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8日 · 米酵菌酸/邦克列酸是什麼?怎麼產生? 米酵菌酸 / 邦克列酸是一種由特定細菌產生的毒素這種細菌稱為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主要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尤其是在發酵不完全的穀物製品中,如玉米粉和椰子製品。

  2. 2024年3月29日 · 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是一種粒線體毒素,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 cocovenenans污染後由該菌所分泌生成,多附著於穀物、玉米、椰子等地。 米酵菌酸毒性猛烈,好發於室溫25度至38度,高溫高壓烹調也無法消毒。...

  3. 2024年4月10日 · 邦克列米酵菌酸是什麼?.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李建璋在臉書發文 表示,邦克列(Bongkrekic Acid)屬於粒線體毒素,粒線體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重器官衰竭。. 「這次很多病患剛開始急性腸胃炎 ...

  4. 什麼是米酵菌酸?有什麼中毒症狀,又該怎麼預防?因臺北知名連鎖餐廳「寶林茶室」在2024年4月爆出重大食物中毒案件,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的追蹤統計,累計至今已有4人死亡,因食物中毒的通報件數已高達35件,其中在33起的米酵菌酸 (邦克列 Bongkrekic Acid, BKA) 檢驗報告中都呈陽性反應 (註1 ...

  5. 2024年3月29日 · 米酵菌酸是什麼? 米酵菌酸為一種粒線體毒素,主要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所產生,此菌主要喜歡於富含脂肪酸(或帶有油脂)、溫暖(22-33度)的環境中生存, 過往主要於發酵不完全的玉米粉、椰子製品發現! 米酵菌酸中毒症狀. 通常食用後1-10小時內便有症狀發生,因為粒線體為人體重要提供細胞能量的場所,所以當其損害就容易導致腦、肝、腎等多重器官衰竭。 較輕的症狀: 頭暈、腹痛、噁心、嘔吐、嗜睡....

  6. 2024年3月29日 · 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米酵菌酸較常出現在有脂肪酸的食物中,包括椰子、玉米等,在22度到33度、環境PH酸鹼值中性,容易讓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米 ...

  7. Bongkrekic Acid 中國大陸的通用譯名「 米酵菌酸 」。 原先於台灣並無特別翻譯,起初多直接引用中國譯名,2024年3月台灣發生 寶林茶室中毒案 後,因原名容易使當地民衆誤認爲「米酵菌酸」與 米 相關而引起誤會, [9] [10] 部分專家如 王必勝 、 姜至剛 等人建議改譯為「邦克拉克酸」或「椰黍菌酸」 [11] ,同年4月4日台灣 衛生福利部 宣布台灣譯名改為「 邦克列酸 」。 [12] 毒理學 [ 編輯] 其毒理機制為抑制 ADP/ATP轉運酶 (英語:ADP/ATP translocase) (又稱粒線體 ADP/ATP 載體),邦克列酸與轉運酶 受體 結合後,使粒線體合成的 ATP 無法離開,因而無法進一步向提供細胞能量,此機制發現於2019年 [13] [14] 。

  8. 2024年3月29日 · 米酵菌酸主要存在於發酵穀物製品浸泡過久的木耳及保存不當變質的澱粉製品(如:河粉、涼皮等),台灣目前基本上無案例。 過往於中國大陸發生曾過一家人食用自製酸湯子(由發酵玉米製成的麵食)而致命的案例。 預防米酵菌酸中毒的原則包括: 此毒素無色無味,且無法透過一般烹調方式將其去除,因此須格外注意保存食材的環境。 根據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及新加坡食品局主要有以下建議: 避免在家自製發酵玉米、椰奶等製品。 不食用存放過久的食品,如果對於食物過期、變質有疑慮者,則建議直接丟棄。 如果需長時間或隔夜浸泡木耳,建議放於冰箱中浸泡。 【 推薦閱讀:不吸菸肺癌人數漸增,空汙是致癌因子! 營養師護肺食材 助排除體內汙染物 】 圖片來源/好食課提供. 如何判斷是食物中毒?

  9. 2024年3月29日 · 米酵菌酸 (新譯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是一種罕見毒素,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暨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 李建璋 於臉書撰文表示,米酵菌酸屬於 粒線體呼吸毒素 ,粒線體是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若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以及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等現象,就算是極少量的1.5毫克米酵菌酸也可能有致命風險,有30%至100%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迅速死亡。 米酵菌酸如何產生? 米酵菌酸由唐菖蒲伯克 (霍爾德) 氏菌 (學名 Burkholderia gladioli) 產生,米酵菌酸會干擾細胞能量的產生,進而導致細胞損傷和死亡,尤其是玉米發酵過程和椰子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米酵菌酸污染問題。

  10. 邦克列米酵菌酸是什麼? 怎麼產生? 邦克列 (Bongkrekic Acid)原稱為米酵菌酸,但因名稱中的『』引發部分民眾對製品的疑慮,因此,衛生福利部召開專家會議,邀請食品、毒物、臨床醫療、食品檢驗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共同決議將米酵菌酸改用音譯名稱「邦克列」。 邦克列在國內相當罕見,由 唐菖蒲伯克氏(Burkholderia gladioli)或稱椰毒伯克氏產生,一種較罕見的粒線體毒素,主要由 玉米 或椰子類食物發酵而產生,存在於土壤與各種植物中。 溫度介於22到30°C時,最利於毒素生長的環境。 印尼、中國及莫三比克都曾發生過這類食物中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