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5日 · 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淨零排放路徑」,再生能源比例必須在2050年拉到60%~70%,對比去年(2021)再生能源比例僅佔總發電量約7.1%來看,挑戰實為艱鉅。 尤其,原預訂2025年達20%發電占比,已在今年初 經濟部長王美花宣布無法如期達成 後正式跳票,更顯台灣綠能 ...

  2. 2024年4月29日 · 根據 歐盟調查 ,2020年已有8%的居民無法維持家庭的供暖,2022年時更成長為9.3%,因此,2022年4月歐盟成立了「能源貧窮委員會與弱勢消費者協調小組」,並投入10億歐元(約新台幣350億)用以解決能源貧窮的問題。 香港的港燈電力公司「 港燈HKElectric 」政策,則提供電價優惠計畫給中低、低收入戶、身障人士、單親家庭、失業人士,每個月最基本的200度電費有4折的優惠,並且免除電費按金(保證金)與最低收費等相關費用。 總而言之,單靠一味「凍漲」最低級距的電力價格是不夠的,還需要挹注外部資源或是針對特殊身分折扣,才能真正照顧到有需求的能源弱勢。

  3. 2021年台灣的人均GDP在世紀疫情之中逆勢成長首次超越3萬美元約新台幣92萬元)。 到了2022年,台灣經濟數據再次傳出「捷報」,20年來首次逆轉、超越韓國。 乍看之下,台灣經濟似乎終於擺脫了長達20年的停滯。 然而GDP的亮眼表現,卻和不少台灣人的「體感」存在落差;台灣平均薪資的增長幅度,也難以跟上GDP的成長。 究竟,GDP這個經常出現在經濟新聞版面之中、各國都很重視的指標是什麼呢? 為什麼台灣的人均GDP,能在去年超越韓國? 在台灣亮眼的經濟數據底下,還藏著哪些隱憂呢? 為何2022年台灣人均GDP能贏韓國? 根據台灣主計處和韓國銀行的最新統計,台灣的人均GDP於2022年為 ,高於韓國的 。 這是韓國於2003年超越台灣之後,台灣首次逆轉。

  4. 2021年7月28日 ·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今年6月 失業率 為4.8%, 較上月上升0.69個百分點 ,創下2010年後的新; 失業人數57萬人 ,較上月增加8萬1千人,上升16.55%。. 為了在所有失業者中區分出受到疫情衝擊而失業者,我們同樣以2019年為基準點,進一步區分初次尋職者與非 ...

  5. 2021年6月29日 · 然而,目前領先集團的國際四大藥廠已開始大規模量產,估計明年(2022)全球可能上看160億劑的疫苗;第一階段落居敗部區的疫苗,「復活」與「逆襲」的機會在哪裡? 72歲的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國民黨時期擔任過衛生署長(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民進黨時期亦獲聘過國策顧問,2008年在蔡英文長年醫療衛生政策核心幕僚李明亮推薦下,接下虧損連年的國光生技,由醫界、政界、再轉入業界。 他在國光台北總公司的辦公室,入門處最醒目的是牆上一塊閃亮的高爾夫球場「一桿進洞」的 「見證紀念牌」,顯見他的驕傲與霸氣。 「這次COVID-19疫苗,一開始失敗在哪裡? 有沒有什麼檢討和學習? 」對於我們的這個提問,詹啟賢初時並不願意回應,「這個問題我不想多說,點滴在心頭。 但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

  6. 2022年8月,中央研究院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簡稱TPMI)與台大、榮總、和信、北醫、嘉基等國內16個醫療體系合作伙伴,風光盛大宣告,收案達到50萬人里程碑,這項全球華人最大的基因資料庫及精準醫療研究計畫,與世界最具規模的 ...

  7. 2016年1月27日 · 李雪莉. 攝影. 吳逸驊. 設計/殷子矜. 產業. 兩岸. 科學. 認同. 吳宗信這科學家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哪些困惑、摸索、憤怒,才發現自己的認同? 他們為何堅持科技自主,強調Made in Taiwan的重要,努力把火箭送上天? 如果你52歲了,你還會抱著夢想嗎? 那會是什麼樣的夢想? 交通大學機械系工程五館425研究室的牆壁上,貼著「中年阿伯的太空夢」海報,桌上擺著NASA字樣的馬克杯,櫃上架著兩座白色塑膠火箭模型,一切都與火箭有關。 52歲的交大機械系教授吳宗信,正在這裡計劃一個難如「登天」的計劃──這個計劃真的是要登天。 台灣多數人對太空陌生而無感,太空技術是國防機密的範疇,抬起頭,我們很少想過星空的那一頭跟我們的關聯。 但吳宗信卻開啟了這個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