米水. 以紅米、白米及生薏米煲成的米水,是中醫傳統養生智慧,紅米及白米屬性平和,加入少量生薏米取其健脾滲濕功效,適合男女老幼飲用,每日一杯就可養好脾胃,運化水濕,與痰濕割蓆。 2.做運動. 排汗有助袪身體多餘的濕氣,使體內氣血運行暢順。 3. 開動抽濕機. 保持環境乾爽,相對濕度控制於50-60%會讓人感到最舒適。 4.少飲食生冷.

  6. 2017年12月28日 · 「現在可以煲蟲草花枸杞子淮山紅棗瘦肉湯。 當中蟲草花性平、溫、味甘;入肺、腎經,有補肺腎、止咳嗽、益虛損、扶精氣之功;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能補肝腎,明目;淮山即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功效包括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加入紅棗以加強脾胃功能,紅棗即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最後加入瘦肉,性寒,味甘、鹹,入脾、腎經,能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又可提升湯水味道。 」我說。 「還有其他補脾腎方法嗎? 」Mandy問。 「我有個看似免費但又昂貴的補腎方法,那就是睡覺。 」我說。 「吓? 」她以不相信的口吻說。

  7. 有中醫表示,春天的特性是「生發」,順應萬物生機蓬勃,宜多選食如芽菜及豆苗等嫩芽綠葉,但應避食酸性食物;而要達至更佳的養生效果,此時亦要留意情緒,不宜發怒,亦勿「傷春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