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與以往傳統市場不同,板橋果菜批發市場自營運起全面採用電子化交易,更在2018年8月起開辦了全臺唯一的有機蔬果拍賣專區,要與農政單位聯手推動有機農業,除原有營養午餐有機蔬菜每週39公噸需求外,每月再開創約15公噸需求。 有機蔬果要進到拍賣市場,除了必須具備有機標章,更需註明生產者、地址、聯絡電話等基本訊息。 由於多數蔬菜經過包裝後並不耐儲,拍賣市場內配有冷藏庫,供應人將交易商品送至市場內先放入庫中保存,進行驗收和抽點,交易完成後再由承銷人派車運走。 板橋果菜市場推動的有機拍賣以預約交易和現場拍賣兩種方式雙軌並行,但以預約交易為主,交易比重占九成以上。

  2. 發展蔬果共同運銷除可減少農民運送蔬果、銷貨人力成本,也能辦理蔬果分級、調解生產出貨量、增強議價能力,讓全國各產地的果菜集中銷售,並以批發市場公開拍賣交易方式,取得公平公正的價格。 另一方面,買方也能買到規格穩定且多元的蔬果。 目前蔬果共同運銷主要由四大農民團體:全國各級農會、青果社、國聯社、農社等負責。 去年蔬菜共同運銷量達到歷史新高50萬噸,水果則是18萬9千多噸,分別占全國批發市場交易量34.03%與18.06%。 換句話說,平均每3把蔬菜就有1把來自共同運銷,水果也有近2成,開辦至今數量逐步上升。 臺灣蔬果共同運銷始於1973年,1974年正式統計數量。 去年全臺蔬菜共同運銷量達到歷史新高50萬公噸,佔了全國批發交易量34.03%。 (圖表提供/農糧署) 要解決產銷,先落實種植登記.

  3. 保證責任雲林縣古坑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整合雲林縣的有機小農,將產品銷往連鎖消費通路。 柯力誌是合作社的理事主席。 文/段雅馨 攝影/黃毛. 近年來,連鎖超市裡越來越常看見有機農產品的蹤跡,打破有機小農自產自銷的既定印象,開啟有機農產銷售的新管道。 新管道也意味著新的經營模式,生產端如何互相結盟,達到通路需求? 通路怎麼運用資源與消費者溝通,推動有機農產品? 走過技術門檻,迎來尋找消費市場的新關卡. 古坑合作社集結了約60位農民,總生產面積達80~100公頃,有機紅鬚玉米筍和有機小黃瓜是兩大明星商品,有機紅鬚玉米筍在家樂福買得到,全超市部分的有機小黃瓜也來自古坑合作社,其他如四季豆、高麗菜、小番茄、洋蔥、馬鈴薯等季節性作物也都在這裡看得到。

  4. 陳 儷方. 20210630. 批發市場進出人員複雜,將造冊以利人員健康管理,指揮中心與農委會共同制定並發布「批發市場防疫管理措施建議指引」。 (圖片來源/衛福部直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農委會制定「批發市場防疫管理措施建議指引」,全國各農產花卉批發市場、肉品市場、漁市場,以及屠宰場適用,平時落實人員健康管理、加強防護措施及環境清,也調整人流管制措施。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若有人確診,容留人數降載至75%,若發生聚感染,則降至50%,直到最後一名確診者離開市場14天後,才會恢復正常營運。

  5. line. twitter. 文/ 林慧貞 圖片提供/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首圖攝影/ 黃世澤. 豬隻動物福利近來引起外界關注,台灣豬農習慣將懷孕母豬關進狹欄(夾欄),避免被其他豬隻干擾流產,不過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狹欄長寬分別只有2和0.6公尺,母豬連轉身都無法,歐洲和美國考量動物福利,近年陸續廢除或限制狹欄飼養時機,呼籲我國跟上腳步,改採養。 台灣已有豬農逐步走向比較友善的養豬方式,但也面臨許多困難,農傳媒訪問不同型態的豬農,有人想跟上歐洲腳步人道飼養,卻因成本和收益不符打消念頭,或只能先選20頭慢慢試驗;也有豬農為了兼顧管理和動物福利,引進歐洲自由狹欄,讓母豬自由進出。

  6. 「 社區支持型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此行的關鍵字。 「一人與一塊土地或一片區域間的相互承諾。 農地/農夫餵養人們,而人們支持農地/農夫作為回報,共同承擔內在的風險與享有潛在的產品報酬。 」這是美國全國永續農業運動共同主席伊麗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對於「社區支持型農業」下的定義。 促成此行的幕後推手是PCD(Partnershipd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又稱為「社區伙伴」),是中國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的重要社區發展組織之一,「回歸到一種更友善的城鄉關係,這段關係必須與真實生活連結起來 。

  7. 駛入南投信義的群山間,果樹、蔬菜、花卉等田園景緻遍布,這裡還有一處全臺最大的部落──羅娜部落。 在這個猶如平原寬廣的布農族部落裡,有座「畢桑拉范溫室農業」,族語意思正是「綠色好菜園」,負責人呂錦山一家人日日穿梭於這幾座溫室中,賣力耕耘繽紛彩色甜椒及碩大牛番茄,隨後運至城鎮街巷的商店內,自此,山下餐桌也有了山上的新鮮甜味。 黃色彩椒顏色鮮艷,讓呂芝皓直說「很療癒」。 呂錦山長子呂芝皓說,1998年,原先他們在都市從事搬家工作,直到景氣漸差,決定賣車子、集存款,回到部落從農。 這近20年來,呂錦山從門外漢搖身一變成為專業農民,工作區牆上也掛滿大大小小的獎牌,展列著逐年以優質彩椒打破拍賣市場價格紀錄的成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